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1 / 1)

昙花梦 陈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子,不是我的,你不信,可以检验

我的笔迹。”

  “对,它不是你写的,但也等于你写的。这张纸条当时就是在这个房间的沙发床上捡到

的,当你乘人之危时,也许兴奋过度,忘乎所以,一时大意,把它丢掉了。这是我捡到的,

你还想抵赖吗?”停了一下,她接着说:“我也相信这张条子不是你写的,因为笔迹不符。

为了寻找这张条的元凶,我踏破铁鞋,走遍天涯,花了不短的时间。但终于被我找到了。这

个幕后策划者,是你的情妇,她出卖了灵魂,也出卖了肉体,她吃里扒外,是一个地地道道

叛逆者。她卡住了唐通,供出了线索,连师父的最后一点骨肉都出卖得一干二净。更毒辣的

是出了这个鬼点子,指使她的情人乘人之危,而达到奸污的目的。美其名曰:‘花开堪折直

须折,其待无花空折枝。’真乃斯文扫地!”花镜芳的话清脆有力,但俏皮不怒。

  程科长乘机接口说:“想不到她的师姐神通广大,她折了一根‘撑竿’,马上又抢到一

根‘撑竿’,终于跳过了难关,不但没有被攀折,而且保全了名誉,又得了钻戒,远走高飞,

杳如黄鹤,真不愧‘金枝玉叶’,敝人甘拜下风,佩服之至。”

  “啊--你言下之意,认为我失了唐通,又抢了你!”花锦芳哧哧而笑。

  “对!没有我这根‘撑竿’,你也跳不过这道高墙。所以说,红花虽好,还得绿叶扶持,

像你这样一朵天香国色的牡丹,起码要配上我这样绿油油的叶子,互相衬托,才能相得益彰,

你说对吗?”

  “你呀,你这套软功夫着实厉害,怪不得李丽兰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啊?你见过李丽兰?”

  花锦芳自悔失言,迟疑片刻,笑道:“实不相瞒,我不但见过她,而且我和她的感情胜

过同胞姐妹!我俩几乎无话不谈,无情不诉,所以你们俩的关系我了如指掌。你救了她,你

热恋她,但是你为了她的安全,却劝她离开南京,自己宁愿忍受孤寂的痛苦,这样全始全终

的精神,一般人是办不到的。尤其像你这样的警界人物,有如此忘我的风格,更是难能可贵

的。她对你深感五衷,无恩可报,所以找来了一个替死鬼。我是受她所托,不顾利害,干里

迢迢,来到这里,也许是自罗网吧!”

  程科长苦笑说:“我不忍牺牲她,还会牺牲你吗?”

  花锦芳一脸正经地说:“我是抱着最大的决心来的,不管祸福吉凶,既来之,则安之,

料你也不敢把我吞下去!”

  花锦芳的话,引得程科长哈哈大笑。

  这时,花锦芳从皮包里拿出一封信递给她,封面上写着:“面陈 慈航亲展”,下署

“内详”。程科长一眼认出是李丽兰的笔迹,欣喜异常,他急急拆开信封,抽出信笺,摊开

一看,信内写道:

  慈航科座:

  近来战局急转直下,大势难以挽回,中央要员纷纷南撤,金陵王气全消,南京岌岌可危。

你要当机立断,万勿眷恋秦淮,此间非乐土,速去为佳。

  师姐锦芳,此次专程来京,实则劝驾南下,望你立即离却是非之地,免遭无谓牺牲。师

姐为人机智灵活,不愧吾师真传,数年在港,早已留心经济,着意商业,白手起家,拥资巨

万。我俩在港数月,往来密切,无话不谈,无情不诉,虽非同胞,情同一体。当日锦囊妙计,

用心良苦,今日良缘天定,幸勿错过佳期。

  目下沈家游资悉数调港,数目可观,实力雄厚,你若到此,大有可为,进则鹏程万里,

退则一生吃穿不尽。人生几何,青春有限,有此条件,务要及时行乐。否则魂断秦淮,梦绕

钟山,情天远隔,千秋同恨!转眼祸福,惟君图之。

  戚家父女,已离桃源,安抵香港,近况极佳、此乃先师血缘,她临终之际,念念不忘,

不及引渡他们出山,衔恨而殁。我与师组,完成此事,虽费九牛二虎之力,然可告慰吾师在

天之灵。顺告。

  相见在即,恕不多书。

  丽兰百拜

  花锦芳一直注意程科长的表情动态。

  程科长看完李丽兰的信,十分激动,他沉思良久,抬起头来,看着花锦芳叹道:“你们

姐妹的深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如今,我深刻体会到‘肝胆之交在于草莽!’”

  “对!我们是守信的,你跟我们谈交情,绝对不会让你吃亏。不过时代变了,‘草莽’

也洋化了,不是驻扎深山密林里,而是乔迁高楼大厦中。他们不少是识多见广、博学多才的

知识分子!所以说,草莽未必比警官差!只不过他们不是官办罢了。”花锦芳谈锋犀利,语

中合刺。

  程科长抱歉地说:“真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其实我是出于无心。”

  “我也太激动了,夸夸其谈,你以为我言之有意吗?”花镜芳说完,报之一笑。

  程科长说:“我上刻乘着三轮摩托巡视‘禁区’,到处呈现一片荒凉景象,正如丽兰信

中说的,‘金陵王气全消’,不免产生成败兴衰之感!”

  花锦芳点头道:“成败兴衰,这是历史规律,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我总认为南京作为

京都,地力不够。它过去曾称为秣陵、属下金陵、建业、建康、天京。历代在南京建都的有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所谓六朝,有的是鼎足三分,有的踞半壁河山,论寿命,都

是短暂的。南宋偏安江左,第一代之君康王赵构,逃来南京,在这里暂住时,感到不安全,

就迁到浙江临安(杭州)去了。明太祖定都南京不及两代,到永乐帝时就搬到北京去了。

‘甲申’之变,李闯攻进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宗室福王南逃,在南京建立小朝庭,不

及三年,断送了性命。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也只有十三载。抗战胜利,政府还都南京,至今

仅仅四年,已经摇摇欲坠了。

  “历代京都多偏重北方,如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但作为一个平民,我最爱还是

南京,因为它地处江南,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不似北土严寒,风沙莽莽。当然,我爱它,

还有人的因素存在……”

  “人的因素?”程科长放意假装不理解,插嘴道。

  “对,因为这个地方还有一个你!”她呶嘴示意,无限娇俏。

  花锦芳接着问他:“我这次来到南京,你有什么感想?”

  程科长说:“现在是北雁南飞的时候,不但气候如此,气数也是如此。每天机场上飞去

的班机,载着许多官宦人家的名媛闺秀,来京的班机像这样高贵的小姐,看不见一个了。我

猜测,今天上午,当你突然出现在班机舱口的时候。肯定轰动了全场,宛如沙漠上突然见到

一朵艳丽的牡丹花,使人惊讶不已。要是他们知道你是特地为我而来的,该如何敬重你,羡

慕我呀!我太荣幸了,怎不对你感激万分呢?”

  花镜芳回忆今天上午下机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