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9 章(1 / 1)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上善若无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臣押解李氏一族来汴梁城时,此人面对辽军怯懦退缩,丢弃大片土地。微臣请官家治其罪过!”

辽国的反应其实是很快的。

王霄攻破兴庆府的时候,辽国的干涉军就已经出动。

之后王霄带着战利品南下,将应对辽国的事情扔给了吕惠卿。

面对辽军,吕惠卿没敢野战,依旧是选择了固守城池。这就使得辽军夺取了大片西夏的无主之地。

至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搞吕惠卿,那是因为王霄深知什么叫做功高震主。

大宋对军权看管极为严格。

看看杯酒释兵权,还有岳飞的十二道金牌就知道。

王霄必须给自己找强有力的对手,这样才能让赵煦,让所有人安心。

毫无疑问的,新党就是最为适合这个位置的角色。

新党的人很多,吕惠卿身为曾经的新党二号大佬非常合适开刀。

此人人品极差,为了往上爬陷害过恩师王安石,名声可谓是臭大街。

拿他下手,新党不但不会反弹,反倒是会主动帮忙。

“陛下。”宰相蔡卞站了出来“微臣附议。”

至于蔡卞为什么会支持王霄,那是因为他老婆就是王安石的女儿。

作为王安石的女婿,蔡卞早就想对吕惠卿这个二五仔下手了。

现在王霄开了艘船过来,他毫不犹豫的就跳了上去。

蔡卞也是有很多小弟的。

他一出头,后面一大群人都出来表示附议。纷纷唾弃吕惠卿是个废物,打下来的土地都守不住。

赵煦点头,他对吕惠卿也是不满的。毕竟被辽人抢走了那么一大片的地盘。

被王霄从头坑到尾的吕惠卿,甚至就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安排好了命运与下场。

说完吕惠卿的事,王霄也正式跟新党对上了矛头。

接下来,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爱卿。”

赵煦斟酌了片刻,终于还是说了出来“朕为酬你之功,愿封你为郡王。你意下如何?”

真想封我为王,那还问什么意下如何。谁特么的会拒绝啊。

王霄拱手行礼“臣谢官家厚爱,此事臣不能受。”

四周响起了一片松口气的声响。

唯有蔡京面露失望之色,微不可察的啐了一口。

“小狐狸。”

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明上河图 (为书友木易的易加更)

王霄坚决推辞封王,说这都是官家与朝廷的功劳,自己不过是些许微末之功。

赵煦坚决要封王,说王霄平定为祸数十年的西贼,功勋卓著。不封王不足以表其功勋。

诸位大臣们就这么看着王霄与赵煦,看他们你来我往的演戏演的不亦乐乎。

最终等到所有的戏份都足够了,身为宰相的蔡卞这才上前给所有人台阶下。

赵煦满心遗憾的被劝阻了封王霄王爵之事。

不但没封王,就连封公都没有。最终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开国侯。

大宋的爵位制度虽说继承于大唐,可实际操作上却是有着巨大的不同。

首先异姓不封王,只有死后追赠王爵的。

像是岳飞,他就封过武昌县开国子,武昌郡开国公。死后才追封的鄂王。

其次没有世袭罔替的,皇室承袭爵位都是降爵一等承袭。

而非皇族的爵位,那都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的那种。

虽然保留了封君食邑,可并不能真的接手食邑的收入,仅仅只是按照实封户数折算成钱。

至于折算成多少,实封一户人家折算每月二十五文钱。

是的,不是二百五,只是二十五文。

像是这次王霄得到的延州开国侯。名义上给的食邑是一千五百户,实际上的实封食邑只有八百。也就是说每个月可以多领二十贯钱的俸禄。

这还是赵煦认为王霄劳苦功高,特意给他多加的。

所以说,爵位除了好听有地位之外,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

就连亲王,其位也在宰相之下。

灭了西夏这么大的功勋,当然不可能一个每月二十贯的爵位就打发了。

赵煦知道王霄还住在狭小的祖宅里,就送了他一座丽景门外,东大街与汴河畔的带花园池塘的大宅院。

这本是属于一位旧党大佬的,可现在新党得势,旧党在这汴梁城内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被贬外地,贱卖资产已经成为了常态。

宅院不要钱,是免费送王霄的。

就等于是在二环外,三环内的黄金地段送了一座高档别墅区。

王霄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才算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之后还有几万贯的铜钱交子,数百匹绫罗绸缎,十数盏琉璃杯,百多坛葡萄酒,以及许多赏赐把玩之器皿等等。

发完这些赏赐,之后就是今天的重头戏,要升官了。

之前王霄的能力如何,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原本如此能干之人应该得到重用才对,可蔡京他们却是以年龄与资历压制着不给提升的机会。

正常情况下,哪怕是有着赵煦的支持,王霄只能是慢慢的熬,起码也要熬到三十岁之后。

可王霄不按常理出牌,突如其来的搞了个灭国之功出来,那这事就压不住了。

蔡京与自己的弟弟对视一眼,出来向着赵煦行礼说。

“官家,延候武功卓绝,名震北疆。可为同知枢密院事。”

蔡京他们知道这次升官拦不住的。

既然拦不住,那就不拦了。干脆给他抬起来,向着枢密院方向送。

走了这条线,以后撑死也就是个枢密使。

大宋文武有别,哪怕枢密院也是文官主管。可从来都只有宰相兼任枢密使的,绝对没有过枢密使兼任宰相的。

原本蔡京他们最想的是把王霄送到禁军去,哪怕是去做太尉也无所谓。

可惜在大宋由文转武是妥妥的贬低,这个提议根本就不可能通得过。

王霄扫了眼蔡京,笑着端起酒壶给自己倒酒。

那边的赵煦也知道新党是什么意思,他也乐见其成。

有王霄与新党对抗,作为裁判的赵煦才能更加容易把控一切。

“王卿。你意下如何?”

“官家。”王霄回应说“微臣觉得蔡大人非常适合知枢密院事。他要是愿意去,那我也可以去。”

枢密院的大佬是枢密使,不过元丰改制之后改成了知枢密院事为枢密院长官。

至于同知枢密院事则是副贰。

王霄的意思是说,如果蔡京愿意去做枢密使,那他也愿意去做枢密使的副手。

而且现任宰相是蔡京的弟弟,兄弟俩不可能同时兼任文武之首。那样的话,要么灭族,要么灭国。

如果蔡京真的做了枢密使,那他弟弟必须要辞职才行。

这么一来,如果真要是把王霄打发到枢密院一系去,那得是拉着蔡家兄弟一起陪葬才行。

新党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