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剧的名头,这特么的分明是在侮辱观众们的智商与情商。
站在马车前边的王霄,想着这事儿都是忍不住的在笑。
一旁的汲黯上前打断了王霄的笑容“敢问君上,要去何处?”
王霄直接上了马车,留下了一句话“去茂陵。”
始皇帝开创了许多先例,而承袭了秦制的大汉,基本上都是按照始皇帝做过的事情去做。
就像是修建陵寝这件事情上,是始皇帝开了把国君造陵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的先河。
之后汉朝皇帝们更是发扬光大,干脆就是一登基就开始修建陵寝。
实际上早在他们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是选定好了地方,准备好了材料工具人手徭役什么的。就等着一上位就开整。
虽然登基还没多久,可王霄的茂陵已经开始修建了。
王霄表示要去茂陵的时候,他们还以为王霄这是想要去看看今后长眠的地方。
这种事情很正常,谁也不会为此而多嘴多舌。
马车出发的时候,不但身边跟着许多人,而且在车队后面还有一支至少五百人的南军骑兵跟随。
这才是老刘家天子出门的标准配备,什么微服私访记都甜蜜的是在胡说八道。
去茂陵不算太远,要是稍微远一些,跟着的兵马至少数千起步。
这种情况下想要依靠武力截杀皇帝,只能是自寻死路。
像是黄教主那样的,被抓起来折磨那叫一个活该。
茂陵这里的地方是在小猪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选好的,现在不过是正式开始动工修建罢了。
大批的徭役已经集中起来,开始修建陵寝。
话说古代的百姓们是真的很累,想要躺平都没有机会的那种。
到一定岁数的时候,就要开始缴纳口赋,也就是人头税。这导致许多人家里明明孩子七八个,可上报的却是只有两个。
满脸络腮胡子的是小二,刚刚出生没几个月,还抱在怀里喂奶的也是小二。
因为多报一个就要多缴一份人头税,而且这东西还是收一辈子的,收到死了为止。
之后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自然不用多提,甚至除了交税之外还要服徭役。
所谓服徭役,简单解释说就是免费为朝廷干活一段时间。
像是修长城,修陵寝,修大运河,修官道,修秦直道什么的都是服徭役的百姓来做。
只说对比的话,现代世界真的是极大的进步。
最起码的一点,人终于是能做个人了。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张汤与张骞
眼前修建茂陵的徭役至少数万人,不过他们的工作进程并不快。
甚至不少人都在明目张胆的偷懒,而负责监工的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不是说这些人都是懈怠,而是因为新皇帝这才刚刚登基而已。
你要是不要命似的,咣当咣当把陵寝给最快速度修好了,你让皇帝那儿怎么想?
‘这么快就修好了陵寝,莫不是着急让我住进去?’
皇帝若是有了这个念头,那修陵的人可就倒了八辈子的霉了。
这种情况下,消极怠工混日子,反倒是被允许的。
所以说修建陵寝真的是一项漫长而又复杂的工作,真正从皇帝登基一直修建到嗝屁着凉为止。
王霄来这里,自然不可能是为了来看茂陵修建进度的,他这辈子都不可能住进去,自然也不会去关心。
之所以来这里,是为了一个人而来。
茂陵不仅仅是一处巨大的工地,在附近的区域还开辟建立了一座极为繁华热闹的城市,以后这里就会叫做茂陵邑。
当然了,此时此刻预定的住户们还没有抵达,不过各地已经是开始排查选号。
被挑中的富户们,就会被迁徙到这儿,成为茂陵邑的居民。
别为这些人落泪,觉得他们可怜。
所有能够有资格被挑选中的,在当地那都是真正的豪强之家。
在西汉这个时代里做豪强的,有哪一家能是个好人家的?
他们的家族迁徙到关中,对于当地百姓们来说,是一件足以松口气的大好事情。
豪强豪强,不做坏事的那还能叫豪强吗。
在规划之中的茂陵邑里,王霄见到了自己这次过来想要见到的人。
“你就是茂陵尉张汤?”
茂陵尉这个官职,可以理解为负责当地治安的警察局长。
至于张汤,那可是著名的酷吏。
张汤的故事很多,出名的就是年少时审问老鼠偷肉,还把偷了他家的肉,导致张汤被他父亲暴打一顿的老鼠给砍成了碎块。
当然了,这个故事更多的是为了展示张汤年纪轻轻就对大汉朝的办案流程了如指掌。
作为法家之中的出色代表,在王霄看来张汤就是廷尉的最佳人选。
当然了,以张汤的出身和身份来说,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廷尉,还需要王霄为他铺路。
“君上,微臣正是张汤。”
行礼的张汤严格按照礼仪的要求行事,没有丝毫逾越的地方。
他虽然很想看一眼天子究竟长个什么样子,可王霄没说话之前真不能干。
找了块木料坐下,王霄看着眼前不算年轻的张汤“你对茂陵邑的治安状况,有什么看法?”
他可没一上来就说,你对大汉律有什么看法。
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情,现在张汤是茂陵尉,自然就是要问有关茂陵邑的事情。
张汤并未慌张,而是神色从容的侃侃而谈。一看就是个能担当大任的人。
王霄对此很是满意,之后才是询问了有关汉律,有关法家的一些问题。
张汤这边,也是一一认真回应。
等到王霄上了马车离开之后,四周众人纷纷上前恭喜张汤。
因为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张汤很快就会被重用。
张汤表面上自然是不动声色,不过回家之后却是难掩心中激动。
哪怕是他那患有眼疾的母亲,也能够察觉到其情绪上的变化。
“吾儿,何事如此高兴?”
“母亲在上,今日天子去了茂陵邑。”
“哦?天子可曾召见于你?”
“召见儿子了,还交谈许久,赞许有加。”
张汤母亲长长的舒了口气“好,你要记住,务必要守住本心,为天子效力做事。万万不可辜负乃父名声。”
“儿子记住了。”张汤自然是恭敬行礼。
回到未央宫的王霄,拿出布帛开始写名字。
从窦婴到韩安国,从卫青到霍去病,从公孙弘到桑弘羊,从张骞到李广,从司马迁到主父偃等等等等。
这个时代的名臣猛将实在是太多,宛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
既然王霄准备种上几年的田地,自然是要想办法把这些人给聚集起来。
当然了,像是霍去病这样的还要等上不少年才行。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