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话。”主父偃当即应声“既是陛下为那些次子庶子们安排的恩典,就叫推恩令好了。”
王霄手指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案几,片刻之后颔首“可。”
“你不错。”
王霄意味深长的看着主父偃“你是何人,所学为哪家啊?”
他自然是知道眼前之人是谁,这么问不过是为了满足主父偃的虚荣心,给他一个立下面子的机会。
主父偃那边果然是面露感激之色,当即朗声大喊“臣习纵横之术,名乃主父偃是也!”
“你是个人才。”
王霄满意点头“在朕身边做个秘书郎,为朕提供国策咨询。”
听到这话的人,都是面露艳羡之色。从此之后主父偃就是天子身边的人了。
主父偃感觉自己心头多年的郁闷之气宣泄而出。
自从苏秦张仪之后,纵横家就逐渐没落下去,尤其是在天下大一统之后,纵横家更是没了用武之地。
外交外交,你得有外国了才能有外交。
大一统之下,连外国都没了,还要纵横家有何用。
主父偃学了纵横家,在老家的时候可是被嘲讽的一无是处。
毕竟是学了一个在众人看来没用的东西,当然是要被人笑话。
可现在的话,他终于是一扫多年的郁闷之气!
志得意满的主父偃退下之后,王霄再找了几个人询问状况。
名字,所学,对于某些事情的观点等等。
整个过程,与普通的应聘面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样子工作结束之后,王霄宣布今天来到大殿上的这些人才,全部都被聘用为天子身边的郎官。
天子招募郎官很正常,可一次性招募数百个,这就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了。
不过大家的关注焦点,并不在这个事情上面。
或者说,有更重要的事情掩盖了这件事情。
那就是,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
诸侯王的儿子们众多,可能够继承位置的只有一个。
这种情况下,其他儿子自然是心有不甘。
所以推恩令一出来,哪怕知道这是自取灭亡的毒计,却依旧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支持。
反正封国消失得几代人之后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去在乎那么多。
各处诸侯王,都是为此焦头烂额。
而之前名声不显的主父偃,却是就此名动天下。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你持汉节去提亲
主父偃火了,其火爆程度甚至比起之前的司马相如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提出了推恩令,得到了天子的赏识。而且很明显这项政策将会很快执行。
诸侯王们实在是没办法反对这项政策,因为只要反对的话,必然会遭到内部反叛,而且还是最亲的人的反叛。
他们的儿子们与妻妾们,会为了能有称孤道寡的机会,从而什么事情都敢干。
像是背地里向长安举报诸侯王的罪行什么的,那都是小事情。说不得还有直接下杀手的。
所以说,哪怕明知道推恩令是温水煮青蛙,可他们依旧是不得不接受。
反正和他们这一代无关,后面的事情就让后代子孙去苦恼吧。
毕竟都是老刘家的人,长安天子一脉,总不会让自己的亲戚们都饿死吧。
而提出这项推恩令的主父偃,则是风光的迎娶了一位列侯的侄女。
不但妹子漂亮,家里还一所大宅院外加一大笔的嫁妆。
这件事情王霄知道,也没有去阻止。
因为没有必要阻止,这会让考试的名声大振,让所有人都看到,只要有本事能过考试,就可以妹子车子宅子票子全都纷至沓来。
这是一个最好的广告。
果然,随后的日子里,众多郎官们纷纷收获巨大。
不少人都在长安城里找到了岳父老泰山。
在这纷纷扰扰之中,王霄却是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
“什么,你再说一遍?”
“军臣单于派来了使者,想要迎娶汉室公主。陛下是否要见使者”
汲黯的话还未说完,那边王霄就抓起案几上的玉玺砸了过来“见你X了个XX!”
一瞬间,四周所有人都愣住了。
被玉玺砸破了脑壳的汲黯,捂着流淌鲜血的额头,满心不解的看着王霄。
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何天子会如此生气。
只是和亲而已,以往又不是没和亲过。
王霄起身,用力甩着衣袖,转身离去“不许再提和亲之事。”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又是一个硬骨头的天子。
王霄认为汉唐的确是非常强大,可汉唐的和亲却是让其非常不满。
而且小猪是西汉时期少有的从未与匈奴和亲过的天子,王霄说什么也不能坠了他的威名。
汉室之中,主张与匈奴和解的力量很大,因为之前数十年大都是这么从和亲的道路走过来的。
只要送去一个翁主,就能保持多年的安定,甚至还可以在匈奴内部扩大汉室的力量,在许多人看来都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而汲黯,就是支持和亲的主要代表之一。
毕竟在这个时代里,女性的地位并不高。
要是换做田园XX,扶弟X,爱好旅游的过来。谈什么平等什么权利,估计会被打到她妈妈都认不出来,然后哭哭啼啼的让做什么做什么。
事后汲黯去了长乐宫,向窦太后禀明了这件事情。
算不上是什么告状,只是担心王霄的强硬心态,会破坏汉室与匈奴,好不容易才形成的某种默契。
两国之间虽然每年都会爆发大大小小许多场激战,可你死我活的灭亡性战争却是一直没有爆发出来。
除了互相顾虑之外,和亲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用处。
说到匈奴,其真正的起源已经无据可考,不过总免不了草原上杂胡的身份。
而匈奴的崛起,实际上要得益于秦朝的覆灭。
始皇帝三十二年,蒙恬帅三十万大军北上,从匈奴手中收复了河南地。
这个河南地,指的是河套地区。
河套之地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塞上江南的名号,可不是随便吹的。
秦朝为了开发这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不但开发了大量的良田,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还建造了许多的工坊,这其中就包括有冶炼工坊。
秦末天下大乱,曾经吓的匈奴人匹马不敢南渡的长城军团,也在巨鹿被西楚霸王给坑了个干净。
之后匈奴重新夺取了河南地,并且缴获了当地大量的秦国洋落。
也正是凭借这些洋落,匈奴人才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先后击败了强大的东胡与月氏人。
后来那些秦国工匠死完了,洋落也用的差不多了,他们就开始南侵。
与大汉打了这么多年,对于硬骨头的大汉感觉很是无奈。
因为大汉的战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