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这边,早就被秦国打蒙了。
秦军来了就投降,哪怕是在大梁城这里,也是被水淹之后就哭哭啼啼的去了咸阳城。
韩国更别说了,就从来都没有雄起过。在秦军的面前,一直都是属兔子的。
燕国倒是有些血性,太子丹最起码敢于派遣荆轲刺秦。
可惜燕王不行,秦国一吓唬就连忙把太子丹宰了。苟延残喘了几年,最终也是覆灭的下场。
齐国号称与秦国并列东西二帝,可最后却是连打都不敢打的直接投降。
最后说到楚国,打的确是打了,甚至堪称长平之战后六国抗秦最惨烈的抵抗。
而王室之中,虽然有昌平君熊启这样坚决抵抗到死的,可大部分的王室与贵族,依旧是麻木不仁,整日里醉生梦死,秦军来了直接投降去咸阳城。
在王霄看来,历经了数百年战乱,以及无数贵族的欺压盘剥,生不如死之后,百姓们才不会在乎谁做皇帝谁做王。他们只是在乎谁能给他们带来安稳的生活。
范增说的天下民心,指的只是贵族遗族而已。
当然了,这些遗族大部分都很有钱,有人,有粮。
王霄若是立个傀儡做楚王,再招呼众人汇集旗下。的确是能在短时间内极大的扩充实力。
可惜,王霄从来的时候就没这个打算。
“这种话就不用再说了。”
王霄抬手止住了还要再劝的范增“你的意思我知道,不过我不愿意如此。同样的,我也不会借用楚国的名号,以免尾大不掉。”
一句尾大不掉,就直接点透了王霄的心思。
王霄不想再带着楚国的大小贵族们重走分封的老路。
拎着酒坛倒上一碗酒,端到范增面前递过去“给我项籍一个面子,喝了这碗酒就是我的人。”
范增有点懵,他没想到过会是现在这么个场面。
而且看看大帐门口那个满脸凶狠之色的铁甲壮汉,有些担心自己不喝这碗酒,不给王霄这个面子的话,可能今天就出不去了。
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是可能今天就得被拖出去。
都这把年纪了,还一心想着要出仕的范增。当然不可能为了楚王去多么坚贞不屈,他要是有这个心思,十几年前就该战死在战场上了。
所以范增起身,很是恭敬的接过王霄递过来的酒碗一饮而尽。
“谢主公。”
两天之后,王霄进入了居巢城内。数万大军在城外驻扎。
没错,就二十多里路程就足足走了两天的时间。
这还是没打仗的情况下。
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一下子就到哪儿的,这种事情想想就行了。
行军作战,可不是鼠标点哪就是哪的简单事情。
王霄暂时驻扎在了居巢,派出使者招降四周郡县。
遇上不肯投降的,就派出自己的头号打手韩信去搞定。
不过半月的功夫,就已经攻占招降了十余县。
而江北的各地好汉们,得知消息之后纷纷自备干粮,带着兵器甲胄主动来投。
他们来投靠,那是来投靠王霄那名满天下的威名。
“主公,有九江郡六县人士英布率众来投。”
“英布啊。”闲着没事干,整天喝酒的王霄笑了“走,去看看。”
第五百七十一章 粒粒皆辛苦 (为盟主一明扉一加更)
英布又被称为黥布,这是因为他曾经受到过黥刑。
而所谓的黥刑,实际上就是在脸上刺字。
像是武松,林冲,宋江,杨志,卢俊义他们都是受过这个刑罚。
简单说就是,类似于在脸上刻着‘我是贼’这样的字迹。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罪犯。
而此刻的英布有些惊讶,因为他完全没想到大名鼎鼎的项王居然主动出来接待他。
这种殊荣让他诚惶诚恐的同时,也感觉是非常有面子。
“项王。”原先的县衙已经是被王霄给占了。现在这里正在召开酒宴,已经喝的满脸通红的英布直接端了酒坛“俺英布这条命,就是你的了。”
“好。”王霄满意点头“你不负我,我也不会负你。他日功成的时候,绝不吝封侯之赏。”
历史上的英布也是一开始投靠的项羽,可等到项羽在楚汉争霸之中逐渐显露败迹的时候,被刘邦说动选择了背叛。
不过他最后也没好下场,跟韩信彭越一样被干掉了。
对于这些,王霄是不在乎的。
他连韩信都能留在身边重用,更何况是英布。
如果自己衰弱到了被人背叛的程度,那也是活该。
而且如果真的有人背叛,王霄也不介意打的到他妈妈也认不出他。
王霄开始在九江郡发展,攻城略地招兵买马。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搜集粮食。
很多能在短期内叱咤风云,拉起来号称百万大军的势力。经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彻底土崩瓦解。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越多吃的也就越多。
等到粮食吃没了,自然就是一哄而散。
没吃的了,谁还给你卖命啊。
所以王霄一直严格控制着兵马数量,哪怕大群人手前来投靠,他也是精挑细选,以曾经做过戍卒的优先。
范增投效之后,总览公务的张良就轻松了许多。
他们两个分工合作,效率比起之前张良一个人的时候提升了许多。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有关于田地的问题。
对于农耕文明来说,田地是一切的基础。安排好了田地的问题,那就有着最为牢固的基础。若是安排不好,那就等着崩塌吧。
王霄的田地政策很简单。他没有理会那些嗷嗷叫着要求恢复三代之治,行周礼,开井田的要求。
也没有用自己在其他世界里常用的均田制。
他的选择,依旧是大秦横扫天下的根基,军功授田制度。
不得不说一句的是,创立军功授田制度的商鞅真的是天纵奇才。他在政事方面的才华,与吴起在军事方面的才华可以称之为齐名。
后世名声显赫的韩非子,李斯等人实际上都可以算作是商鞅一脉的延续。
也是商鞅,真正把法度的理念宣扬光大。
那句着名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话语,更是流传千载。
虽然说没办法做到,可最起码喊出来了。
就像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也是出了一个淮右布衣嘛。
王霄选择继承军功授田的制度,不过想要收揽人心,好处也是要给出去的。
现在的人都是实在的很,不给好处的事情谁也不跟你干。
别以为古人都是傻子,实际上除了因为生产力跟不上而弄不出来的东西之外,其他的所有东西古人都懂都是玩剩下的。
什么都是假的,实实在在到手的好处才是真的。
王霄给出的好处很简单,所有的民田都免除赋税三年。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