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2 章(1 / 1)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上善若无水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4个月前

家族很少,而这其中,就有田贵妃的家。

田贵妃病重,王霄虽然用医术救治,可也只是延缓寿命而已。

不过田家这里,却是在贵妃病情好转之后,迅速重现了往日里的奢靡与骄横。

崇祯朝的皇亲国戚,基本上就没有好人呐。

之所以这次没有动他们家,纯粹是因为不好一次把皇后和贵妃的家族都给平了。

然后,王霄就接到了田贵妃家里的请帖。

鎏金的请帖做工精美,非常漂亮。请帖上的言辞,也是卑恭的很。

王霄没兴趣,直接回绝了。

因为再有下一次的话,就该是轮到他们家了。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现在接受田家的宴请,到时候人家来求救多不好意思。

王霄本以为拒绝了也就算了,没想到田家人压根就没有放弃,这次干脆就是田弘遇亲自来了。

田弘遇就是田贵妃的老爹,他本名为畹,弘遇是他的字。

封建皇家之中,唯有皇后的家族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外戚。也只有皇后的父亲,才能被喊一声国丈。

田贵妃,就算是身为贵妃也没有那个资格。

所以田弘遇不能称为国丈,只能是喊他的官职。

而田弘遇的官职,则是锦衣卫指挥佥事。

这是一种荣誉官职,给外戚提高身份地位用的。实质上并不在锦衣卫上班,也没有真正的实权。就是单纯的拿工资,享受待遇的那种。

田弘遇亲自上门邀请,只用一句话就打动了王霄。

“某从江南采购了一批绝色佳人,特请国师屈尊指点一二。”

王霄真不是因为绝色佳人而同意去赴宴的,毕竟他见过的绝色佳人,早就是数不胜数了。

之所以同意下来,那是因为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儿。

冲冠一怒为红颜里的红颜,本就是田弘遇从江南带过来的。

算算时间,还真是这个时候。

历史上的这个时候,田贵妃病死。田家的权势,不可避免的会陷入低谷。

为了能够维持住自己家的权势,田弘遇就从江南弄来了一批美人儿进献到了皇宫之中。

这其中,就有被他抢来的陈圆圆。

能够被堂而皇之的送入皇宫,那就说明此时的陈圆圆必然是完璧之身。否则的话,那就是欺君之罪。

崇祯皇帝看重家国大事,对于这方面的需求不高,他并没有接受。

后来田弘遇宴请吴三桂,陈圆圆献舞的时候被吴三桂看上,之后就被转赠吴三桂了。

而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什么的,大家听听就好了,千万不用当真。

陈圆圆在吴三桂这儿只是个妾侍,不是正妻就连个人质都算不上。

真要是看重她,为何不带去关宁?

关宁铁骑选择后金,那是因为后金满足了他们占据辽东田土的要求,还给他们封王厚待。

这时代的人都有着极为严重的乡土情节,老家的田地祖坟祠堂比什么都重要。

关宁铁骑基本上都是辽东人,后金同意把辽东都给他们,他们当然是愿意投效了。

至于李自成那边,连个正式的封赏都没有,就直接让人家投降,太瞧不起人了。

所以说,冲冠一怒为红颜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后人的艺术加工。

估计还是个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她失去是可是爱情的F女。太会幻想了。

关宁军是一个整体,吴三桂只是他们的代表。真正决定他们立场的是利益,而不是女人。

利益给到位了,别说陈圆圆了,吴三桂连自己XX都能送给李自成。

利益不到位,那当然就是打了。

至于关宁铁骑一路追杀李自成什么的,除了为吴襄报仇之外,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想要在新主人的面前讨好。

王霄对普通的绝色佳人没什么兴趣,就像是直播的美女太多,完全记不住一样。

可若是史书留名的那种,那就不一样了。

会让王霄有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是走进历史,别想歪了。

王霄对陈圆圆也挺好奇,面对田弘遇的热情邀请,推辞了几次也就应了下来。

至于田弘遇为什么邀请自己去吃喝玩乐,这都是明摆着的事情。

周奎的事情一出来,周家算是被彻底打落凡尘。

从表面看上去,周皇后的地位已经是岌岌可危。

而此时田贵妃还没死,那田家人和田弘遇,自然是将这当作了更进一步的大好时机。

毕竟从来都只有皇后的家人才会被称为后族的。

哪怕田贵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病死,他们也要在其死之前把她推到皇后的位置上去。

看似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第七百六十八章 我愿收你为徒

说到古代的宅院,大家都喜欢说三进,五进什么的。

实际上三进五进的,只是用于四合院。

而京师这里,肯定就是四合院最多的地方。

田府就是一座四合院,而且还是五进的大型四合院。

毕竟是皇亲,衣食住行各方面也不会亏待。

王霄这边还没有下马,那边田府就开始放鞭炮。众多的仆役婢女们等候在大门外,在有资格出来做事的田家人带领下,向着王霄行礼迎接。

田弘遇能够在女儿快不行了的时候,去江南采买绝色佳人贡献皇帝,就能看出来他是个聪明人。

今天迎接王霄弄出这么大的阵势,很明显是因为他知道,想要让自家女儿更上一层楼,王霄就是有着决定性话语权的人物。

崇祯皇帝对于这位陆地神仙般的人物,那叫一个言听计从。

自从抄家开始,朝中地方早就吵翻了天。

儒家大头巾们,上上下下各种弹劾各种谏言什么的堆积如山。

甚至朝堂上都出了许多次要死谏的。

这要是换做以往,面对如此风潮与压力,说不定皇帝就要退缩了。

可王霄却是站了出来,他要求王承恩就在大殿外架设炉子,把所有弹劾的,谏言的奏章全都扔进去烧掉。

至于那些死谏的,则是让大汉将军们拉着去撞柱子。

必须撞死的那种,满足他们的要求。

从那之后,明面上的反对立马就是烟消云散。

至于暗地里的各种小动作,只要是被察觉出来,锦衣卫和东厂立马上门。

上到阁老,下到小吏一个都跑不掉。

国子监内,许多学生都是大呼‘流毒天下,民怨沸腾。’

王霄就让锦衣卫押解着这些大头巾们,去往流民们的营地住上一个月。好好感受一下,什么才叫做民怨沸腾。

如果这还没得改,那就不用费事了。交给东厂去处置就是了。

在读书人的心中,所谓的民指的只有他们这些士而已。

后面的农工商什么的都算不得民,至于贱籍什么的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