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7 章(1 / 1)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上善若无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扫了眼赵煦腰带上的玉佩“药方上次就给你了。至于寿命,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活不到而立之年。”

“大胆!”

一旁服侍的内侍听到这话当即怒喝出声。

屋子外面顿时脚步声凌乱,众多护卫们拔刀向着这边冲过来。

“都滚出去!”面色难看的赵煦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挥手把人都赶走。

再次坐下,少年老成的赵煦默默的喝了杯清茶“王兄,从何得知在下阳寿的?”

当然是千百度告诉我,你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就会因为咳血之症病死。而且你也没留下儿子,最终大宋落到了赵佶这个大名鼎鼎的亡国之君的手中。

“医道不分家,在下通医理,懂道术,自然也会相面。”

赵煦点点头,突然询问了几个有关道藏的问题。

问的都不是什么大路货色,而是真正收藏在皇家典籍里的珍本上的问题。

也就是王霄曾经在别的世界看过许多皇家典藏,要不然他还真回应不出来。

这下赵煦才算是真的相信王霄会相面。

否则的话,他就得叫侍卫进来了。诅咒君王,这可是大罪!

“用了你的药,就可延寿二十年?”

王霄面露微笑,伸手请茶“赵兄若是保养得当,不轻易动怒,服药压制再修习道家内息之法,活过五十也不成问题。性命之道,在于一个争字。命,都是自己争来的。”

普通的十八岁少年,当然不会在乎这种说法。

可对于从小就咳病缠身的赵煦来说,这番话绝对是引起了他的共鸣。

“王兄此言大善。”赵煦起身伸手示意“共饮一杯否?”

“荣幸之至。”

王霄的眼力绝对出神入化,因为他见过的人太多了。

实际上他之前在酒肆上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赵煦的身份。

跟在赵煦身边的是个太监,哪怕那太监身强体壮,他也是个太监。

外面的那些侍卫们个个肌肉鼓胀,双手虎口处满是老茧,目光之中时刻带着警惕之色。

这可不是那些禁军将门的衙内们能带在身边的狠角色。

赵煦的身份,起步就是王爷的级别。

再加上他的年纪以及那咳血之症,王霄百分百肯定这家伙就是宋哲宗。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宋哲宗会去酒肆看放榜。可机会来了,他本身又有这个本事,那当然是要抓住了。

酒肆上如果跟赵煦谈论什么治国方略,民生百态什么的,估计顶多是能留下些许印象。

赵煦年轻,可却是已经做了八年的皇帝。想要聊会天就能打动人家,太难。

正巧王霄精通医术,赵煦又有不治之症。这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想要快速上位,还有什么能比拉皇帝的龙爪更合适的呢?

来到附近一家酒肆。

入座,点菜,上酒。

“王兄,听闻你精通诗赋,在这汴梁城内名声远播。没想到居然还精通医理。我这病症缠绵多年,无数名医都说没办法,整夜里咳嗽不止,直让人不得活。唯有得兄台药方才得以酣睡。这份恩情,某记下了。”

对于皇帝来说,诗词歌赋写的好的真不算什么。否则的话苏轼也不至于被接连贬斥。

皇帝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无论是哪个方面都必须是有用才行。

就像是蔡京,难道赵佶不知道这他是个奸臣?

他知道,可蔡京能为他弄来钱,能不停的打击那些旧党。这对于赵佶来说就是有用的人。

王霄没菲薄,也没谦虚。神色淡淡的说“赵兄是想问有没有道家养生之法是吧?”

被看穿了心思的赵煦也没否则“的确如此。”

对于赵煦来说,王霄现在就是有用的人。因为他给的药方可以让他睡上好觉。

赵煦现在想要更多,就是王霄说的延寿之法。

“这个的确是有的。”王霄的面上闪过一抹紫光,伸出手握着酒杯,缓缓攥起拳头揉搓。

片刻之后摊开手掌一番,酒杯已经化为一摊粉末洒落在了桌子上。

边上的内侍下意识的上前,赵煦却是捏了捏自己手中的酒杯,然后递了过去。

王霄明白他的意思,知道这是在担心有作假。

笑容不变的接过酒杯,握拳一搓,又是一团粉末。

“还请王兄教我。这份恩情,在下没齿不忘。”

赵煦起身,拱手行礼。

“赵兄请坐。”等到赵煦坐下来,王霄这才说“这是道家典藏,名曰紫霞神功。想练此功,必须要从小经脉未定型之前就要开始锻炼。赵兄现在练的话,没有数十年的苦修也入不了门。”

王霄终于是有机会说别人年纪大,学不了了。

以往都是他被别人这么说,现在总算是出了口恶气。

我可以勤能补拙!

“还请王兄教我。”

“可我明天还要去门下中书省观政。”

王霄的话让赵煦笑了起来。端起酒壶,对着新送上来的酒杯倒酒。意味深长的说“明天就不用去了。”

第二天一早,王霄来到门下中书省的时候,中书舍人神色古怪的对他说“官家已经任命你为秘书丞,快去陛见吧。”

在众多古怪的目光注视下,王霄告辞离开去了宫里。

一等的状元郎都还在观政呢,王霄这个二等出身的却是先有了正式的职务,你说要是没人关注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秘书丞虽然只是掌管籍的从七品小官,可这却是能跟在皇帝身边,随时为皇帝讲解章的重要位置。

能跟在皇帝身边,经常见到皇帝。这可比六品甚至五品的还要牛叉。

一番分析,众人都认为这是王霄诗赋写的好,被皇帝看中的原因。

“陛下。”

再次见面的时候,是在赵煦的御书房。

宋朝的士大夫们,哪怕面对皇帝也极少会行跪礼。这在王霄看来还是不错的。

“王卿,朕说过你不用观政了,现在相信否?”

“信了。”

两边都是早就知道对方的身份,现在算是正式相见。

武功秘籍这东西,除非你有相关方面的基础可以理解,自己琢磨自己练,才有可能可以练成。

否则的话,通常都是由师傅来亲自言传身教。

王霄开始练剑法,靠的是熟能生巧。硬生生的用习惯练出来的。

而后面学紫霞功,则是从岳不群那里学的。

没有老师讲解,的确是很麻烦,甚至练岔气了也不是不可能。

王霄开始教授赵煦紫霞功,不过正式开始之前还是要讲解一番来历。

“少年时,有一云游道人携缘瓢来家中化缘。我见他为人坦荡,言语之间有君子之风。就与他攀谈了许久。”

王霄一本正经的说着假话“那道人看我天资聪颖,为人正直。就传了我这套紫霞功。并且声明不为收徒,只为有缘看重我的人品。临走之前他说过,人品差者,不可外传。”

赵煦对此很感兴趣“那位道君道法如何?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