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了,不知怎么,大梁城内都在流传对殿下不利的谣言,言殿下你口口声声说不贪恋尊位,但私底下一直在积蓄力量,手握数支军队兵权不放诚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注:明修这句出自汉朝,但作者实在想不出比这更合适的了。
说着,高括偷偷瞄了一眼赵弘润的面色,又补充道:“又说,殿下表里不一,野心勃勃,乃欺世盗名之徒。”
赵弘润张了张嘴,半响后无言地又闭合了。
他怎么会猜不到这则谣言究竟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混账,走就走了,却偏偏还要留下点恶心我的东西
赵弘润恨恨地咬了咬牙。
此时此刻的他,终于明白他父皇那句你不合适究竟是什么意思。
正如那则谣言所说的,他赵弘润如今手中的权利,已远远超出了一位皇子或亲王所能拥有的权利,尤其是兵权。
更不妙的是,这则谣言,很有可能会打破他赵弘润与他几位兄长的关系。未完待续。
------------
第496章:影响
传播谣言,自古以来都是打击敌人的一招有利手段。
正所谓众口铄金,一旦谣言传播到一定程度时,它所产生的能量,那是非常可怕的。
比如那位汾陉塞的大将军徐殷,他已贵为魏国军方一等一的大将军,但在当初那一则谣言下,魏天子只能选择将其保护起来。
而眼下,徐殷大将军以及他所率领的汾陉军,仍然还呆在浚水军的驻军营地,甚少抛头露面,以待过些日子风平浪静,再返回汾陉塞。
徐殷大将军,并非是那种恶意谣言的首位受害者,而绝对不是最后一位。
这不,刚刚打灭了宗府的赵弘润,就尝到了被谣言所攻的滋味。
其实事实上,由于他一征楚国、二征三川的辉煌功勋,王都大梁的本地魏人对于肃王弘润是非常支持的,并不在乎这位肃王殿下究竟是不是真的用以退为进的方式来博皇位。
甚至于,有不少大梁人还挺倾向于赵弘润的。
顶多就是有几个闲着蛋疼的士子会觉得肃王弘润此举有欠光彩而已。
而这只是在民间,而在朝中,情况就全然不同了。
东宫太子弘礼会如何看待赵弘润
雍王弘誉、襄王弘璟,又被如何看待赵弘润
这则谣言最可怕的地方,并不在于警告以上这几位心系皇位的皇子们,他们的小八弟赵弘润或有可能是抱着以退为进的方式来博得皇位,而是在于点醒这些位皇子殿下们,他们的小八弟弘润,如今手中究竟攥着怎样的权利。
伍忌的商水军三万、屈塍的鄢陵军两万、博西勒的川北弓骑五万,在军队方面,赵弘润手握整整十万大军。
驻军六营的兵力加起来才多少有没有八万
而在朝中,赵弘润又执掌着冶造局。
如今的冶造局,已非昔日可比,前几日,冶造局以缺钱作为借口停工,户部、兵部、工部三者联名上奏垂拱殿,整整三个部,朝廷的一半。
或许以往朝野人士对赵弘润的印象仍停留在年轻、杰出这些方面,但在听到那则谣言之后,他们多半会惊叹,原来肃王手中已不知不觉地捏了那么大的权柄啊。
被迫浮出于水面,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就是那则谣言带给赵弘润最大的危害。
更糟糕的是,这则谣言会打破赵弘润与东宫太子弘礼、与雍王弘誉、襄王弘璟之间那谈不上有多坚固的关系。
这不,在听到这则谣言后,东宫太子弘礼立马便将首席幕僚骆瑸召到了面前,询问后者这则谣言是不是属实。
“肃王想必是被阴了”
骆瑸知道眼前这位东宫太子弘礼并非心思缜密、头脑活络之人,也就没有拐弯抹角,手端着东宫内一名宫女奉上的茶水,平静地分析道:“前些日子,肃王不是被关到宗府内去了么冶造局还为此一度打算停工”
“先生的意思是,这则谣言是宗府传出来的”东宫太子弘礼惊讶地问道:“宗府为何要这么做”
骆瑸喝了一口茶,淡淡说道:“显然,是宗府没能斗过肃王。”
“宗府斗不过小八”东宫太子弘礼哈哈一笑,摇头说道:“这怎么可能,宗府,那可是父皇都要妥协的存在啊。”
“正是这个原因”骆瑸打断了太子弘礼的话,正色说道:“正因为陛下一直受到宗府的钳制,因此,只要有机会,陛下势必会重重削弱宗府再者,据在下所知,前两日兵卫、禁卫、郎卫曾包围宗府,虽然无论是陛下还是三卫军,皆对此事缄口不言,但多少还是可以猜到几分的。”
“可是宗府,不是好端端的么本宫的二伯依旧执掌着宗府啊。”太子弘礼不解地问道。
“太子殿下指的是俨王爷么”骆瑸微微一笑,说道:“若俨王爷也属于是胜者的一方,他自然相安无事。”
东宫太子弘礼愣了愣,随即脸上露出几许难以置信之色,喃喃说道:“不会吧难道说”
骆瑸瞥了一眼东宫太子,微笑说道:“观太子殿下的神色,想必宗府内,还有比俨王爷那位宗正更具权势的人”
听闻此言,太子弘礼脸上闪过几丝惊诧,喃喃说道:“话虽如此,那可是本宫与小八这辈的叔公,以及太叔公啊”
骆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点点头微笑说道:“不愧是肃王,真是好本事。”
说罢,他莞尔一笑,又补充道:“这不就对了么想必是肃王牵头,将太子殿下的那几位叔公、太叔公赶出了宗府,后者心中不忿,故而传出这个谣言,作为报复。”
说到这里,他深深望了一眼东宫太子弘礼,压低声音说道:“倘若太子殿下眼红于肃王此刻手中的权柄,与其为难,甚至是争夺,便正好中了那几位老者的计。”
在听骆瑸一番解释后,东宫太子弘礼总算是明白了,随即愤愤地说道:“先生的意思,是让本宫继续装聋作哑,漠视小八的权势一日增过一日么”
“”骆瑸沉思了片刻,忽然问道:“太子殿下,您说陛下是否也听说了这则谣言”
太子弘礼一脸不解地说道:“这个自然。父皇身边的大太监童宪,乃内侍监的大太监,内侍监一直以来都作为父皇的耳目,监视着大梁,似这种在城内传得沸沸扬扬的大事,父皇自然知道。或许,这则谣言还未传开,父皇就已经听说了。”
这就不对了
骆瑸眯了眯眼眸,心中暗想:倘若真如东宫所言,天子在这则谣言还未传开之前便已有所耳闻,他为何不插手阻止呢以天子对肃王的器重,应该不会坐视这则对肃王不利的谣言在大梁传开啊。
除非天子想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