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做什么的,身份配得上我姐姐吗?”
“我是禁军军将,这个身份够不够?”
赵嬛嬛无话可说了,看着王霄调侃的目光,气的跺着小脚,拎着长裙转身跑了。
赵福金急忙想要追上去,她还要跟赵嬛嬛好好说清楚,今天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不能泄露出去。要不然的话,那真的是闯了泼天的大祸。
然而王霄却是伸手拉住了她。
王霄笑着,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赵福金的红唇。
自从第一次亲了之后,这些时日里他们每次幽会离别的时候,总是要有个告别的仪式。
赵福金又羞又恼,可最终还是拗不过王霄。只得完成告别仪式,这才捂着嘴跑了。
赵嬛嬛还是挺守信用的。并没有把王霄与赵福金大相国寺私会的事情说出去。
不过之后每次赵福金想去大相国寺的时候,她却是千方百计的缠着要跟着去。
王霄与赵福金相会,身边却是多了个千瓦的电灯泡。
经历过许多的王霄脸皮足够厚,也不在乎这些。该怎样还是怎样。
可赵福金的面皮却是薄的很,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再美好的日子,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的王霄,终于是等到了枢密院发下的调发更戍济州府,清剿山东巨寇的命令。
这天俩人离别前最后一次在大相国寺幽会的时候,赵嬛嬛难得的没有来捣乱。
离别的忧愁让赵福金心中难受不已。在王霄不断的攻势下更是意乱情迷,不断失守城池。
虽然凭借着最后一丝的理智死守着最后一道防线,可其它的便宜都给王霄占去了。
从这一刻起,赵福金是真正的将王霄完全纳入心中,再也容不下别人。
面色绯红,紧紧捂着领口的赵福金回到宫中,就接到了官家找她的消息。
找到官家之后,这位大宋天子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朕给你安排了一门好亲事。蔡相公之子,宣和殿待制蔡鞗”
后面的话她已经完全听不到了,官家的话对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第一百四十章 这天下,我还怕谁
济州府其实距离汴梁城并不远。
从汴梁城出发,沿着北宋四漕河之一的广济河一路向东过兰考,兴仁府,定陶就到了济州府。
济州府的北边就是大名鼎鼎,号称八百里的梁山泊,而梁山泊的北边就是郓州城。
此处山林密布,水网纵横。从地形上来说,是绝对的易守难攻之地。
王霄从不畏惧这个世界的武力值。
动不动就屠人满门的黑旋风李逵,在王霄的面前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王霄的力量是普通人的三倍,体质与持久力更是常人的五倍。再加上长期坚持锻炼的箭术武艺,最近又开始在修炼内功心法。
凭借他的实力,横扫梁山众将那是没有丝毫问题。
他唯一担心的,只有所谓的九天玄女。
王霄虽然实力强横,可也要看对谁。之前面对任盈盈的时候,差点就要放弃任务跑路。
而他一个练武的如果对上修仙的九天玄女,那估计连跑路都有危险。
不过王霄曾经仔细分析过有关九天玄女的事情。
发现这修仙的大佬从来就只有宋黑子一个人见过。
一次是在玄女庙里,宋江说遇到了九天玄女,还送了他三部天书。
第二次则是征辽的时候,因为拿辽国人的天门阵没办法,九天玄女来告诉他如何破阵。
听着好像真的似的,可若是真有仙人下凡,他宋黑子怎么死的那么惨?
靖康的时候国破家亡如此惨烈,怎么不见有仙人来帮忙救世?
联想到宋黑子两次见到九天玄女都是在梦里,而且所谓的天书三卷也是从没有给别人看到过。
王霄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家伙是跟前辈陈胜吴广搞出来的鱼腹藏书,野狐夜嚎的事儿学来的。弄了个九天玄女,三卷天书的故事来给自己加持金光。
梁山泊上读书的人少,宋黑子跟心腹小弟吴用一合计,就搞了这么个玩意来忽悠那些愣头青。
想明白了这些,王霄顿时就豪气干云。
这天下,我还怕谁?
在汴梁城的时候,王霄操练过一段时间的兵马,只是时间不够成果有限。
不过当他们下了船,排列成较为整齐的队列。不喧哗,不嬉笑。默默迈步走向济州城的时候,路上见到这一幕的人都是大为惊奇。认为这是天下少有的精锐之师。
不过是走个松松垮垮的队列,没有喧哗而已。居然会被认为是天下精锐。由此可见大宋的武备已经是松弛到了何等的程度。
出城迎接的张叔夜看到之后非常满意,认为朝廷是真正的重视他的意见,派来了绝对的精锐之师剿灭山东巨寇。
“见过太守大人。”
身披软甲的王霄下马上前,向张叔夜行礼。
“好好。”张叔夜捋须而笑“一路舟车劳顿幸苦了,本官已在城内摆下酒宴,为将军接风洗尘。”
王霄正色抱拳“大人礼遇,下官愧不敢当。只是兵马尚未安顿,下官不敢擅离赴宴,还请大人见谅。”
他带来了上千的战兵,还有一千多的辅兵民夫。这帮人连营地都没安排好,王霄怎么可能抛下军队自己跑去喝酒。
“是本官疏忽了。”张叔夜连连点头“你说的对。本府已经将城西厢军营地空了出来,将军所部可以驻扎在哪儿。”
王霄拱手告辞,约好明天再入城拜会。
返回城内衙门的路上,一旁的通判很是不满的抱怨“不过是区区贼配军,居然还敢拿捏装大。设宴款待他是给他面子,居然还敢不来。”
张叔夜正色说“此言差矣。他能以军务为重,这才是真正该做的事情。观他麾下军伍,行进有序,既不喧哗也不扰民。如此强军必然有名将统领。这是好事。”
四周诸多文官们虽然心头不以为然,不过还是纷纷行礼称是,毕竟张叔夜是他们的上司。
不过众人心中还是对那些贼配军没有丝毫的好感。
赵宋一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位置,强推文贵武贱,生生斩断了炎黄子孙延续数千年的尚武精神。将华夏子民推向了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可实际上,在宋以前的华夏那是真正的铁血悍勇。
四大文明古国之中有三个都被蛮族灭了,唯有华夏能够传承下来。靠的不是摇头晃脑的去喊子乎者也,而是手中的铁刀青铜剑与心中涌动的热血。
靖康之时如此惨烈,其实是早在赵家兄弟决心推动文贵武贱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结局。
王霄这边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