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0 章(1 / 1)

唐砖 孑与2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省一点衣料,老夫穿的衣服暖和干净就够了,农家哪来的那么些讲究,细水长流才是正理。

你是庄主也不能随便就把这样的败家子往庄子里带,坏风气。“训斥完,喊一个年轻的后辈把自己搀起来,佝偻着腰端着碗,把碗里的鸡蛋颤巍巍的塞到自己小重孙的嘴里,瞪了一眼李二,扭头就走,似乎多待一刻就会被李二污染。

云烨的脸绿的不能再绿了,侍卫犹豫着要不要把这个混账老头干掉。

李二却听得津津有味,对于老郝头称呼他为白痴和败家子毫不在意,仿佛那话是在说别人,老头走得时候,还拱手说受教了。”陛下,老家伙年纪大,活糊涂了,您千万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他就是这样,微臣深受其害。“李二拍拍云烨的肩膀说:”古人说的好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诚不我欺,老丈说朕是白痴败家子,很是中肯,朕的话就问的不对,挨骂是必然,这种骂朕即使天天挨,也不会生气,小子,你家里总是能给朕一些惊喜。“”陛下,微臣也是如此认为,老丈没有说错,大业三年,天下饿殍遍地,大业五年,十月不雨,大业六年旱魃横行,易子而食实为常事,就是我朝立国之初,也是灾害连连,三年前的蝗灾若非应对有方,一定又是一场人间惨事,所以微臣也认为,老丈的话并无不妥之处。“李二点点头又说:”居安方能思危,只要我们在努力几年,把我大唐周边之不臣之地平灭之后,我们就开始为天下百姓某福,真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吃上干饭,我们君臣共勉吧。“云烨,魏征,包括那个侍卫一起躬身称诺。

云家庄子的路面全是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边都是农户之家,趴在齐胸高的围墙上往里看,李二笑容满面,院子里跑着一群鸡,还有几只大白鹅,墙角的麦草堆里伏卧着几只正在下蛋的鸡,小院子很干净,当中还有一口水井,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正在摇辘轳,发现墙外站着几个男人,正在看自己,一阵慌乱之下,手一松,刚吊上来的水桶又掉了下去,小姑娘捂着脸跑回屋子里去了。

看得李二又是龙颜大悦,指着院子里晾晒过的麦子堆对云烨说:”好家伙,这足足有十担麦子啊,这都是她家的?“”微臣认为,咱们很快就会知道。“云烨的话音才落,屋子里就冲出一个手持鸡毛掸子的农妇,正要喝骂,却发现是庄主,立刻就换上一副笑脸对云烨说:”侯爷可是来看我家粟娘的?不是我自夸啊,粟娘的针线活可是庄子里最好的,如果能送到府上当丫鬟无论伺候那一位小娘子,都是极好的,您看了可还满意?“李二,魏征听到农妇的话,一起鄙夷的看云烨,魏征鄙夷也就罢了,你李二乃是色中饿鬼,凭什么也鄙夷我?云烨心中大怒。”你家有这么多粮食,你别说连闺女都养不活,要送到我家帮你养。“”侯爷您不知道,家里的粮食不缺,囤子里装得满满的,这些是去年的存粮,被老鼠咬了,当家的准备晒干了,卖到京城里去给那些达官贵人们吃,咱家自己吃新粮,闺女送到府里是要她跟着老奶奶学点大户人家的样子。“李二一巴掌就抽在云烨的后脑勺上,恶狠狠地说:”你就是这样教你家的庄户的?皇后现在正在给皇宫收粮食,你准备让朕吃老鼠吃过的粮食?“农妇见闯了祸,一缩脖子就溜回屋子里去了,躲在门后面偷看。

云烨苦着脸喊冤:”陛下,这农家卖粮食谁家不是把陈粮卖出去,自家留下好的,粮食放一年多,哪有不招老鼠的,您冤死微臣了。“李二想起自己早上才吃了一大碗面条,联想到老鼠,就有些作呕,拿指头点点云烨,扭头就走。

最新全本: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

第四十六节 大家业

李二背着手在前面走,魏征,云烨在后面跟着,没有目标,就在庄子里胡乱转悠,旺财等了一会,见云烨不理他,自己拖着车子回了家。

李二看什么都新鲜,见到人家院子门开着,就走进去转悠两下,不客气,就像回自己家一样自然,这样做也许是有道理的,整个大唐都是他家的。

想当年刘邦得天下后问自己老爹,以前您说我不如大哥会积攒家业,您现在看看你,我置办的家业如何?

他老爹和文武大臣一起祝贺刘邦创下巨大基业,没人提出异议,高明如张良者都没有意见,可见,所有人都认为天下是刘邦的家业,同理,现在的天下是李二的。

李二喜欢看农户家里的粮垛,喜欢看原木制作的简陋家具,看到房梁上吊着的肉块就愉悦,伸手从麦草堆里掏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就眯缝着眼睛傻笑,拿在手里也不还给人家。看的农户家的小子直撇嘴。

农户家里的牲口的屁股被他拍了个遍,靠在墙角的农具,他也要检查一下是否为完好。人家好不容易找点漆料新刷的门廊,他也要抠一下漆皮,看看是不是刷的够厚。

庄户们是善良的,他拿走鸡蛋没人找他要回来,他拍家里牛的屁股,也没人指责,就连抠漆皮这事主人家心疼得吸凉气,也没人说他的不是,憨笑依然如故。

走到了最后一家,看着院墙外空旷的原野,李二对云烨说:“朕多么希望这样的盛景永远看不完,路的那边,山的那边,大河的那边,都是一样的美景,那该多好啊。”

大人物就有大心思,云烨自认是一个小人物,所以只要自家的农户生活的幸福愉快就好,别说大河那边,就是路那边云家要是插手都是大事件。

天色暗了下来,云家庄子没有宵禁哪一说,农户们家家点着灯,围坐在炕头一家人做活的做活,念书的念书,农家就该是这样子,安静祥和才是主流,透过窗户上的蒙纸,一个小小的少年这在读书,声音传了出来。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李二站在墙外倾听童子读论语,如同听到了仙音,闭着眼睛听了良久,才睁开眼睛对云烨说:“这孩子少背了一个”之“字,想必明天先生的责罚是少不了的。”

云烨听到这话,笑着说:“他背错了,就该挨揍,云家请的先生还没有一个不方正的,都是严厉的好先生,这小子受了责罚或许才会明白细心的道理。”

君臣相视而笑,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