第 946 章(1 / 1)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上善若无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变法,张居正变法等等都是如此。

可在满清这里,不听话就直接上刀子。

对自己人狠,对外人就下跪的儒家读书人,立马就老实了,还得大喊这是仁政。

现在的话,王霄推行这些难度很低。因为儒家与地方豪强根本就没能成势。

不过王霄的计划是,在正式一统六国之后才发布这些。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高昂的军费开支就可以大幅度下降,同时他本人的威望也将达到巅峰。

那个时候,王霄推行任何政略都会狠顺利。

接下来,王霄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统一天下上面。

秦国的极限兵力动员力量,此时是在七十万左右。

各地需要驻军,重要地点需要防御力量。所以真正能够动员野战的力量,大约是在六十万左右。

这其中甲士大约是在三分之一强的样子。

历史上李信灭楚的时候损失二十万大军,可一转眼王翦就能带着六十万大军再杀过去。

这并非是大秦会搞起死回生,而是因为当时已经灭了三晋,得到了数百万的人口补充。

王霄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尽可能的提升后勤保障,以提高秦军的作战能力。

而第二件事情,就是搞外交。

秦国虽强,可也不好一口气直接跟六国一起开打。

所以合纵连横依旧是必要的手段。

这方面不需要多想,按照祖龙的步子走就是。

‘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始皇帝用这个战略,只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就成功一统天下。王霄没理由不拿过来用。

搞后勤的话,粮食已经不再是重点,因为郑国渠即将投入使用,粮食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至于说王霄降低税率带来的收入降低,哪怕是通过更合理的使用肥料也能对冲掉。

再有的话,那就是武器装备。

大秦的甲士一般只有全军的三分之一,现在多了不少还是因为王霄想办法提高了金属产量。

不是说其他人不想披甲,而是真的没有。

而且就算是披甲,实际上也是以皮甲为主。甚至于,有的秦军使用的是石质札甲与鳞甲。

石头做的甲胄,这得穷成什么样子。

秦国兵器的确是以青铜为主,可甲胄方面却并没有青铜甲。

主力甲胄是披甲,再辅以部分的铁甲。

当然,防御力惊人的铁甲,只有军官才有资格装备。

秦国的铠甲做工精致,工艺非常完美。

这个时代可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以大秦的皮制铠甲材料来源非常广泛。甚至是犀牛皮都有。

而大秦的骑兵,则是大规模装备用石灰岩石片和铜线连缀构成的石甲。

上次打联军的时候,王霄还抽空特意检查过。七八百块的石片构筑在一起形成的甲胄,看着很有气势。

王霄知道宝鸡有大量的高品铁矿,在神木等地则是有着众多的高热值煤炭。

大秦徭役不再是去修建陵寝为主,而是开始去修路,去挖矿。

关中的煤矿虽然没有三晋那么多,可实际上也不少。

高热值的煤炭在冶炼铁矿的时候,虽然会导致大量的磷出现,使得铁器变的脆弱。

可现在的情况,却是要先解决有和没有的区别。

高热值的煤炭,能够大规模炼化土制高炉的铁矿石。

从而极大的提高金属产量。

之前算是小打小闹,而现在的话,则是王霄真正的开始全力以赴。

大量的铁料被冶炼出来,在大规模提供军方的同时,也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铁质农具。

超过十万人被集中起来进行修路冶铁打造甲胄兵器,三个月的时间里,就为大秦提供超过一千套的铁制甲胄。

铁甲真正普及,是在汉朝的时候。

现在的话,几千铁甲兵集中起来猛冲,足以冲垮几万的兵马。

随着郑国渠开始大规模灌溉,随着越来越多的铁器开始普及。

王霄终于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将大手伸向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

韩国。

第六百七十章 灭韩颍川郡

“大王。”王翦上前,一步踏在了邯郸城的沙盘旁边“攻灭诸国,当先打其最强者。臣以为,当先灭赵。”

作为反方的李斯,当即反驳“先易后难,此乃常理。赵国实力雄厚,想要短时间内灭赵绝非易事。”

“长平之后,赵国实力衰弱。我军攻赵必胜。”

“赵国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更重要的各国都有可能来援赵。一旦急切之间拿不下,各国援军过来不得不退兵。”

“”

先灭赵还是先灭韩,成了秦国争论的焦点。

两边都有自己的理由,都认为是先灭自己选定的目标最好。

“大王。”王翦瞪了眼李斯,大步上前行礼“现在大秦与燕国约定了好了联手攻赵,正好可以合击。齐国不提,魏韩胆怯必然不敢来救。楚国路远,真有援兵的话,等到了的时候,赵国早就没了。大王,机不可失啊。”

一直没说话的王霄,终于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态了。

“赵国,比你们看到的更强。”

作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打来打去的强国。此时的赵国依旧是具有相当的实力。

别的不说,王霄可是知道李牧还在的。

宜安之战的时候,秦军被李牧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之后几年内接连三次大规模攻打赵国,都是被李牧打的崩溃。甚至出现了听到李牧的名字就不战而逃,不敢迎战的事情。

至于所谓的燕国合作,不是王霄看不起他们,实在是群雄之中排不上号。

“灭赵,绝非一年之功。需逐步来进行。首先要做的,是把太行山这边的地盘都夺过来。”

不算其他的,历史上的祖龙灭赵,足足花费了七八年的功夫。

大战足有四五次,小战则是不计其数。

如果不是用反间计弄死了李牧,估计还得继续向后推延。

赵国地盘在太行山两侧,也就是晋中盆地与河北大地。

作为形胜之地的太行山,只要拿下了河东就可以对河北形成地形上的压制。

“今年的作战目标很简单。”王霄走进沙盘,伸手指着只剩下了一小块地盘的韩国“灭韩。”

李斯这边刚刚露出笑容,那边王霄就已经伸手指向了北边的赵国“拿下河东之地。”

王翦再问“孰轻孰重?”

“韩国国小力弱,二十万兵马足以灭其国。赵国势大,动员四十万大军夺其河东之地。夺阏与,占井陉。”

王霄的计划还是传统的远交近攻,先拿最弱的韩国开刀。同时尽可能的削弱赵国。

至于魏国,秦国的实力还没有到可以同时打三晋的程度。

实际上如果不是三家分晋,真正夺取天下的肯定是晋国。那才是真正的天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