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维护臣下(1 / 1)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三七开 122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四百八十六章 维护臣下

第四百八十六章维护臣下

“这是阚泽字德润。”孙权指着一个三四十岁,面色白皙,长相雄伟的男子,笑着道。

阚泽对着刘封举拳施礼,刘封微微点头,算是认识了。

“这是虞翻字仲翔。”随即,孙权微微一笑,指着一个四十余岁,面色刚硬,眼神犀利的文人,道。

“见过杨武将军。”与阚泽不同,虞翻的性格比较外放,举拳朗声道。

“如今不在军中,先生无须多礼。”刘封还礼道。

“……………。”

“这是严畯字曼才。”

“……………。”

“这是步骘字子山。”

“这是薛综字敬文。”

随即,孙权一个个的介绍了下去。这些人都与刘封互相点了点头,或是举拳见礼,算是认识了。

在座的有数十人,因为前方战事紧张,周瑜带走了许多将军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文人。而文人中,又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的。

就算后世有些成就的,刘封也不知道来历。毕竟江东的臣子们,不如曹魏,蜀汉的有名啊。

那些默默无闻的或者不知道来历的人,刘封只是稍微留意了一下,记住长相,避免他日见到的时候,叫不上名字。

但是那些赫赫有名的东吴重臣,刘封却是一个个都认真的打量过了。

在座的除了张昭,顾雍等刘封认识的重臣以外,值得注意,刘封又比较熟悉的有五人。会稽人阚泽,会稽人虞翻,彭城人严畯,临淮人步骘,沛郡人薛综。

这些人都有是赫赫有名,三国志,吴书中记载,排名前列的文臣。三国志,以传纪的方式,书写史书。排名较高,意味着成就高,地位高。

记得史***载,阚泽这个人很有韬略,最后官至中书令。这个人,也就是昔日大乔,希望能为孙绍找的老师。只可惜孙权没同意,这件事,让大乔耿耿于怀。

虞翻这个人是个直臣,不畏权贵,敢于谏言。算是良臣。不过他的性格比较吃亏,在孙权前期的时候,比较英明,所以虞翻能谏言,孙权能容忍他。只是到了孙权晚年,性格大变,猜忌,糊涂。

虞翻屡次犯上,结果被贬到了交州,算是比较凄惨的一个。

严畯与步骘这二人都在三十岁左右,都是标标致致的文人相貌,肤色白皙,蓄养着长长的胡须,只是眼有精芒,不似常人。

这二人一个官至尚书令,能力很强。一个官至丞相,能带兵打仗,又能管理朝政。都是东吴赖以鼎立一方的重臣。值得一提的是,这二人都与诸葛瑾相友善。

因此,对于刘封的态度,就有些冷淡了。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薛综了,这个人的具体事迹刘封不太清楚,但却知道这人排名较高,官至太子太傅。也算是重臣。

这五个人加上张昭,顾雍,在座的七人就是组成了东吴这个庞大政权,与蜀汉联盟,抗衡曹魏的重要人才了。

这一个个介绍下来,刘封除了垂涎,也感叹于江东的凝聚力了。累世三世,收拢起来的人才底蕴,确实比江夏要强。

这不是刘封的妄自菲薄,而是事实。

虽然江东三世经营,底蕴深厚。而江夏立不过数年,底蕴比不上江东。这句话是明显讽刺孙权能力不足。更直接就是孙权的能力比不上他刘封。

这是用事实来提高自己的形象。

下半句,庞统等人入仕时短浅,资历不够。明面上是在讽刺张昭顾雍等人,只靠熬资历上位。没看见庞统这厮年纪轻轻,就已经靠着军功,掌握江夏三分之一的兵权,威势赫赫了吗。

不过暗地里,刘封却暗示面前这些人,只要到了江夏,就完全靠能力说话,不用熬资历,只要能力足够,就立刻提拔。

上下半句组合在一起,就是暗示这些江东精英们。来吧,江夏有一个比孙权更加有能力的君主,更加好的环境。

尤其妙的是,这些并不是口说无凭。而是事实。

江夏立不过数年,却发展的比孙权这个作用父兄基业的人还好。庞统等人不过入仕数年,却有了张昭等江东老人的地位。

这句话说出来,当着群臣的面说出来,也难怪孙权会脸色僵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