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大事。可主持此事的吕不韦,还是被闹了个灰头土脸。
赵国那边也是气的不行。
这边刚刚割让五座城池出去,那边就得知自己被耍了。
愤怒的赵偃想要和秦国开战,夺回那五座城池。
当然了,这种事情他也就是说说而已。
此时的赵国,已经是没有了再和秦国进行决战的实力。
气愤不已的赵国,也是一边骂着秦国,一边跟燕国打的难解难分。
所有的骂名,全部都是由吕不韦给抗了起来。
他不抗也没办法,他不抗也没办法。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大秦当家做主的是他吕不韦。
王霄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继续自己的宅男生涯。
除了看书射箭之外,王霄时不时的就会敲打一番吕不韦,给他出些难题,让他既生气又不得不捏着鼻子扛下来。
当然了,王霄也开始为这个时代做出一些贡献。
他招募了一批各国的著名医者,其中甚至还有自称扁鹊传人的。
王霄带着这帮人,编撰了一部中医典籍。囊括了从望闻问切到选药熬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单纯写书不是王霄的目的,他又不是依靠写书名传后世的人。
在这之后,王霄挑选招募一批年轻人,正式通过那些医者们教授年轻人学医。
之后这些人被分派到了大秦各郡乃至军中,然后他们再收徒弟。以王霄编撰的中医典籍为基础进行传授。
王霄的医术,那自然是没的说。
从医理到临床,从内科到外伤。基本上就没有他不会的。
而且他不但是自己本身懂得多,在后世的时候也看过许多相关方面的资料。那都是真正的总结与各种实验分析。
有着如此之高医学造诣,王霄这么一来,就等于是把大秦的医学水平,从医巫混杂一步到位的提升了至少千年的水准。
不但如此,王霄还开创性的安置了许多中医没能解决的事情。
就像是绞肠痧,王霄明确表示用消毒的刀具切开伤口,用镊子夹子等工具清理切除掉坏了阑尾。之后用羊肠鱼线缝合伤口,上药消毒再修养。
这种在后世朝代之中,中医上会被认为是邪道的方法,在这个时代里被很自然的接受了。
尤其是在实际取得效果之后,医学水平那真的是一步跨越千年。
这个时代的华夏,是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时候。
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超出了宋明清等朝代的保守和迂腐。
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而儒家一统天下的时代里,所有的一切创新都只会被儒家视为奇y技巧,从而加以打压和破坏。直到文明不断退步,退到了愚昧无知到了极致的程度。
儒家对于华夏文明的打击与压迫,千载以来没有任何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王霄提升医学水平,这是为了提高人的平均寿命。
毕竟这个时代里的寿命,实在是太低了一些。
这其中战争饥饿还有日常意外什么的,虽然影响很大。可真正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医疗水平的落后。
在这个把巫术当做医术的时代里,你还能指望医术有多么高明不成。
提升了医疗水平之后,王霄开始筹备另外一项超级科技,造纸术。
造纸的难度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很低。缺少的只是那种思路上的变化。
而这项技术的真正含义,却是在于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推广。
垄断知识可以让少部分人世代维持家门,荣华富贵享用不尽。那些门阀世家,就是如此。
而推广知识,推广教育。则是能大力推动国家进步与文明提升。
不想落后被打,那就要坚定不移的把知识推广进行下去。
而造纸术,则是在网络出现之前,推广知识普及的最佳工具。
第六百五十一章 邸报
没来过这个时代,就不会知道物资匮乏到了极致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身为大王,在王宫之中自然是什么都不缺乏。
可出去到了民间,那日子过的是真的苦。
老秦人在商鞅变法之前,战斗力低下。
而商鞅的军功授田授爵一出来,老秦人立马化身战无不胜的强军。
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老秦人太穷了。
商鞅的变法,根本上就是给了贫苦的老秦人一个发财致富,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相比起有华宅,有美人的日子。上战场上去搏命算得了什么。
人穷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就是真的不怕死了。怕的只是没有翻身富贵的机会。
王霄之前出咸阳城北上,巡视郑国渠的时候,算是见识到了极端的穷困是个什么样子。
郑国渠沿线的百姓,那是位于盐卤地上。
日常生活吃饭不是追求吃饱,而是追求能不能吃得上。
缺乏布帛,许多人家真正能出门穿的衣服只有一套,谁出门谁穿。果果的下地干活都是在晚上,因为没人看到,而且不会磨损布料。
家中穷困,别说铁锅这种奢侈品了。用的工具都是石头木头做的。
王霄亲眼看着,那些为了改变自己家中命运而拼命挖渠的百姓,是如何用这种工具生生挖开大地的。
所以王霄决定增加物产,让百姓们活动更好一些。
粮食方面,王霄没有太大的办法。顶多是在土化肥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不过这种技术革新,没有强制推广的能力的话,老农们是绝对不会轻易接受的。
而强制推广,吕不韦肯定不干。
他现在想方设法压制王霄呢,哪里还会给他继续施恩的机会。
至于占城稻什么的,先不说获取的难度,本质上那种稻米需要在长江以南的地方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用处。
现在的大秦,根本就是用不上。
所以,王霄以自己的名义开始推广桑基鱼塘。
所谓的桑基鱼塘,就是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
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蛹等作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与生产链条。
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进,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
桑树,叶子可以养蚕用来制作衣物。
果实是桑椹,能吃能酿酒。
木材可以做家具,叶子和皮可以入药。
而鱼塘的话,几十亩的鱼塘就可以养上万斤的大鱼。
鱼是一种非常适合食用的肉类来源。
比起那些需要入山林狩猎的猎物来说,不但获取容易,而且染病的几率也很低。
当然了,前提是得好好烹饪,不能吃鱼脍。
吃鱼脍追求的是美味鲜味,对于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