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1 / 1)

谋清 大明余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可是我家王爷的王令。”

说完廖师爷也不再搭理老了十岁的岛津,自顾自的走了。

第二天在国家大剧院,一夜无眠的岛津在宗藩大会上,提出要求上国发兵取缔非法的幕府统治,将无能、无耻、**的日本天皇赶下台的要求,并且说明,如果天朝不发兵,他的萨摩藩作为天朝的宗藩要在日本扯起顺应天朝、归化儒家的大旗,建立行的日本王国。而自己的王国建立后首要做的就是向天朝称臣。

在其他宗藩的诧异下,西方的使者一个个耸了耸肩。而英国的大使威妥玛则是在心里对燕无良表示了巨大的鄙视,在这些西方国家中,英国是最了解中国和日本的恩怨的,在他们的眼里,当初的《远东协定》就是中国为了消灭日本带来的东方国家安全隐患而搞出来的。当时英国的国内还对是否保留这样的一个能够牵制中国的国家,而进行过争论。但是随着连续两年中英非鸦片贸易额的巨大增长,以及燕无良表现出的十足亲英,都给了英国巨大的安全感,加上燕无良在海军建设上近乎全部的英国靠拢,以及在中亚、南亚的巨大退让,都给使得英国现在确信他们在远东凭着自己和清国一系列平等、半平等条约可以保持自己的巨大利益。所以英国在中国收拾朝鲜和日本、挤兑俄罗斯、出卖法国、以及在去年的和葡萄牙的澳门谈判中的强硬都表示了支持或者观望,更是在俄罗斯的东方动向上和清国分享情报。

当然这些和威妥玛本人有关,他不是东印度公司出身,而且本身极端讨厌鸦片,加上他是新工业贵族,更因为中国这几年中国民用工业的巨大发展,造就了一批合英国非鸦片贸易的利益获得者,而这些人正是威妥玛背后的支持者。因此威妥玛这两年给本国外交部的报告上,都是对中国这个潜在盟友,现在的半盟友的溢美之词。这又造成了皮蓬内阁对东方这个不断和自己加强联系的小朋友的好感,加上燕无良告知英国法国将在暹罗进行扩展以及去年底双方签订了海军协议,终于让英国于今年在外交上彻底倒向了中国,算是让燕无良彻底的送了一口气。

西方的使节没有几个不知道清国对东方那几个小岛子的野心的,但是他们现在都没有时间。普鲁士现在正在和丹麦比划;英国在忙着收拾印度、南非;法国在西非和当地的黑人玩命,同时还要和英国在暹罗进行桌子底下的较量;奥地利和法国在意大利拼命;俄罗斯一边忙着和瑞典较劲,一边在波兰镇压当地的民族起义,还要向东方拓展,燕无良不去和他玩命就不错了;至于西班牙这个老破船现在在吕宋的海军经常被义勇军的水师追着玩,哪里敢惹这个才打败英国的东方大国;葡萄牙这次甚至没有来人,因为燕无良宣布葡萄牙必须按照每年40万两白银的价格租借澳门,否则自己将采用武力解决澳门的问题;至于那个过去的海上马车夫,现在正被比利时搞得晕头转向,哪里有功夫管东方国家的事情,再说了,义勇军的海军也时不时的跑到南边的巴达维亚晃荡一圈,用燕无良的话说——南中国海就是咱大清的海,凡是咱大清的地界就要有咱大清的军队,管他红毛子那么多干什么?他要是敢动手就和他拼命,只要英国人不找事,咱就不怕!

所以这些都有点子烂**的洋鬼子不找燕无良的事情,那在东方自然是大清这个有点破又有点新的帝国是老大了!

底下的宗藩们有点诧异后,也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天朝已经对那个游离在宗藩体系中的日本岛国无法忍耐了,收拾他就收拾吧,我们自己现在都要靠着天朝才能保证基本的独立,管的着天朝要干什么吗?至少我们被天朝并了,还能获得不错的待遇,您看看人家朝鲜人,一个个的过的比我们强多了。

于是天朝出兵日本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但是燕无良接下来就扔出来一个更大的炸弹,“本次出兵日本,为了显示宗藩的亲善,本王希望列位王爷、使节可以同意按照自己本国的实力,提供一定的军力,与天朝的大军一道讨伐无道的昏君以及篡权的将军。当然这些军费天朝自己出,而且在日本获得利益天朝也会公平的给予分配。”

这下子本来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的宗藩们一个个来了精神,不过岛津国王先生就已经彻底死心了。

很快尼泊尔的藩王就提出,自己可以出兵8000人,有人带头,自然就有不少人跟着,最后东拼西凑的居然有五万多人的军队提供给天朝。当然有的多有的少,最少的是不丹提供的三百人,最多的是尼泊尔的八千人,不过令燕无良没有想到的是阿富汗的使节在自己国王不在的情况下提出可以出兵三千人,让燕无良对这个使节很是下了一番心思。

接着在整个上午就是这些军队在什么时候到达,要过哪里,路上的食宿问题的讨论。最后是指挥权的问题,燕无良这次破天荒的没有让满中国将领做这只杂牌部队的统帅,而是让出兵最多的尼泊尔藩王指派统帅。燕无良这样是为了显示天朝对这些宗藩的信任,不过这也切实的各藩王、使节真正的感到了天朝对他们的信任,也去掉了因为天朝对朝鲜大打出手造成的各宗藩的恐惧心理。

燕无良的话音一落,尼泊尔的国王就站起来,表示这样不好,还是天朝指派将军的好,燕无良当即表示这样不好,还是由尼泊尔的国王指派好。最后尼泊尔国王就只好指派随自己来的儿子沙阿做为这支宗藩部队的统帅。有的统帅,那么副统帅就好办了,燕无良这次也没有客气,提出了副统帅由大清的提督燕武以及布哈拉、浩翰、阿富汗、缅甸、安南共六个国家的将领担任。这几个国家的藩王、使节也都提出了自己本国的将领,于是基本“联军”指挥机构就有了,而这个机构也成了后来的东方北京条约体系国家的一个大概的指挥机构,不过那个时候这个联军的规模很大了,而总司令也变成了中国人。

指挥权的问题定了,接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