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1)

昙花梦 陈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耳,好像丧钟敲在心坎上,一声声来,-阵阵痛。这样

痛苦的时间实在很难挨过,她触景伤情,嘴里喃喃念着:“莫道长宵似年,侬看一年比更尤

短,过五更已是五年,更有何人不老。”

  五更的天气特别严寒,李丽兰兜紧锦被,等待天明。她觉得黑夜可怕,但又感到白天更

可怕!她整夜未曾合眼,直到天将黎明的时候,才膜胧睡去。

  李丽兰一夜不能入睡,程科长也一样通宵难眠。

  他对李丽兰深表同情,想开脱她的罪责,但是她连续作案,赃证确凿,在法律上已成定

案之局,他没有这样大的权力使她脱却樊笼,这样大的案件非要通过局长的批准不可。他要

想办法为李丽兰辩护,力求取得上级的同情,又要不露袒护的痕迹,必须计出两全,期在必

成,因此反复难眠,直到天明。

  西区警察局局长柳春亭是河北人,为人比较正派,原是东北讲武堂毕业,抗战时期都在

前线,三次负伤,在国民党部队里曾经当过副师长。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部队全部整编,因

为他不是黄埔军校出身的,不能算为“直系”,所以受到排挤,列为编余官佐,转业到警界

来,当北区局局长。因此他对现实很不满;副局长姜宁,湖南平江人,为人热情豪放,工作

有魄力。他出身于中央警官学校,期数很高,兼管刑事,是程科长的老上司,他俩感情很好。

程慈航的成功,与他是分不开的。

  第二天上午,刚刚开始办公,程科长就把李丽兰全案送到局长办公室进行研究。在场的

只有正副局长和他三人。程科长先把李丽兰的案情做了介绍,然后把她的日记送给两位局长

过目,特别指出日记中主要三则,请两位局长详阅。他们认真阅读着,惊叹她的才华,对她

的身世和处境深表同情,对她的失足痛感惋惜。

  当正副局长在观阅日记之时,程科长始终在窥察着他俩的脸部表情,看到火候到了,就

提出他对全案的看法。他强调李丽兰的出身和家世,认为她走人歧途是迫不得已的,她的犯

罪,社会上应当负一部分责任。她年轻而又有学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们对她不应

当采取一棒子打死的方式,把她的整个前途和整个人生都毁灭掉,那实在太可惜了。

  程科长认为,她能够改邪归正,与沈子良结成夫妇,无形中社会上就除去一害。假使把

她判了刑,坐了牢,反而对社会不利。因为目前监牢是仇恨政府和社会的训练班,同时也是

作奸犯科的养成所,是黑色大染缸。在那里不要多久,就会把一个人的灵魂都染黑了。她刑

满出狱之后,受到社会上的人歧视,无路可走,必定深怀仇恨,变本加厉与社会敌对到底,

那就为害不浅了。他主张对待李丽兰,应该采用化敌为友的策略,以达到以毒攻毒的目的。

  他分析说,按照以往经验,我们在破获盗窃案件中,收到很大实效的,莫过于从“黑道”

内部分化、瓦解和收买他们的同伙,使他们乐为我用,以求达到破案目的,这样做,事半功

倍,而且十拿九稳。目前我们就是缺少这种内线人物,因此工作上感到困难。现在我们最感

棘手的就是轰动全市的“飞贼”案件,全市发生类似的窃案共计十一起,我们管区就占了七

起,上级一再严令切责,社会舆论沸腾。我们倾尽全力,与他较量了三个月,还打伤了三个

探员,至今却无法追缉归案。我想也许在李丽兰身上可能得到线索,因为她得到马太太遗传

的“秘谱”,那是本千载难得的奇书。据初步了解,书中对于“黑道”中比较“上盘”的人

物,每个都记载得非常详细。假使我们把李丽兰开释了,她一定会感恩图报,竭智尽忠,想

方设法为我们提供“黑道”内部的许多材料,将会广开门路,拓展刑事破案领域。若仅仅对

她为判刑而判刑,相比之下,意义就狭隘许多了。

  正副局长先听取程科长对李丽兰案情的袒护性介绍,接着又看了她的日记,在主观上已

经同情了她,再被程科长权衡利害一分析,便完全同意了程科长从宽处理的意见,最后决定:

  追回三家公馆被窃的赃物,既往不咎,给予教育释放。

  第一步最艰巨的计划成功了,程科长心上的一块巨石落地了,他感到一阵轻松。为了使

他的部下对此案认识一致,能够同情李丽兰,他开始进行第二步计划。

  程科长召集与本案有关的人员,如刑事警官罗玉成,巡官张兴,办事员杨玉琼,助理员

柳素贞,组长赵斌等到他的办公室来。程科长先把李丽兰的全案做了一个概略的介绍,随后

把李丽兰日记节录一部分念给他们听,又传达了上级对她宽大处理的决定,并摊排出种种理

由强调“以毒攻毒”的重要性,而收取将来工作的实效。他要求大家对李丽兰的案件保密,

对她的名誉要爱护。大家听了程科长的介绍和分析后,对李丽兰都深表同情,就连原先对李

丽兰印象很不好的罗警官和张巡官,对她的看法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程科长的第二

步计划也成功了。

  他的第三步计划,就是马上着手处理三家公馆的赃物。他把各家脏物按损失的报单分好,

并亲自出马把它送回原主。失主们看到贵重的失物不到三天时间全部完璧归赵,都感到十分

惊奇、钦佩,他们非常感激程科长,订了时间,要在自己公馆里设宴酬劳。这项工作在下午

三点钟全部办妥了。

  随后程科长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紧张地处理关于释放李丽兰的准备工作及善后问题,一

直忙到下午六点三十分,几乎整天没有休息。

  晚餐后,时间已经七点十分了,程科长召集办事员杨玉琼、组长赵斌和勤务周凌来办公

室交代任务。他嘱咐周凌跟着杨玉琼和赵斌把李丽兰的手提皮箱送到秦淮饭店李丽兰的租房

里。这个提箱里面的东西,除了程科长外,任何人都没见过,究竟里面还存着什么东西呢,

谁也不知道。这个皮箱保价为一百五十两黄金,按照三家公馆的失单估价,已经就有一百五

十两了。其实,除了三家赃物之外,箱里现存的东西还有二百多两的黄金价值。李丽兰聪明,

她想,保值低,保价也低,只保一百五十两黄金的价值,不但可以省了一部分保险费,而且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