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屠熊的短刃 下(1 / 1)

辛亥大英雄 河马散人 2419 汉字|16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873章 屠熊的短刃 下

一秒记住【.】,本站为您提供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伴随着上千具引擎的轰鸣,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库尔加森坦克战爆发。(文學筴xs51.com.)

巴拉诺夫确实非常谨慎,即使部队转弯收缩准备渡河,但依然在几个方向布设了防线。虽然北面后背的防御最差,但依然有一个完整的步兵团和31辆t26坦克。步兵团里除了6门76毫米反坦克炮外,还有四门122毫米榴弹炮。当赵登禹的510团卷起泥浆出现在十公里外时,哨兵就及时发现了来自后背的偷袭。来不及挖掩体的步兵立刻借用大树和岩石部署反坦克火力,还将122毫米榴弹炮放平,准备靠口径抵挡坦克的冲击。

赵登禹当然看不上这点火力,36型主战坦克正面可以在500米内硬抗122毫米榴弹的进攻。但让他郁闷的是,这场期待许久的坦克大战的第一枪,还是被空军抢了先。

十四架从二线机场赶来的轰十率先抵达战场,长机驾驶位上的罗军上尉一路都在骂这种刚准备的新飞机。对于看惯了优雅外形的飞行员来说,轰10是一种很难看且操作困难的飞机。外形短粗,机头大,机翼宽,两台发动机嵌入经过加固的狭长机翼内侧,加上增重后的装甲,使得它最快时速只有470公里,而且为满足大载弹量和装甲防护,几乎所有内部空间都被用于加固和提升弹药载荷,这导致四人机组必须挤在狭窄空间内,最大航程也不足1600公里,满载最大作战半径只有380公里。真正让空军下决心采购它的原因,是陆军对化蛇乙战斗攻击机诟病很大,载弹量不足,无法长时间滞空支援等等。在化蛇战斗机已经没有潜力改进的情况下,空军才采购了这种双发短距前线支援机。

轰10虽然不被空军重视,但对陆军来说却满足了短距离前线支援。并拥有较长滞空和大载弹量等要求。尤其是它的双联复合挂架,被认为是战争开始后空军最大技术创新。抵达战区后,罗军收到了范少伯要求先炸架桥和浮渡设备的引导信号,于是停止牢骚,在河道上空大转弯后,降低高度沿着河道向库尔加森冲来。

“开炮!开炮!”亲自监督架桥的政委急的亲自冲上防空卡车,指挥高炮对空射击。

还没从后背突然冒出敌军坦克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巴拉诺夫少将就不得不先应付空中威胁,携带的车载7.62毫米防空机枪和37毫米高炮立刻洒出密密麻麻的弹雨。但除了要小心37毫米高炮直接命中外,轰10底部装甲对7.62毫米高射机枪完全免疫。所以罗军很快降低到800米,对准正在架设的第一道浮桥。当细线般的浮桥和进入准心后,手指轻轻一扣。

两两一组的火箭弹从机翼下喷洒而出,虽然对地火箭弹的命中精度不是很高,但依仗皮糙肉厚降低高度的轰10为击中目标提高了概率。等罗军第五次扣下扳机,正在架设的浮桥上暴起数团火球,整个桥体从中间断成两截。炸断第一道浮桥后,罗军已经失去高度,所以他并没有继续贪功而是先拉起飞机。转个弯后去对付库尔加森的苏军主力,将后面的轰炸任务交给战友。

轰10中队轮番从河面低空掠过,很快就炸坏了正在铺设的三道浮桥,还用火箭弹反复对岸边的苏联工兵团进行扫射。轰隆隆的爆炸中。苏军工兵团死伤惨重,大量卡车和架桥设备都被火箭弹摧毁。而折返的罗军此时已经到了库尔加森上空,开始用机头的双联40毫米炮向地面防空和装甲目标发动进攻。即使是t34,,巴拉诺夫非常果断和英勇,为完成任务明知挡不住36型主战坦克的冲击,依然选择亲自断后。

但这位参加过苏芬战争,亲自带坦克团发动突击葬送芬兰的将军,却忽视了被他认为绝对安全的南岸。当第17坦克师一个营刚上岸,沿着河道平行的西北面。就再次出现了滚滚尘土。周亚伟率领的第4装甲团和哈萨克骑兵师,让巴拉诺夫和第五坦克军的士兵目眦欲裂。过河的坦克营慌不择路试图返回,但因为打头的坦克兵太紧张,竟然直接开到河里,履带和炮管还将本身就不坚固的浮桥再次扯断。

混乱的场面让巴拉诺夫知道没可能完成任务了,于是立刻将命令向东撤退,还将最精锐的t34/57团集中到前面,试图用44辆t34/57组装的装甲团,打开局面向乌勒套山突围。

t34/57坦克团是巴拉诺夫的最后希望。这些全部由和他一起参加过芬兰地峡突击战的坦克兵都是少有摩托化经验超过五百小时的老兵锐,但他们这回却遇上了一群眼睛红红的疯子!“为了卡廷!为了波兰,小伙子们,冲啊!”曾经在骑兵师服役过的奥德津斯基少将刚抵达预定位置。就迎头撞上向东突围的t34/57坦克团。由于当时大家还不知道简化工艺后的t34防御强度大幅下降,31型坦克在1000米外就能击穿对方,且波军没有配发昂贵的高速钨弹和碎甲弹,所以他立即下令冲锋。主动拉近到700米后开火。

在这个距离上,t34/57同样可以击穿31的主装甲。

整个库尔加森坦克战中最惨烈的一幕在苏波两军之间爆发,一心想着报仇的奥德津斯基少将和波兰坦克兵如疯子般横冲直撞。加之很多坦克兵接手时间短,不熟悉性能,所以为确保摧毁,一直冲到五百米甚至三百米内才开火。有一辆编号70142的31型坦克,甚至冲到对手身边不足30米!炮口对着炮口的两辆坦克立刻同归于尽!

“冲进去!”

眼看着不熟悉装备的波军就要被冲散,吴启文率领的第11独立装甲团从t34/57团的后方腰部插了进去。与仓促上阵的波兰装甲兵相比,第11独立团虽然组建晚,但对手中的武器性能要比他们熟悉,所以很快就对苏军坦克团形成合围。

嫣红的夕阳下,以库尔加森为中心的300平方公里平原上,总计1676辆钢铁猛兽捉对厮杀,各种口径的炮弹疯狂地冲出炮口,爆炸和火球连绵不绝此起彼伏。最惨的是那些失去坦克保护的苏军步兵,由于坦克不断被包抄消灭,使得他们成了活靶子。尤其是卓凡下令平射的怒火高炮营,在空军始终控制着制空权的情况下,64门每分钟230发的35毫米链式高炮,简直成了追命夺魂的步兵克星,不仅死在炮口下的步兵数不胜数,甚至连苏军的装甲车都挡不住这种疯狂火力。

前面被发疯的奥德津斯基少将和第11独立装甲团堵住,背后是整整三个装甲团,再加上包围而来的七个步兵团和哈萨克独立骑兵师,巴拉诺夫在入夜前就彻底失去对部队的控制。逃窜的苏军慌不择路,很多坦克和士兵慌不择路坠河溺死。不过,这还不是他们的最大杀手,真正地冷血的是两个波兰装甲团!这些打疯了的波兰坦克兵完全无视任何投降动作,摧毁坦克后就直接用几十吨的钢铁追着苏联步兵碾压,最后还是卓凡制止才勉强收手。

战后统计,被卓凡认为高达八万的苏军其实总计只有4万6千任,其中5千人在逃跑时溺水,1万5千人被波军生生打死,还有3200余人失踪。朱可夫派出包抄的第五坦克军和三个步兵师,被直接摧毁的坦克多达574辆,仅有5辆bt7和不到两千步兵趁乱逃走,在两天后才汇合朱可夫的主力。

而通过此战奠定未来将星宝座的卓凡,仅付出77辆坦克、22辆半履带装甲车被毁,其中光奥德津斯基少将的坦克团就有37辆,还有总计3300人伤亡的轻微代价。

5月4日中午,随着巴拉诺夫被打死,苏军的最后阵地被攻破,库尔加森坦克战宣布结束。

国防军发动的1940年春季攻势,迎来了转折点……(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