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6 章(1 / 1)

红楼之磨石为玉 山岩尽美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祖宗是奴隶社会的人,就一定要把奴隶社会那一套复刻到今天。

简直是逆天而为,这样的家族,留他们还有何用。

“惜春,你带多些人去曲阜!不用讲什么道理,能写多坏就把他们写多坏!”

迎春站起身主动请缨:“我也去一趟,正好要算计他们呢,他们自己却送上了门。”

李修点头允了,还把贾环找过来,让他带着人陪着他的二姐姐和四妹妹一同前往。

交代完这些事,才要去政务院那边开会。

刚到门口,正好碰上刚刚下车的岳州、鄂州、豫章三省布政使。

妙就妙在,彼此之间谁也不认识谁。

李修向来是轻车简从,一般也就柳湘莲带几个人跟在身边,他又住着离得近,今天更是一路走过来的,和三位布政使走了个面对面。

李修看看他们身上的补子,特意的问了一句:“三位辛苦。哪个省的?”

三位布政也看看李修,他就没穿朝服,一身的便装,高大的个头,有些气宇轩昂的意思。

倒也不敢小视他,什么时候也是不回京不知道官小,谁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哪个新部衙门的新贵。

赶紧拱拱手:“这位小哥请了。我等是中南三省的布政,还未请教小哥。”

政务院看门护卫想说来着,被柳湘莲一眼给瞪了回去,老老实实的站岗不敢多嘴。

李修嘿嘿一笑,给他们三个回礼,说自己是相关部的,专门为他们这些布政服务的衙门。

可怜三位布政大人,哪知道这个部门的厉害啊,还真以为相关部是什么太常寺、太仆寺一样的衙门呢,就请李修给他们带路,正好不知道该怎么走呢。

送他们来的原御马监的人,捂着嘴不敢说破,赶着马车回了码头,继续接着下一批的官员到来。

李修也愿意如此,还真的带路进了政务院,和他们三位边走边聊。

“您几位多少年没回过京城了?看看这变化怎么样?”

豫章布政真有话说:“本官是五年前接任时进的京。谁能想到五年的时间啊,天翻地覆喽!不过,京师的变化确实很大。这位...”

李修赶紧介绍自己:“我姓李。”

“哦哦,李小哥。看你的年纪也不大,是怎么进的相关部?相关部又是哪里的出处?”

李修随意的和认识他的人打着招呼,那些人也没想到和李修同行的布政使们互不相识,招呼一声匆匆而过。

“我是碎叶的官员。”李修还真不是胡说,他真正的仕途就是从翠叶太守开始的,五品官呢,不小了。

三位布政使了然,还真是新贵,要不然也不能留在京中任职。

岳州布政趁机打听一件事:“听说西域全境通了火车,此事是真是假?”

李修点点头:“准确来说,西边的起点是自察里津开始,东边已经进了津门港码头。断断续续的,中间还有好大一段没有通车。”

“真的可以日夜不停的赶路?”

李修确认了这个信息:“这是绝对没错的。这次的全国布政使大会,就有乘坐火车出游的计划。到时各位大人就能亲身体会了。您三位是坐着小火轮来的吧?火车的速度可比火轮快的多。等着开完这次会,也就定下自京城到岭南的火车线路了,你们三家可不要为此打起来啊。”

“你这小哥说笑了,我等怎么会为一条铁路打起来呢?哈哈哈哈,说笑了,说笑了。”

李修无良的笑起来,打不起来?那是你们还不知道铁路意味着什么。等开会的时候你们听懂了,你看你们三家打不打架。

李修规划中的京广线,也可以转为京九线。具体到中南三省来说,一条是经鄂州江夏到岳州长沙,一条是由江夏经豫章的九江府、洪都府继续南下。

你说他们会不会打架?

鄂州布政很有可能开心的不得了,鄂州和豫州是最先定下的两个节点,九省通衢的鄂州绝对是潜力股。

为这事打架不稀罕,也许他们还开了先河说不定。

高铁之争时,多少同省相邻的市县“反目成仇”,那争的才叫一个热闹。

最有名的是邓州、新野之间的“护路保卫战”,从官方到民间,争的是不亦乐乎。邓州有个邓州同乡会,一路寻找祖籍邓州人士签名保路,一直爬到了天山上展开横幅;

新野不甘示弱,发起新野保路联盟,联络海内外新野籍华人,干脆就在白宫门口拉起了横幅拍照。

李修告诉陆鸣的时候,隐晦的提到了这一点,铁路经济这张牌一旦打出去,各省之间想团结都难。

陆鸣则哈哈大笑,直言这才是妙棋,扔条铁路过去就能分化他们的话,老夫每隔十年就建一条铁路去。

看着现在还亲如兄弟的三省布政使,李修心里暗暗发笑,决定把会议的顺序变更一下,先议分税,再议铁路,最后聊聊各省的辖区。

想来一定很有意思吧。

乱晃的李修,还是被林如海给抓走了,可他也没提李修的身份,毫不客气的让李修跟他走。

那三位还真没当回事,见了许多相识的官员,凑到一起谈论一路上的见闻,顺便打听打听会议内容。

另一边呢,陆鸣、林如海、李守中和李修凑到一起商议孔家的事。

李守中和南宗衍圣公可是老相识了,一同在金陵国子监教学几十年,自然的要帮着说说话。

林如海则是觉得这么快的推倒儒家,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陆鸣暂不发声,等着听李修的意见。

李修找了间屋子,让柳湘莲看好门口,这才把他要用计收高丽和扶桑的心思,说了出来:“本来是想迁北宗的人过去布道的,谁知道他们在地方搞得天怒人怨。不严惩一番怎么得了。”

李守中劝自己的儿子:“修儿,南北合宗如何?衍圣公留下坐阵可好?”

李修明白父亲说的衍生公是谁,但也没同意。

“合宗就没了特权吗?皇权都没了,怎么可能还留下皇权册封的特权呢?要除就都除,他们家合宗,只是他们的家事,与天下何干?”

林如海劝他欲速则不达,李修还是不听:“岳父,不是我心急,是百姓急!都在看着我们怎么办那家人。一旦拖下去,民心就散了,老百姓就会以为我们还是以前那些人。”

林如海叹口气,他也知道这事的棘手程度,生怕一个不好,官场有变。

您想啊,都是圣人子弟,都是读着圣人的书考中的功名。香火情总是要念的,到时候求情的肯定不少。

要是李修不肯妥协的话,别说读书人要闹事,就是官僚集团都要吵翻天,难时候才难以收场。

李修也知道事情的轻重,可他也没有更多的手段应对这种局面,只想着先引导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