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能成为最棒的父亲。宗恪对孩子极有耐心,有时候连阮沅都受不了儿子顽皮,忍不住要呵斥他,宗恪却总拦着,他说,男孩哪有不顽皮的?老老实实听话的那是呆子,孩子这样活泼,才表示他很健康。
阮沅无法反驳,她是家庭主妇,只在家照顾儿子,宗恪还得出去上班,在外面打拼,晚上累个半死回到家,又要接手孩子的事儿,他都一点怨言没有,她又凭什么要抱怨孩子很烦人?
所幸宗瑶虽然顽皮,却十分可爱,又漂亮聪明,人见人夸。而且宗瑶特别粘宗恪,每天晚上宗恪一到家,刚会走路的宗瑶,就一只小手抓着一只拖鞋,摇摇摆摆冲上来,把拖鞋放在父亲面前,说:“爸爸,鞋……鞋……”
宗恪每次都感动得不行,鞋也顾不上换,就抱着儿子使劲亲,他和阮沅感慨道,还是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好。
阮沅见状,不免郁闷,孩子在她跟前疯闹顽皮,任性得很,从来不肯听她的,可一到了父亲跟前,就像是换了个人,变得又乖又懂事,比电视上的标准小孩还要讨人喜欢。
也因此,宗恪把宗瑶当成了心肝宝贝,生活中,一切以孩子的要求为标准,不管多累多困,每晚也必然要抱着宗瑶,给他念故事书,哄他睡觉。
那时候,阮沅还以为这生活会继续下去,他们三口之家会一直在一起,不分离,每天都能这样甜蜜的生活。
但是宗瑶三岁那年,打扰他们宁静的人,终于出现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来者是赵王宗恒,他从延朝那边匆匆赶过来,将楚州出现大规模叛乱的事情,禀报了宗恪。(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情况非常严重,叛军甚至攻破了皖州最为险要的玉龙关。于是这次,宗恪再不能坐在现代社会的办公室里,以延迟状态来遥控指挥了。
最终,在与赵王反复的商议之后,在赵王的极力劝说之下,他决定亲征。
回到家,宗恪告诉了妻子自己的决定,阮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宗恪回那边去打仗,少则数月多则半年。那边一个月,等于这边三到四个月,这样一来,他岂不是好几年回不了家?
但是阮沅又说不出阻拦的话,那边的百官群臣,放任宗恪到这边来结婚生子,是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度的,现在国家有事,社稷不稳,皇帝要是不管不顾、继续滋润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这就太过分了。
然而最难过的不是他们夫妇,却是三岁的孩子,他完全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离开家,他也不知道什么叫打仗,什么叫江山社稷,他只知道从明天起,爸爸暂时就不能回家了。
宗恪出发的前晚,宗瑶抱着他大哭,说什么也不让他走,眼见儿子哭成这样,宗恪难过得简直像生离死别,差一点动摇了出征的念头。
阮沅和孩子送走了宗恪,虽然他临走做好了各项安排,也拜托季兴德照顾阮沅母子,但是宗恪的心中,仍旧万分不舍,他舍不得阮沅,更舍不得每天缠在他怀里的小宗瑶。
宗恪走后,阮沅日夜在心中惦念。她不仅得忍受寂寞,还得担忧宗恪的安全,宗恪是去打仗。万一他有个闪失,丢下她和宗瑶,那可怎么办呢?……
爸爸离开了家。三岁的宗瑶也忽然像是懂事了,他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也不再一直追问“爸爸去哪儿了?”不仅如此,男孩还和妈妈说,不要哭,爸爸会回来的,爸爸最喜欢阿瑶,他一定舍不得丢下我们,我们等着他就好了。
孩子竟然这么懂事。这让阮沅心中,也多少有了些安慰。
虽然宗恪回去了,好在家中资金充足,再有季兴德以及陈炜父母的照顾,阮沅的生活是不愁的。慢慢的,她也习惯了这样的日夜,不再自怨自艾,想到宗恪临走时的嘱托,于是阮沅就把全副精力放在儿子身上,教他念书认字。陪他游戏。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五官眉眼越来越像宗恪,她的心中又安慰又伤感。
三年之后,宗恪回来了。
南方的战事结束了。王师大获全胜,楚、皖一带的叛乱被平定,他这个亲征的皇帝,带着凯旋的六军,回到了华胤。
回宫的第一天,宗恪就迫不及待地穿越到现代来,他太想见自己的妻儿了。
虽然宗恪在电话里通知了阮沅,虽然阮沅也和儿子说“爸爸回来了”。可是,当宗恪打开门,走进屋子的时候,他还是呆住了。
六岁的宗瑶,站在沙发旁边,怯生生地望着他,竟一步也不肯往前走!
阮沅在旁边都快哭了,她推了推儿子,说:“阿瑶,爸爸回来了!快去呀!去叫爸爸啊!”
岂料宗瑶一扭头,几步躲到妈妈身后:“不是的!他不是爸爸!”
这一句话,像一道霹雳,砍中了原本满怀欣喜的宗恪!
阮沅哭出来了,她抱住儿子,说:“他真的是爸爸呀!阿瑶,你不是每天晚上都想着爸爸,想爸爸回来么?”
男孩疑惑地看看妈妈,又转过头来,看看门口面色惨白的男人:“……可是,他有胡子,爸爸没有胡子。”
这下,夫妻俩再忍不住,都又哭又笑起来。
宗恪快步上前,一把抱起儿子来!
“阿瑶,真的不认识爸爸了?”他颤声问,“真没想起来么?”
男孩被他抱着,又仔细瞧了他半晌,终于大叫起来:“爸爸!是爸爸!爸爸你为什么要长胡子?!”
宗恪忍住泪,笑嘻嘻地说:“爸爸老了,所以就会长胡子。”
宗瑶盯着他,看了半天,摇摇头:“爸爸没有老。是我长大了。”
说完,男孩抱住宗恪,使劲亲了他一下。
他这句话,再加上这个吻,把宗恪的心,整个儿变成了软软的一团蜜糖。
就是从那天起,宗恪下定决心,从此以后,无论如何,他再也不丢下儿子、独自回延朝了。
他要一直把孩子放在身边。
短短几个月不见,孩子就长大成六岁了,这让宗恪十分遗憾,曾经他是希望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他这个父亲陪在身边,宗玚那时候他没有好好看护,落下了终生的遗憾,所以宗恪再不想有任何细微的憾事,发生在宗瑶身上。
然而他却偏偏在孩子最重要的阶段,离开他整整三年,宗瑶那声“他不是爸爸”,简直像一枚钢针,狠狠扎在宗恪心上。
他不怪儿子没认出自己,他怪自己,怪自己为了江山社稷,不管不顾丢下阮沅娘俩这么久。就因为这,宗恪心中的愧意更深,自此之后,他对宗瑶更是百依百顺,不愿有丝毫拂其意。等到孩子上了学,他几乎天天去接送,每天下班后,他也抽出时间,尽可能的和孩子呆在一起,宗恪那样子,就好像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