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你有解开圣物令的能力。”孔家家主冷冷地说道。
白苍东看着孔家家主,感觉无比的好笑,如果不是为了老夫人而来,他二话不说转头就走,以后就算孔家哭着喊着跪着求着他也绝不会再踏入孔家半步。
可是现在白苍东不能走,只是嘴角浮现一丝冷笑:“孔长老,你觉得我要如何才能证明我有解开你家圣物令的资格呢”
“我就出三道题,你若是都能够解答出来,那就让你试试解我孔家的圣物令,若是解答不出,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孔家家主有种居高临下的蔑视态度。
白苍东感觉又好笑又好气,这些豪门贵族当真是令人感觉无可奈何,他是一辈子都不想和这种人打交道。
就算双方是仇人,但是你求人办事,也不需要你低三下四,也不求有多尊重,至少让人安生的做事情总可以吧,可惜就连这么一点点小小的要求,孔家显然都没有打算让白苍东过的舒服。
“好,那就请孔长老出题吧。”白苍东现在已经不想再多说一个字废话。
可是孔家族长,如今玉虚宫的三长老,却没有打算就这样放过白苍东,只是沉吟了一下,看着两旁的孔家人问道:“你们谁给他出三道题目,看他有没有那个资格解我孔家的圣物令啊”
“家主,我们这些长辈要是出题的话,未免让人觉得是孔家以大压小欺负他,还是让年轻人给他出题吧,也免得别人觉得我们孔家不厚道。”一个孔家至人说道。
“老六这话说的在理,别让人觉得我们孔家没有气度,我们这些长辈就算了,就从年轻一代中随便叫三个小子出来,每人给他出一题好了。”又一个孔家至人说道。
“那就这么办吧。”孔家家主微微点头,似是随手点了三个年轻人出列:“就你们三个吧。”
白苍东看着孔家人在那里一唱一喝的,只感觉又可怜又可笑,只看他们最后选出的三个人当中包括了孔川,白苍东就知道这绝对不是随便选了三个人那么简单。
甚至很有可能,连孔川他们三个人出的题目,都是先前早已经商量好的,只不过想要借此羞辱白苍东而已。
“白苍东,你看这三个人如何如果觉得不满意,我们可以另换三人。”孔家家主看着白苍东有些轻蔑地说道。
“不用了,就他们吧。”白苍东眼中微微闪着冷意,孔家既然存心要羞辱他,他也没必要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反正只要解开了圣物令就算是帮老夫人还了人情,至于中间过程如何,白苍东觉得没有必要在意这些细节,所以他也不打给孔家留什么面子了。
“你们要玩,那我就陪你们好好玩。”白苍东冷漠地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孔川等三人。
“如果你不反对的话,就由我先出题吧。”其中一个贤人阶的年轻人踏前两步,走到白苍东说道。白苍东想的没有错,这三个人不是随便选出来的,除了孔川之外,另外两个也都是孔家十分有文道天赋之子,在孔家都是这一代的佼佼者。
而且他们所出的题目,也确实不是他们自己所想,都是孔家众人事先商议出来的。
第六百二十章 半首诗
那孔家年轻人看了白苍东,冷笑着说道:“我也不难为你,就出个简单的道句,你若是能在一柱香的时间内对的上来,便算你过关了。”
说着,就命奴仆点上了一根香火,孔家年轻人看着白苍东说道:“你听好了,我这上句是天作棋盘星作子,哪个敢下”
这道句倒也不难,想要对上也容易,可是难就难在这气魄,若是对的下句气势上不如,那便会被人小看,便是对上了这一句,自身的气势也被压住了,接下来再过下面的两关,气势不如人,那就有些难了。
所谓敲山震虎大概就是如此了,孔家这第一关,考的一半是文采一半是气魄。
试问天为盘星为棋,这气魄何等宏大,在短时间内想出能够与之匹配,气魄上又不输的道句确实不易。
“你可以慢慢想,不用着急,一柱香的时间还有很久。”那孔家年轻人居高临下的看着白苍东,一众孔家人也都是暗自冷笑。
这香点的也有学问,一柱香的时间绝对不短,对出这样的道句是够了,可是有这个时间摧着,若是心性差点的人,便会心中急躁,到时候想出一句便对了上,哪里还管他气势是否匹配。
而且孔家这个香还是特制的,看起来比一般的香还要长一些,可是这香前面烧的快,一会儿便烧下去了一大截,会更令人心情急躁。
“不用,道句而已,又何须去想。”白苍东根本连想也不想,张口就说道:“地为琵琶路为弦,谁人能弹”
孔家众人听了都是脸色一变,白苍东这下句对的同样气魄非凡,而且张口即出,足以证明白苍东此中胸中有日月,绝非凡俗之辈可比,不由得心中都是一凛。
“不知道我这句可算是对上了”白苍东不由得暗叹万事万物到了极处总是相通的。
在地球上早就已经有人出过这样的对联,所以白苍东才能够轻松对的上来,而且这对联实在太过有名,经常出现在各种故事之中,也让白苍东的印象深刻,直到此时一听上句便想起了下句。
若是真让白苍东自己对,他也同样对的出来,不过却不能像这样张口就来,怎么也要思索个一两分钟。
“此关就算你过了。”孔家年轻人冷哼一声,转身退回三子之中。
另一个孔家的年轻人走了出来,看着白苍东说道:“道句你对上来了,我也不再出道句难你,之前我写了两句诗,你来续个下句吧,续的好了便算你过关。”
“请说。”白苍东神色不动,他知道第一关只是一个震慑,现在才是真正的考验要来了,孔家是文道大家,自来文才倍出,在玉虚宫内可谓文道第一家,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发的。
这续诗远比对道句有难度,对道句只要对的工整,就算意境上差一点,那也算是过关,毕竟一样句百样对,只要格式对了,谁也不能说对的错。
可是续诗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人一时灵光一闪,写出了千古名句,可是因为这前面的句子写的太好,后面灵光没了,就无论如何都想不出下面的句子了。
中国古代这样的例子就有不少,而且还有很多关于续诗的美谈,往往都是双双流传千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这是出了名的,可是没写续写成功的,那就不是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