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1 / 1)

末世之雍正帝妃传 楼笙笙 2937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二百四十二章

康熙这一句话,胤禛吓得魂不附体

他以为嘉卉被俞谨洗脑,已经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却没想到她还残留了一些记忆

那她到底残留了多少

想及此,胤禛小心翼翼地问:“皇阿玛,她到底是怎么说的”

“她说的那些疯言疯语,难道还要让朕叙述一遍不成”康熙有点不悦,过了一会儿,才又道,“她只说她不是这儿的,再问她到底是哪儿的,她又说不上。说了几句就哭,问她认不认得朕是什么人,她就说,朕是古人。”

胤禛听到这儿,才微微放下心来,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很快想好了对策。

然后,他小心翼翼道:“皇阿玛,关于此女子的来历,儿臣确实不大清楚,只是从十三弟的嘴里听到了一些。据说她家祖籍好像是河间那边的,父亲是个破落乡绅,如今父母都不在人世了,家也没了。这姑娘自小爱看戏,就是个戏迷戏痴。至于十三弟是怎么认识她的,这个他没告诉儿臣,儿臣只是猜测,与去年老十三去河间赈灾放粮有关。这姑娘说什么皇阿玛是古人,是因为她糊涂了,她以为皇阿玛是像戏台上的那些君王,只是戏里面的。”

康熙听他这么解释,也半信半疑起来。

“那,这姑娘又是怎么疯的呢”

胤禛沉吟良久,才道:“儿臣斗胆说一句实情:这姑娘曾怀有十三阿哥的骨肉,后来意外小产,人就疯了。”

康熙大吃一惊:“是这么回事那为什么老十三当时不肯说清楚”

胤禛只得硬着头皮道:“恐怕,孩子突然没了,老十三自己也大受了刺激,神志不稳。是以”

康熙沉默不语。

如果这些话是八爷党之中的某个对他说的,那他还不太相信,但是胤禛却又不同,他始终觉得,四阿哥虽然脾气古怪冷漠。但大事上极有分寸,而且并不善于说谎,在康熙的心中,比起精于算计的八阿哥。胤禛则更愿意为社稷大业着想。

既然他这么说,哪怕其中有部分隐瞒,想必更多的还是实情。

而且在康熙看来,为情所困这种事,倒有几分像是至情至性的十三阿哥做出来的。

比起完全没有线索。人都更倾向于在自己所知的范围内,找到自己愿意相信的解答。

“先不提这个。”康熙摆摆手,“正好你在这儿,今儿是朕的生日,他们肯定又得弄一大桌,你就陪着朕用膳吧。”

整个御膳,吃得胤禛食不知味,还得处处陪着小心,他觉得自己快要胃出血了。这么着,直至天色将晚。胤禛才从宫里出来。他在回王府的路上,一直在沉思,他觉得看康熙当时那神色,应该是有很大程度上相信了自己的解释。这样一来,自己应该可以趁机为胤祥求求情,至少,先让他从宗人府那种地方出来,哪怕仍旧是圈禁,换个环境好点儿的地方那也行啊

想到胤祥和嘉卉眼下的处境,胤禛不由难过。他知道他们将会受何种磨难,他甚至知道每个人的死因和死期包括他自己的,但他却无法改变他们这伙人的命运。

他既不愿意再当皇帝,又不愿意任人宰割。他既想保住胤祥夫妇的性命,又想带着八阿哥他们几个一同逃掉

这么看来,还真是难办呢

慢慢悠悠回到雍王府,天都已经黑了,胤禛刚到家,管家就上前。一脸诡异和惊恐道:“王爷可算回来了”

“怎么了”

“八爷,九爷,十爷他们在王府等了王爷快一个时辰了”

胤禛一惊,赶紧问:“人呢”

“在前厅坐着呢。”

“先带他们去东花园我去换身衣服”

管家和高无庸全都一脸懵然

东花园是王府最为私密的地方,胤禛在那儿只接见特别机密的客人,现如今,他竟然把“头号大敌”给请去了东花园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但胤禛声音严厉,语气不由分说,那俩也不好再问,只得按照吩咐请三位阿哥去了东花园。

八阿哥他们刚落座,就见胤禛换了便装,匆匆赶过来。

那三个都站起身来:“四哥”

胤禛冲着他们摆摆手:“甭起来了,都坐吧。我刚从宫里回来,又陪着用膳,皇上问了一堆有的没的,所以耽误了工夫。”

八阿哥说:“皇阿玛问起我们的事了”

胤禛点点头,坐下来揉了揉眉心,他一天跑来跑去的,又被皇帝叫着问话,又是陪着用膳,紧张得要命。

“他问那个把老八的胳膊折断的歹人找到没有。”胤禛哑着嗓子说,“又问我为什么烤了蛋糕送去宗人府不送宫里。”

十阿哥一拍大腿:“我就说这事儿得让老爷子知道”

八阿哥皱眉道:“皇上对我们起了疑心。”

“何止起疑心”胤禛说,“他已经猜到我们有事情瞒着他了。”

于是他就把嘉卉的那些话给八阿哥他们说了一遍。

“我不知道嘉卉还说了什么,可能还有,只是皇阿玛没听懂所以也没怎么记下来。”胤禛说,“但他已经在怀疑我们了,这是肯定的。”

那仨面面相觑

“不是说洗脑了什么都不知道了么”九阿哥困惑地说,“为什么她还知道皇阿玛是古人”

“除非彻底洗成白痴,无法言语,否则,总得留下一些基本的思维概念,来维持日常行为。”胤禛皱眉道,“嘉卉这边我倒是不担心,皇阿玛已经问不出个所以然了,嘉卉讲的他又听不懂,差不多也要放弃了。我更担心皇阿玛对咱们的态度,他现在疑心咱们在建立联盟,以对付他一个。”

“怎么会呢”十阿哥叫起来,“老爷子糊涂了”

九阿哥哼了一声:“向来水火不容的四阿哥和八阿哥同声共气,那不就是来对付他的么不然还能为什么皇阿玛会往那个方向想,也没什么奇怪。”

八阿哥沉声道:“四哥先别担心皇阿玛,眼下有更糟糕的事情出现。”

胤禛一愣。抬头看他:“什么”九阿哥和十阿哥互相看了一眼,九阿哥说:“出了非常诡异的事”

他的声音在发抖,脸色也发白,这让胤禛更加紧张。能让九阿哥这种阴沉不动的人发憷,可见事情不小。

“城北十五里的地方出现地陷。”

胤禛呆了呆:“地陷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消息报到宫里来”

“是因为,就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什么意思”

八阿哥说:“四哥,今天我路经那儿才看见那个大深坑的。当时把我吓一跳,因为我完全没这个印象。我以为是我自己记忆错误,回头就把老十叫过去,他也被吓着了,他昨天才从那儿走过,根本没见过这个坑”

“是多大的一个坑”

“直径约莫五十米的样子。”十阿哥说,“我和九哥特意凑过去查看了,陷得极深深不见底”

“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报万寿节发生地陷,皇上得疯了”

“因为这个坑就只有我们知道。”八阿哥停了停。“我问了周围的人,他们说,坑在那儿很多年了可这不对四哥昨天那儿明明还没有坑的”

胤禛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估计,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地质灾害发生了。”九阿哥说,“四哥,这个地陷大坑只有我们几个知道,而且我记得那儿是棚户区,有好些贫民住在那儿但是今天,连同那些贫民也不见了到底那些人是一同掉进地陷里了,还是根本就不存在明明昨天还没有坑的。今天突然冒出来了,并且所有人都视之为理所当然这有鬼啊”

确实有鬼,胤禛暗想,一个人记错了也罢了。老八老九老十同时记错,那就不可能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更加诡异。”八阿哥说,“前几天我去游泳的那片湖,不见了。”

胤禛傻了:“什、什么叫湖不见了”

“就是湖不见了。”八阿哥艰难地说,“整片的海子。全都消失了,一夜之间。”

胤禛听得毛骨悚然:“这怎么可能呢”

“确实不可能,但真的就找不到了。”八阿哥说,“就在三天前,我还去那儿游泳的,那次珍儿也跟着一块儿去,她因为不小心,弄丢了耳坠。回来好久才想起,所以今天就叫喜旺他们去湖边找。结果喜旺回来说没找着,我问他往哪儿找了,结果他给我指了条错误的路线。”

胤禛抑制住颤抖,他道:“什么意思他记错路了”

八阿哥摇摇头:“不是,是喜旺和我的记忆有出入,他去了另一片湖泊,那儿我根本就没去过。我今天从宫里回来,听他这么说,就自己骑着马去了一趟。结果发现那片湖不见了,那条路我去了七八趟了,也不是太远的地方,不可能搞错的。”

胤禛更惊愕:“那湖不见了它变成什么了”

“一块荒地。”八阿哥说,“长满乱草,绝不是一夜之间就长出来的。我也担心是自己弄错了地点,就找了附近的居民问,结果居民都说,此处从来就没有什么湖。就算我弄错了湖水的地点,那几户居民我也不可能弄错,第一次去游泳的时候我忘了带水,还和小厮一道去他们那儿讨了水喝,我连他们的五官都还记得。可是如今,只有我一个人记得那片湖,他们的记忆全都没有了。”

胤禛呆呆坐在那儿,他心想,真的出大问题了

“为什么会出这种事”他轻声道,“这么说,地陷和湖水消失是一个原因”

“原因是什么”十阿哥还懵懂地问。

“原因就是,我们改变了历史。”八阿哥终于说了出来。

这句话,像轰鸣的警钟,在他们四个头顶毫不留情大声奏响。

十阿哥更懵了:“我们改了什么历史了没有啊如今还是康熙五十年啊皇阿玛还在当皇上啊天下太平呢而且我们多老实啊,四哥既没当革命党,九哥也没当造反派,咱啥都没干呢”

九阿哥阴恻恻盯着他:“你真的啥都没干历史上,有记载过康熙五十年的万寿节,十阿哥借着伦勃朗的灵感,画了一幅西洋油画送给康熙做寿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