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同声音
朱慈炯人在皇宫,但已经完全失去自由。
无论做什么都有人跟着,被监视。
需要他出席的场面,他才有机会与大臣见面。
但基本上不需要他开口说话。
朱慈炯亲政时期,陈秉政被冷落,负责管理后宫杂务。
赵洛让她照顾好婉悦莺柳,这一点他倒是做好了。
婉悦莺柳也完全没机会与朱慈炯接触。
今晚上,俩人被陈秉政带到上书房。
赵洛把干清宫留给朱慈炯,毕竟他名义是皇帝,皇帝才是皇宫主人,赵洛处理公务休息可以在上书房。
赵洛看了一眼,就明白陈秉政的意思。
“朱慈炯有没有……”
陈秉政明了,不需要赵洛说完,他躬低身,“皇爷的人,奴婢就算掉脑袋也要护其周全。”
“嗯!”
赵洛看了眼俩人,都如花似玉,面若桃花。
见赵洛眼神,陈秉政退出暖房。
赵洛招手,左右一个,“有没有想本王?”
“想!”两人都含羞点头。
自从那次“沐浴”后,赵洛就再没有碰过两人。
这都一年多了,两人都以为没了机会。
今天,自然是要好好表现。
……
次日,赵洛睡到日晒三竿。
精神饱满,与俩女又玩到下午。
婉悦莺柳已是筋疲力尽,婉悦较为本分,你让她如何,她就会如何。
莺柳心思要多些,会撒娇黏赵洛,“殿下,这一年多妾身过得好冷清……”
赵洛刮了下她鼻子,没有回复。
这俩人他是不打算带回家的。
起床,用完膳,赵洛查看系统评分。
6.0;
当上靖王重揽朝政,系统也才给他加了0.4分!
这太慢了。
苏菁还等着他救呢。
他召周榆郭嘉来书房议事。
“山海关战事怎么样了?”
周榆回,“清军攻关已有三日,这次清军火器来势猛烈,士兵无法登城作战,只能在关城内以火箭抗击,然而关城内被破坏严重。”
“截止昨日,士兵死伤五千余,房屋烧毁三千余间,民众死伤三千余。”
“清军火器也这么厉害了!”
赵洛是有些意外的,清军火器发展太快了。
娘的,多尔衮果然是个厉害角色。
“死伤再大,山海关也不能丢。”
周榆,“是。”
赵洛又看向郭嘉,“粮草,钱银没问题吧?”
郭嘉回,“目前京师各粮仓贮粮三百七十余万石,官行储银近两万万两白银,储备充足,殿下大可放心。”
赵洛点头,“接下来,我们要改变国内分裂割据状况。”
郭嘉和周榆对视,都没想到赵洛这次下了决心。
统一国内,显然比收复辽东更重要。
平息内乱,就是停止内耗。
也可收拢人心,整合资源。
从政治和战略上来说,山东,河南,湖广,江浙都比辽东重要。
不过,如何用兵还要好好斟酌一下。
周榆的意思是先平定山东河南,然后再复陕西。
郭嘉一琢磨,也点头认可。
山东无险阻,凭黑甲军枪炮,应该拿下不难。
河南虽有大河为阻,但只要想办法渡河,南廷也好顺军也好根本挡不住黑甲军步伐。
三人意见初步达成一致。
由兵部出拟作战计划。
郭嘉负责统筹粮草军需。
周榆为平南督师,擢赵云副将为此次平南主帅。
同时,京师山西大同共计招募二十万新军。
主要是火枪军炮军,而训练这两军种只要两个月就差不多。
上述事内部主要人员已经商定好。
但在朝会上提出来,还是有不同声音。
兵科给事中言:“北廷与南廷一脉相承,一统大业应该寻求和平之道方为上策。”
佥都御史言,“国家虽大,好战必亡,京师晋地已然有四十万军,如若再扩军至六十万,两地百姓恐不堪重负,请靖王三思。”
赵洛自然要允许不同声音。
但计划不能停止,他道:“和平?周天下七国鼎立时可曾有一日和平?”
“想要和平的唯一方法是以战争结束战争。”
“现在我黑甲军有实力结束内乱,难道还眼睁睁看着山河烽烟,百姓继续遭难?”
赵洛又看向佥都御史,“好战必亡没错,但大明已经纷乱至此,为统一而战能说是好战?”
“至于两地百姓是否能养得起六十万军,这个,御史大人不用担心,朝廷目前储备完全够用。”
“你们也都放心,本王不会搞什么饷税,给百姓增加负担。”
“而且,这二十万军也不需要京师山西两地来养,到时平定河南山东陕西,这批新军全会调过去。”
佥都御史,“战还末开始打,靖王殿下就作好后事准备?”
意思是赵洛就这么肯定能打赢?
赵洛自然有信心,“那是当然,目前天下唯我黑军最强盛。”
“对付南廷大顺根本不需要全力,十万黑甲军足够了。”
南廷有百万军,大顺也有四十万军。
赵洛说十万军足够。
对于不懂军事也不清楚黑甲军实力的文官来说,赵洛说这种大话,绝对有夜郎自大之嫌。
大殿中嗡嗡唧唧,似乎都觉得赵洛打了几场胜战就娇恣狂妄,不可一世。
“殿下,骄兵必败啊!”几名御史跪下。
“请殿下三思!”数名官员跪谏。
赵洛望着就烦,袖袍一挥。
陈秉政尖声,“退朝。”
……
黑甲军这次大动作,自然引起各方势力高度关注并作出应对反应。
李自成在潼关及黄河西岸增兵至二十六万。
其中有四万火枪军。
南京朱由菘坐立不安。
鲁豫督师史可法一日一疏,似乎南廷危在旦夕。
弘光朝廷这几年光忙着争权夺利,内部倾轧剧烈。
刘良佐,高杰,刘泽清,左梦庚等军阀一面彼此防备,一面穷奢极欲,根本不注重军备研发投入,与崇祯时期的官兵好不了多少。
火枪军炮军倒是都有,但中看不中用。
在京师边境上与黑甲军几次摩擦中就可见一斑。
使用落后的火绳枪先不说,连做工质量都不过关。
称之为烧火棍,并不过分。
朱由菘并不很清楚自己南廷军队的战力。
百万大军听起来是很拉风的。
只不过,史可法奏疏中言,百万南廷军不敌十万黑甲军,一旦开战,南廷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