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的要求,你家的灶台可以不擦,门前必须扫干净,死了娘老子这事都不许断,否则街坊们会让你也死一遭。
晚上掘开堵河口的大坝,清水重新淌过,经过活水的一夜冲刷,到了天亮,清亮亮的河水从门前流过,水里的游鱼都清晰可辨,老人家蹲石台子上鞠一捧清水喝一口,大叫好喝,再也没有那股子恶心的屎尿味,喝了一辈的脏水,没想到喝干净水其实如此简单,自己只出了些力气,栽了几棵树,就让自己头一回感觉到做人的乐趣。
长安城里的四条河,兴化坊工地只解决了一条河,只清理了河口这一段,花了些石料,仅此而已,在兴化坊庞大的工程预算面前,连只蚱蜢都算不上,长安县一时之间,群情汹涌,要求工地上把另外的三条河道也清理一下。
工部尚书李大亮统管着天下河道舟桥的修建,见到此情此景,做事情雷厉风行,毫不拖沓,一千贯石料费用,两千个民夫指标,就下达给了属下,图纸从兴化坊工地调用,照猫画虎如果还不会,李大亮不介意从上到下来一次大换血,陛下和百姓早就对工部失望透几句话就得到大礼,这个顺水人情做的值啊,只是自己要不要也在兴化坊弄一套房子,给子孙也留下一份基业呢?
李恪趁着大修建的机会告诉皇后,现在的太液池子就是一个巨大的污水坑,虽说金水河现在有干净水注入,和外面的清水相比,太液池子发绿的水让他看得恶心,如果娘娘想要把脏水换掉,他这个做儿女的应该尽一份孝心,当然,李承乾,李泰这哥俩也没有跑掉,只需要三千贯铜钱就可以解决,他们哥三完全可以负担。
只是有一桩麻烦,换池子里脏水的时候,宫里的贵人们就需要有一部分暂时住在宫外,免得受到惊扰,比如他母亲杨妃,住的离太液池子太近,完全需要暂时住到宫外,比如玉山,他在那里有一栋房子,可以让出来。
长孙把这件事当做笑话讲给李二听,李二听罢,笑的气都喘不上来,十四岁的儿子开始耍心眼了,这种心眼却是他喜闻乐见的,只要前提是仁孝,这种心眼就是一种福气。
他又把这件事讲给杨妃听,谁知从来都笑颜不断地杨妃在他面前痛哭失声。
“爱妃,你知道恪儿为了让你有出宫散心的机会,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吗?听青雀说,现在他欠了云烨两贯钱,这两贯钱可不普通,需要恪儿竭尽心力才能一文文的赚回来,恪儿替云烨修建兴化坊,整个修建的的费用超过了一万贯,预期的得利超过了十万贯,就这样,云烨还很不满意,只同意他顶替五百文的债务,其他的还需要恪儿在学业上超过青雀,得到书院的首席模范生,才能有一贯钱的进账,青雀学业有多优秀你是知道的,想要超过他,难,很难。”
说罢,放声大笑,得意之极,他的两个儿子在书院长期霸占着前两名的位置纹丝不动,听青雀说云烨都有些愤怒了,这次在书院里已经在呼吁其他学子以青雀和李恪为超越目标,只要超越他们哥两,赏赐加倍,还赠送兴化坊独门小院一套。如今书院学子已经疯了,三更眠,五更起已是家常便饭,头上绑着打倒李泰的布条子日夜苦读,让李泰很是担心。
能让云烨吃瘪,是李二现在最大的乐事,这让对手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感觉已经有多年未曾有过了,如今在儿子的身上又感受一回,实在是人间乐事。
“这云烨也太过份了,如此苛待我儿,妾身要去书院为我儿讨个公道!”杨妃现在就坐不住了,一想到李恪满身灰尘的在工地上忙碌,瘦小的身躯风里来,雨里去,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母亲能有一段愉快的休闲时光,就心痛如刀割。
“朕倒认为云烨的做法没错,爱妃你也是读过书的人,应该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如今云烨死命的压榨青雀和恪儿,是真正的为师之道,他们一旦从书院肄业,天下间还不任由他们纵横,我李世民的儿子,也当为鲲鹏,他日扶摇九万里之时,定会叫这天地变色。”
最新全本: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
第二节 大人物来了
长安城在今年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城里的商业时间受到宵禁的限制,只有区区三个时辰,在朱雀大街上摆摊会被人家巡城官连人带货物的一起关牢里,打瓶醋都需要穿越半个长安城,让在家里等着吃馄饨的孩子情何以堪。
关中人不喜欢做生意,尤其看不起生意人,获利丰厚却辱没祖宗。何邵不在乎,他祖上就是叫花子出身,当然不在乎辱没不辱没的,他家中堂上挂着“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的祖训,为了吃饭,身负爵位却不在乎口碑,硬是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在每个坊市,都买下来一小片土地,准备开一家杂货铺,从针头线脑到新鲜蔬菜,无所不有,那怕你家需要最新的一匹马就可以拉着到处跑的轻便马车,杂货店也会供应。
一百零八个坊市,他总共建了八十个店铺,这在长安城里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大买卖,就是股东多了些,李承乾也扔过来两百贯钱,要走了半成份子,事实证明,他的决定一向是英明的,两百贯钱在第三个月就回到了他手里,这家叫便宜坊的杂货铺让他另眼相看,不是两百贯钱的事,是因为杂货铺总有大量的铜钱,还连绵不绝。
这里面没有人吃亏,李承乾特意派了内侍从头到尾的查看了杂货铺的整个流程,农家提供新鲜蔬菜,还有鸡鸭,鹅,蛋,猪肉还有些没多少刺得大嘴巴鲶鱼,都是有契约的,农家每月从商铺里结一次账,价格很公道,没有欺辱农户的事情发生,这也很合乎商家的规矩,农户也接受。
马车行不停地把货物送到长安城里的每一家店铺,再由商铺把货物卖给坊市里的居民,价格只有东西二市的九成,还不用跑远路,坊民们也受益。
内侍眼睁睁的看着空荡荡的杂货铺子在一个上午就被货物塞满了,在这个过程中,杂货铺子没有花一文钱,那些手艺人家,争着给铺子里送货,有的居然还送礼。
到了月末的最后一天,兴化坊水路上新修的杂货店总店大厅里,人头涌涌,十二位账房一字排开,按照货物的种类,给每个供货的人家付钱,一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