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这种字字到肉的谈话大概许敬宗自从入仕以来从来没有用过。
“老许,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我只说我自己的想法,书院是我理想之所在,我绝不会让她受到半点伤害,我看中你的原因,就是你的能力,现在书院千头万绪,正是创业之时,我相信它必将光耀千古,你许敬宗有能力,有野心,有手段,这些正是书院现在最需要的,如果书院里全是李纲先生这样的方正君子,这不是书院的福气,而是灾难。”云烨实话实说,这时候对许敬宗没有一点隐瞒,全部交底。
他有些尴尬,也是啊,无论谁被人家指名道姓地说是卑鄙小人,脸上的表情都会精彩无比,气量狭小些的说不定会在你背后问候你的家人,许敬宗只不过有点尴尬,算得上是贱人中的极品,这正是书院急需的人才。就是要靠这样的人来中和一下书院的中正之风。
“别以为我是在骂你,我也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们俩是同类,你听说过君子国吗?”
许敬宗搜索枯肠也找不出这么一个典故,只能摇摇头,他对云烨跳跃性的思维很有意见。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君子国,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的‘礼乐之邦‘。城门上写着‘惟善为宝‘四个大字。‘国主向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这里的宰相,‘谦恭和蔼‘,平易近人,‘脱尽仕途习气‘,使人感到可亲可敬。这里的人民互谦互让,‘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卖主力争少要钱,售出上等货;买主力争付高价,取次等货,彼此相让不下。”
许敬宗眼睛都有了蚊香圈,不过到底是千古大阴人,立刻反唇相讥:“云侯顺嘴编典故的本事,我老许真是万分钦佩,而且一句话就扯到上古,让人无法辨别真伪,只是有个小小的漏洞,惟善为宝这四个字语出《礼记.大学》句云:“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您说的古君子国,一定在这句话之后,春秋,战国典籍多如牛毛,我老许也算是饱学之士,为何从未听说?下次要骗老许,您也拿点真才实学出来,这样我也好甘之如饴的被骗。”
话一说完,两人都捧腹大笑起来。
“给你说这个典故不是要你挑毛病的,而是告诉你,这样一个理想中的国度,除了灭亡,不会有第二条路可走,你可同意?”云烨等许敬宗笑完,继续问他。
许敬宗的神色堪称精彩万分,他实在不想把自己划到小人群里,但他知道自己的本性实在是做不来方正君子,只好默认,反正旁边还有一个侯爷陪着自己,这种自认小人的事,打死也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没错,这话是至理,君子国如果有外敌,被灭亡那是必然之事,兵书开篇就说:兵者,诡道也。想要打胜仗,就当不成君子,宋襄公的仁义战争也说明了这一点。”许敬宗可没有信口胡柴,举的例子都是有据可查的,不像云烨举的例子,无法求证。
“这个问题上,咱们达成了一致,您还认为书院不需要一位老于世故的人物坐镇吗?”云烨笑嘻嘻地看着许敬宗。
许敬宗只觉得亡魂大冒,在云烨面前,他有一种赤身裸体的恐怖感觉。
最新全本: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
第三十三节 东方朔
刚刚走出散乱的战场,迎面遇到十六名唐军斥候,看到飘飞的唐字大旗,十六骑驻马坡的非常满,主将的气势只可鼓不可泄,如果李靖失去了信心,这十万大唐军卒可就跟着进了鬼门关了。
姜太公用鱼竿创造出的阴符自然有它的奥妙之所在,阴书的加密法,就是现代也在引用,谁敢小看古人的智慧。
李靖紧绷的面容松懈了下来,看着云烨说:“你的智慧老夫从来没有小看过,不光是我,陛下提起你也是赞不绝口,只是太过于妖孽,所以就让人多了几分提防。你不要奇怪老夫为何要对你说这些,就当你减轻红拂病情的酬劳吧,你与汉武时期的东方朔有的一比,都是聪慧无比的人物,只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过于妖孽,就注定你在朝堂上不会有太大的作为。你比东方朔还要聪明几分,就是你毫不栈恋权位,只是一心想要办书院,把你的从会用在教书育人上,这恰恰迎合了所有人的希望,所以你顺风顺水的走到了现在,老夫希望你真的可以办出一所亘古未有的书院。”
最新全本: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
第三十四节 阴符没变化
如果有可能,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像炮仗一样惊天动地的,闷声发大财才是中国人的传统。东方朔?一个满腹才华的倒霉蛋,皇帝喜欢听他的笑话,所以他只能在皇宫里当一辈子的相声演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辨骚》、《诠赋》、《祝盟》、《杂文》、《论说》、《诏策》、《书记》等篇中,就论及到东方朔的各种文体近十种。这样的文豪,一生堪称是一个悲剧,满腹的才华都成了取悦皇帝,让皇帝高兴的资本。
云烨摇摇头,把晚年东方朔褴褛的身影从脑子里赶了出去。
李靖或许是好意,但他是一个看不清楚形式的军神,做任何决断都比别人慢一步,这一步注定他得在猜疑中战战兢兢的过完后生,他的建议不听也罢,如果是军事上的意见,云烨没二话,立刻执行,朝堂上的吗,先等等。听许敬宗的,也不能听他老人家的,那纯粹就是一个大坑。
军中的百骑将领来了,在大唐军中,一旦有重要的军事决议,百骑司的人少不了,一方面是要告诉百骑司的将领,自己的决议是针对军队的,是对军队有利的,二来通过百骑司告诉皇帝,自己做这些改变是有道理的,不是有什么阴谋。
特务机关的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鸟,鹰钩鼻,三角眼,两腮无肉,标准的监军模样,比老牛差远了。
他从来不坐,就站在李靖身后,不住的拿三角眼瞟云烨,似乎要看出什么花花来,怀疑是特务机关的美德,云烨早就了解这些人,这一年多,百骑司大概没少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只是有没有效果就不知道了。
“大总管,末将特来告罪,您让末将彻查的文书被篡改一事,末将没有查出任何蜘丝马迹,请大总管降罪。”一开口云烨就对这家伙增加了几分好感,虽然人长的不咋地,声音却似洪钟,有些军人的豪迈,只是站在李靖身后请罪,像刽子手多过像请罪的属下。
“不必查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