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1 / 1)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上善若无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一直默默放在心底不敢表露心声却极有可能永远都没有再说出来的机会。

一步错,步步错。一步慢,步步慢。

这时代里大男子主义盛行,男人为女人付出这么多几乎是不可能有的事情。更别说王霄的身份还是太孙,那是日后要做皇帝的人。

所以说孙若微被打动,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默默的打开包裹,里面是一卷画轴。

好奇将画卷展开,这是一幅孙若微的画像。

画像极为传神,犹如本人印刻其上。眉头舒展,嘴角含笑甚是好看。

一旁的题字上写着很少看你笑,希望你以后天天都有笑容。

孙若微抬手捂嘴,为之动容。

所以说,撩妹的时候有一项实用的技能实在是太有好处了。王霄这算是把北斋送他的画画能力用到了极致的程度。

渣男手册说放风筝的时候不能收的太紧,要适当的放一放。所以王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去找孙若微,而是专心的忙着手头上的事情。

直到这天,下西洋的郑和回来了。

野史上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皇帝的踪迹。这肯定就是胡扯了。

这时代的船舶建造困难,尤其是远洋船舶更是如此。建好了之后泡在海水里面,保养不得当的话要不了几年就全都泡烂了。

就算是保养的好,也用不了多久。也就是说郑和每一次下西洋几乎就等于要重造一次宝船舰队。

好几万人,一出去就是几年的时间,只是为了寻找一个人?

无论死活,只要建离开了应天府,那他就失去了正统的身份。所以找他只是胡扯,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国威,建立朝贡体系。

王霄穿着正装在大殿上跟随接见远洋宝船指挥使郑和。

郑和,原名马保,云南人。朱棣赐姓为郑,世称三保太监。

靖难之役的时候立下功勋,后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途径南洋,印度等地。最远曾经抵达东非麻林迪,木骨都束,仆喇哇等地,并对其国王进行封赐。

麻林迪就是遥远的坦桑尼亚,仆喇哇就是索马里。这些遥远的国家曾经向大明进贡过长颈鹿,被没看过动物世界的大明人当做是麒麟看待。

比起名声显赫的麦哲伦,哥伦布等人来说。郑和远洋比他们足足早了上百年。

哪怕是比起迪亚士来说,郑和也早了57年抵达非洲。

他才是真正的大航海时代先驱,也是唯一的一位东方航海家。

王霄非常敬佩这位一代伟人,他的功绩如何宣扬都不为过。今天终于要见到真人,王霄就像是追星一样感到激动。

气势恢宏的大殿内站满了红袍重臣,可当英姿勃发的郑和走入大殿内,所有的武百官都为之黯然失色。

“这就是郑和,唯一的东方航海家。”王霄默默的看着被众人簇拥着的郑和,心中感慨万分。

明明是大明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第一个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让人黯然神伤,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王霄暗自下定决心,这方世界里只要有自己在,就绝对不会让这遗憾重演!

郑和的船队花费巨万,而与西洋各国的交易则是本着“厚往薄来”“重义轻利”的政策。对外交往赏赐宜厚,用以炫耀国力。

从外交的角度上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大明的朝廷就扛不住了。

王霄掌权之后会支持郑和继续下西洋,可绝对不是现在这种要面子的炫耀,而是好好的展开远洋商贸来赚钱。

只有真正能够赚到钱了,那些整天哭穷的官们才会下本钱投资,才会让远洋探险继续下去,而不是仁宗宣宗死后就彻底断绝。

郑和这次回来还带来了众多沿途大小国家的使节,带着各自礼物前来朝贡大明皇帝。

一群群各种模样穿着的国王与使节们上殿行礼,一声声各种腔调的大明皇帝圣躬安,让好大喜功的朱棣龙颜大悦。当即就是各种封赏不要钱似的发下去,看的一旁的太子朱高炽心脏病都快犯了。

这就是东方的朝贡体系,众多小国供奉中原王朝为主人,从而得到赏赐。而中原王朝则是得到了面子。

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数量众多的使者大喊大皇上万岁圣躬安的场景的确是震撼人心。难怪有点野心的皇帝都喜欢这种场面。

与西方那种枪炮屠杀,直接掠夺比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明。

处理南洋各国的事务,接见各国的使者,这一忙起来就是好几天。

等到好不容易能喘口气的时候,朱棣又要召集各国使节赐宴游园。还特意要求王霄把孙若微带过来,朱棣要看看能把他这个精明能干的太孙迷的神魂颠倒的姑娘究竟是什么样。

王霄直接策马来到古玩行,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像是马贼一样把孙若微抱上马就走。

“穿这件,大气端庄很适合你。”东宫内,王霄直接指定了一套服饰。

宫里的规矩大,穿衣服那是非常有讲究的。

众多宫女们捧着数以百计的崭新服饰一趟趟的送过来挑选,来来回回折腾了快两小时还没挑选完成。王霄躺在椅子上已经是快要睡着了。

“太孙的眼光好。”胡尚仪笑容满满的附和。

王霄扫了眼不远处的胡善祥,她也在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孙若微。

在挑选太孙妃秀女的关键时刻,太孙亲自带个姑娘回来还要参加游园会。这里面的含义可大了去了。

胡善祥觉得孙若微很眼熟,可无论如何面对竞争对手她都要认真对待。

挑选好衣服首饰,梳洗打扮就准备出发。而这个时候天色都已经逐渐暗淡下来。

“你怎么还穿内甲?”孙若微好奇的看着王霄在衣服里面添了一件内甲。

“我整天在外面办事,谁知道什么时候会遇上个不要命的家伙。穿这个可以在关键时刻救命。”

这番话并非是说给孙若微听的,而是说给朱棣听的。

很早之前王霄就开始穿内甲,因为他不能让孙若微去给朱棣挡箭,这一箭得他自己扛下来。因为他无法断定孙若微是否会像是原著中那样中箭之后还能活下来。

孙若微若是死了,那这次的任务世界就算是完了。

身在皇宫里还要穿内甲,如果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在朱棣那边是过不去的。他可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

就这身边的太监宫女里面,天知道有多少是朱棣的密探。

游园会非常热闹,从南洋印度乃至东非那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