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8 章(1 / 1)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上善若无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直都是教授他文韬武略,尤其是行军作战的经验。

兵书上的东西都是死的,而言传身教的经验却是活的。

除了有既定答案的考试之外,经验在生活工作之中,才是最为重要的。

王霄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借口,能够将太平公主给驱逐回她自己的封地去。

至于说直接起兵干掉太平公主很简单,可那样做只能留下骂名。

李二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收复西域开创贞观之治等等。

可一个玄武门,就让他被钉在史书上骂了千年。

没人会在意他有什么苦衷,如果不动手就是在等死云云。

大家只会骂他,骂他杀兄弑弟囚禁父亲。因为喷子们根本不在乎这些,他们只要自己喷的爽快就行。

王霄之前起兵诛灭韦后一党,之所以那么麻烦,说什么都要给办成铁案。

而且最后动手鲨人什么的,也都是交给了太平公主去做,让她捡了这个名声,就是为了减少喷子们喷自己的途径和借口。

当然了,喷子们只要想喷,总会找到喷的地方。

王霄能做的,也就只能是尽可能的减少影响,让普罗大众们看清楚一些。

他想要的机会,并没有让他等待太久。

幽州遭遇灾祸,而从太平公主这里买到了幽州官职的党羽们,非但没有救灾,反倒是乘机上下其手,最终闹出了民变来。

这件事情传回到京城这边,太平公主立马就将消息给压了下来,不让李旦知道。

可她又不是真的一手遮天,这种事情哪里又能真的遮盖的住。

消息扩散之后,不少大臣想要找皇帝禀报此事,可却全都被太平公主给拦了下来。

众人没有办法,最终只好一起去了东宫,找这段时间几乎销声匿迹的王霄来出头。

“幽州啊。”

听到这个地名,王霄也是默默的点头。

谁能想到,这片华夏的祖宗之地,在唐末的时候居然会落入异族之手五百年!

五百年啊,孙悟空都刑满释放了。

洪武年间大明北伐,徐达与常遇春的大军收复燕云之地。

当地汉人面上刺字,裹着破烂布条,目不识丁赤脚在路边乞讨。

几百年的奴隶做下来,他们甚至都已经不记得自己的祖宗了。

喷子会说没这种事情,北地汉人们过的很好。

的确是有过的好的,那些汉家高门世家,的确是过的不错。

可这些人能成为北地汉儿们的代表吗!

五百年生不如死的日子,就是源于大唐的覆灭!

石敬瑭这个畜生,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为他洗白。

“北地民风彪悍,若是不能妥善处理,必然会酿成大祸。”

王霄起身看着眼前的众多臣工“诸位,随我一同入宫面圣!”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太平公主的所作所为,李旦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

他又不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何不食肉糜’的废物皇帝。

半生磨难让他什么都懂,只不过现在伪装不懂而已。

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坐到这张椅子上来了。

无论之前如何,只要是坐上了这张椅子,人都是会发生改变的。

当了皇帝,自然是想要拥有皇帝的权势。

可王霄太过于强势了,手握兵权还曾经做过宫变之事。

哪怕他是太子,李旦也是忧心忡忡。

因为他很担心王霄会宫变上瘾,为了迫不及待的坐上这把椅子,从而再来这么一次。

更要命的是,李旦对此毫无抵抗之力。

别看他现在是皇帝,可北衙诸军都效忠的是王霄。

而南衙十六卫,不但战斗力不行,而且其中也是被各方面渗透的厉害。

他要是下圣旨调动南衙十六卫的兵马入城,乃至于调动各地边军入京。

以李旦对王霄的了解,肯定会立马动手封锁皇宫,逼迫自己让位。

身边的兵马靠不住,可外面的兵却是不能调动进来。

还想要多做几年皇帝的李旦,想要破局只能是支持太平公主来压制住王霄。

之后慢慢的将兵权都给收回来。

李旦心中的大蒜很简单,皇位我肯定会传给你,不过前提是你得等我死了再上位。

很明显,李旦可不想做李渊。

李三郎比起李二郎来说,那是真的太像了。

同样身为父皇的李旦,可不想那么早就去做整天就是生孩子的太上皇。

这天午后,李旦吃过饭正在自己的寝宫之中悠然自得的消食。

心中想着等会午睡之后,是不是去找上官婉儿研读诗词歌赋,毕竟是名声响了多年的大才女,不切磋一下实在是心痒难耐。

然后就有小黄门来禀报,说是太子殿下带着朝中百官在宫门外要求陛见。

今天既不是大朝会也不是小朝会,王霄突然带着百官来求见,李旦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逼宫。

他带着颤音询问“北衙诸军可否随行?”

“未曾,只有太子与百官在宫门之外。”

李旦松了口气,然后开始想着是为什么搞这么大的阵仗。

随后他就明白过来,这是为了太平公主来的。

毕竟别的事情,用不着这么大的场面。除非是逼着他来退位禅让。

可没带兵马,自然不是如此。

李旦想要推脱,可如此之大的阵仗当然不可能推脱掉。

无奈之下,他只好吩咐“更衣。”

现实之中的皇帝,实际上只有在朝会,以及正式的会见大臣的时候,才会穿着龙袍。

平日里在皇宫之中,那都是穿戴便服。

龙袍繁琐沉重,穿起来压根就不舒服。

收拾好之后,李旦去了临德殿接见众人。

“众位爱卿,这是怎么了?”

李旦看着眼前众人,皱眉询问王霄“太子,你说。”

王霄出列行礼“陛下,有紧急军情禀报。”

之后就将幽州那边的事情,对李旦讲述了一遍。

李旦表示震惊“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因为幽州新任众多官吏非但不赈灾,还强逼着百姓们缴纳苛捐杂税。”

这个时候姚崇出面开炮“这些官吏,都是从太平公主那边花钱买来的斜封官。不仅仅是这些,此外还有...”

姚崇等人是铁了心的要支持王霄上位。

他们身为朝中重臣,非常清楚动荡不安的朝堂对于大臣们来说是最险恶的环境。

对比李旦太平公主与王霄之后,很明显能够得出结论,就是只有王霄才能让一切安顿下来。

既然他们选择了王霄,那这个时候就得他们出头来冲锋陷阵。

这是在弹劾太平公主,王霄出头的话会影响到他的名声。

现代世界里,亲戚关系减弱了太多。

可在大唐这里,亲族的重要性绝非现代世界的人所能想象。

姚崇带着一众大臣们,向着李旦数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