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2 章(1 / 1)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上善若无水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1个月前

正经的胡说八道“本王命尔等去往丰镐二京旧地,挖掘姬周史册典籍,用来为我大秦万世基业做参考。”

摸金们都有些被震住,毕竟如此光明正大的走上台面,这可是他们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王霄嘿嘿一笑“尔等若是做的好,本王也不会吝啬校尉之职。”

在大秦,校尉实际上是含金量很高的职务。

出兵在外的时候,校尉一般可指挥万人军团,个人的卫队也是高达千人之多。

所以后世看起来不怎么样的校尉,却是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男人都求之不得的高位。

当然了,王霄不可能真的给这些摸金们封个校尉的高职。

他又不是穷疯了的曹老板。

之所以这么说,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

摸金不带校尉二字,读着都感觉别扭。

“那就去吧。”王霄用力挥舞着自己宽大的衣袖“本王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汉服的确是好看,有历史的沉淀感。

只是这袖子,实在是太大了些。

难怪历史上祖龙被荆轲追的时候,慌乱之下拔不出剑来。

这么宽大的袖口,说不定惊慌之下摸了半天都没能摸到剑柄在哪儿。

摸金们恭恭敬敬的离开,各个面上都带着喜悦之色。

能够在阳光下做事,谁愿意黑灯瞎火的去干活啊。

偏殿很快安静下来,只有卫士们的沉重气息声响回荡。

许久之后,一阵脚步声惊醒了闭目养神的王霄。

“大王。”成熟了许多,不再是往日里愤青模样的李斯上前行礼“吕丞相拒绝任命臣为御史,而是选择了王绾为御史。”

王霄平静的问他“你是不是很生气。”

“臣并未生气。”李斯摇头“臣从未在意过官职大小。因为臣有本事,自然有相应的官职在等着臣去做事。只是,吕丞相并没有丝毫交接权柄的意思”

“我知道。”王霄摆手,站起身来“他再拖,又能拖得了几年。这件事情根本就不用在乎。”

王霄走向殿门“现在大秦国力稳步提升,实力愈发雄厚。一切都是蒸蒸日上,本王自然不会着急。等时候到了,一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至于这次御史的事情。”王霄的目光看向了李斯。

李斯拱手向着王霄行礼“大王,臣是真的未曾在意过御史之位。”

王霄缓缓点头“那就下诏,命王绾为御史。他也还算是个能拎的清楚的聪明人。”

“至于吕不韦,他现在做的还不错。等到最后忍不住的时候,再一起收拾。”

第六百五十三章 骊山脚下

大秦的邸报非常受欢迎,在大秦国内,已经扩展到了关中各处郡县。

哪怕是巴蜀之地,月余的时间之后也能收到。

这种新颖的方式,成功的让秦王的声音下到了村镇之中。

百姓们可以通过邸报得知,自己心中敬仰的大王最近在做些什么。

祭祀,阅兵,劝农桑,接待外国使节。

秦国大王整日里差不多就是这么些事儿。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秦的百姓们可不知道朝堂上的故事。他们的消息都是从别读的邸报上得知的。

邸报上只有大王的消息,百姓们当然也就只认大王了。

至于兢兢业业为大秦操劳,一个月要去三次郑国渠视察的吕不韦,则是被华丽丽的无视了。

这就是舆论宣传的重要性了。

吕不韦一心想要在朝堂上夺权,甚至不惜通过嫪毐与赵姬携手对王霄进行压制。

可效果方面,实在是说不上好。

而且王霄的邸报一出,他在中下层的声望瞬间就被王霄全部拿走。

大秦的百姓可不是宋明时期的pi民,这个时代的百姓拿起兵器披上甲胄就是锐士。每年都是要打仗或是戍边的。

在这个全民皆兵的时代里,得到了这些百姓们的忠诚,王霄振臂一呼,立马就能集结大军。

关东诸国合纵,最危险的一次都打到咸阳城外了。当时就是整个关中的百姓们都被动员起来,拿着兵器锄头生生逼退了联军。

若是后世的蛮族入侵的时候,遇上的是这样久经战火考验的军民一体的百姓,那真的是无论来多少人,都别想活着出去。

管你什么满万不满万的,来多少也都给你吞了。

邸报的影响力还不止于此,甚至于各国都会想方设法的弄到邸报,然后快马加鞭的送回本国研究。

赵王偃还想过让赵国也办这种邸报,可原材料方面却是成了绊脚石。

用竹简的话,每期至少数百份,投入太大累也累死了。

而用布帛的话,这时代里布帛那就是可以直接当钱来用的。赵国刀币大都是布做的。成本太高,根本扛不住。

至于用纸,虽然技术含量很低。可在没有方向没有技术性人才的前提下,也不是三五年就能仿制出来的。

几年的功夫下来,大秦的邸报居然畅行天下。

这可真的是,这时代的精神娱乐太过于匮乏了。

在很多人的眼中,王霄身为大王却是搞这些东西,简直就是有损体面。

可谁都不明白的是,王霄弄这些除了掌控舆论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潜移默化的做书同文。

在祖龙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

在各自的地区内自然无所谓,可一旦向外交流,立马就得出问题。

所以说书同文,将文字统一起来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而且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很少,又处于天下一统的大局之前。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整合时机了。

王霄的心中,甚至都有一个念头。越过复杂的小篆,直接上简体字。

反正都是处在难度最小,推行阻力最小的时候。干嘛不能一步到位,用上最简单的。

王霄悠然自得的做着宅男,享受着轻松的时光。

只是他虽然刻意低调,但是完美绝伦的颜值还是出卖了他,哪怕是王宫高大的城墙也挡不住他的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把主意打到了王霄的身上。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楚国一系。

春秋时期,和秦国联姻关系最好的是晋国,著名的成语秦晋之好就是说的这事儿。

不过等到三家分晋,到了战国时代里,和大秦联姻最多的却是成了楚国。

大名鼎鼎的芈月自然不用多说,一个征服了大秦和义渠的女人。

之后的华阳夫人等等,都是楚国一系。

她们在秦国经营多年,根基非常深厚。哪怕是遭到了打击,可底蕴还在,而且还能得到楚国的支持。

毕竟关东各国的心思都差不多,都是一心学着韩国那样,想方设法的拖着大秦,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