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1 / 1)

昙花梦 陈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叫他今天晚上到我家里找我。’

  “茶房提供的情况,我认为非常重要。接着叫茶房把第七号房间打开,一看,客人的东

西全拿走了,看来这个旅客不是会再回来了。为了慎重起见,特别交代饭店当局和茶房严格

保守秘密。

  我留下刑事警官余自珍和第二组组长赵斌在中华饭店,并电调第二组所有探员各带武器

在中华饭店暗中守候切嘱余、赵两人,假使刘振亮回来,马上当场逮捕。任务交代完毕,我

便坐着吉普车到陆军总司令部去。

  “陆军总司令部设在三十四标,是清朝末年新军三十四标标统所在地,因此该地名为三

十四标,这个地方范围很大。陆军总司令是汤恩伯,司令部下面设十三个处。

  “我到了司令部,出示特种工作证,并附名片一张,要找值日官。当天是星期六,负责

值日的是第一处处长陈寿,这个中年的高级军官,已经是中将军衔,掌握总部整个人事大权,

是陆军总司令汤恩伯手下的大红人。他个子很高,体格魁梧,长脸剑眉。鹰钩鼻子,上唇留

着浓密的一字髭,呢军服上加一条黄色值日佩带,威严十足。但是和他一接触,却出乎我的

意料之外,他非常热情。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个人在今日的政治舞台上之所以会如

此成功就在于能‘圆滑’处世。”

  李丽兰听到这里,俏皮地插嘴说:“对,为了事业,为了前途,所以你也学得很圆滑

了!”程科长正想反驳,她笑嘻嘻地用手势作暂停状,说:“不,暂缓辩论,书归正传,请

你往下说吧!”程科长饮了口可可,又继续讲下去:

  “当我把名片递给他的时候,他看看名片,又看看我,兴奋地说:‘啊,慈航就是你。

报纸上经常介绍作的破案成绩。今天相会,有幸,有幸!年轻人会闯出这样出色的局面,真

不简单!想不到我们还是小同乡呢,我是福州市朱紫坊姓陈的。’

  “原来朱紫坊姓陈的是我家乡首屈一指的望族,明清两代不断科举及第,子孙满朝朱紫,

此坊因此得名。尤其前清一代,出过不少达官显宦。我想他提这个目的,无非说明他出身于

华贵世家。我便乘机凑趣说:‘贵府门第高贵,堪称百年望族,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两句话:

一胎双宰相,四代五尚书。真是世之罕见。’

  “‘老弟,你的记性很不错,今天还提这个干什么?你不晓得,现在的情况和过去大不

相同了!’他有点感慨,其实还是引以为荣。

  “我再进一步有意逢迎:‘处长,你太谦虚了,我认为现在未必不如过去,别的不说,

站在面前的,就是一位堂堂中将。在中枢机关像处长这样地位显赫的,我看没有几个吧!’

我几句话的确有点生效,他笑了,笑得非常惬意而自豪。

  “‘老弟,你真有一套!老实说我对你很感兴趣,我想你今天到我这里来,一定有什么

任务的。’

  “见机行事,话归正题,我便把美国马歇尔特使昨晚失车的事件和现场侦查的线索及发

展情况向他做了详尽的陈述。

  “陈处长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听后他说:‘马歇尔特使失车消息,今天早上我在报纸上

就看到了,但是没有你说的那样详细。这是个极端不幸的事件,有损国家的体面。在京各国

记者一定都知道了,这就糟了。此案不但轰动全国,而且将轰动全世界,这真是丢尽了中国

人的脸。那批负责保卫治安的人员究竟在那里干什么的,他们要彻底负责!事前已经失了防

范,事后再不能及时破案,这对美国盟友怎么交代呢?我看找不到车子,委座绝不会饶恕他

们的。’

  “‘对,听说昨晚首都卫戍司令部、首都警察厅、宪兵司令部负责首长都受了严厉的痛

斥,因此三个部门连夜出动了二十八个侦查组。上面严令三天之内必破案,否则层层都要受

到严重处分。昨晚已扣押了十几人,他们都是负责守卫励志社地区的警卫人员。这件事搞得

有关治安人员个个提心吊胆,昨晚通宵达旦,都在进行侦查。’

  “陈处长听我补充报告之后,笑着说:‘干你们这一行也很有意思,在侦查的道路上,

你们好像在赛跑。这场比赛中,看来你又是一个捷足先登者。你这条线索找得很巧妙,我相

信你会成功的。’

  “我就趁着机会对他说:‘是否能成功,全靠处长大力支持,若能够达到破案的目的,

在上报的全案过程中,绝对不会忘记处长的大力成全。’

  “‘哈哈,老弟,你的意思是想给我一点甜头,对吗?你要晓得,为了挽回国家的体面,

凡是中国人,人人有责,难道我会想到报酬吗?’停了一下,他接着问我:‘现在你想要我

帮你什么,你尽可以提出。’

  “此时,我就请求他设法把林九皋找出来。他听到我的话两手叉胸,好像在闭目养神,

其实他在思索应如何找法。当他睁开双眼的时候,便以自豪的口气对我说:‘陆军总司令部

机构大,人员多,外统全国部队,内辖十三个处,直属部门多得不得了。要想以司令部三个

字找一个人,实在很困难。今天还好碰到我,这也是你的好机遇。’说着,他在办公桌上随

便撕下一张陆总第一处便笺,写上:‘立即查明林九皋是否本部人员。’随之按下电铃,一

位年轻的随从副官立即到来。陈处长把便条交给副官,并且告诉他要发动整个人档科检查所

有人员的履历卡。

  “约有二十分钟时间,副官带着人档科卡片股张股长前来报告,说所有卡片已经全部检

查过,没有林九皋这个人。

  “陈处长皱着眉头迟疑半晌后,对张股长说:‘下面勤杂人员都找遍了吗?’

  “‘报告处长,所有勤杂人员也都立有卡片。’张股长站在那里,态度十分恭敬。

  “陈处长转过头,征求我说:‘老弟,怎么办?’

  “我不正面回答他,而向张股长询问:‘张股长,刚才卡片是按什么方式找的?’

  “‘按姓名笔划,照查字典那样顺序来找。’张股长还是那样谦恭。

  “‘百家姓有没有分类?’我怕对方听不明白,又补充一句:‘比喻说姓林的是否和姓

林的全部集中在一起?’

  “‘林姓都是集中在一起。’

  “‘那刚才检查的时候是否凡是姓林的每张卡片都检查过呢?’

  “张股长深怕失职,他马上辩白说:‘因为笔画顺序总纲里没有这个名字,所以也没有

必要找卡片。’

  “‘对,你的见解完全正确。’我先安定张股长的情绪,又接着说:‘因为当时我没有

考虑到九皋这个名字可能是别名、称号,所以我们单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