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1 / 1)

唐砖 孑与2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他都不知道李二把土豆种在哪里,玉米发出来了五株幼苗,云家特意为这五株幼苗找了最好的农夫,奶奶一天能看八遍,用不着云烨操心,至于种苗退化的问题,云烨对虫洞有信心,他坚信命运既然把他和几颗种子送来,就不会只给他一个飘渺的希望,云烨根本就不指望在他的有生之年能看到大唐船队环游地球,跑到美洲把玉米种子带回来。

请几位老先生来家里,顺便把赵延陵也请过来。

云烨自己下厨,弄了七八个菜,烫了一大壶酒,就站在云家门口等人。

来得很快,老仆吆着牛车来到门口,云烨把四个老头子扶下车,殷勤的往家里让。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小子的饭食不好吃啊,还是把话说明白,老夫才有心情享用美味。”对着一桌子美味佳肴,李纲吞咽着唾沫,还是很有原则的说。

“您老过虑了,这些天您几位的幸苦小子都看在眼里,这不是心里过不去,特意慰劳慰劳您几位。”

玉山先生是个痛快人,抓起酒壶先连干三杯酒,再挑一块顺眼的鸡块,放嘴里,话是一句都不说,他老人家打定了只吃饭,不接茬的主意。

元章,离石二位有志一同,盘腿坐炕上也闷声大嚼。

赵延陵坐不是,站不是的莫名其妙。

把老李扶上炕给他斟了一杯酒,再把赵延陵按在炕上说:“今天咱不说什么乱七八糟的朝政,也不说书院里的糊涂事,就是吃饭喝酒。”

“真的?”老李抓起筷子狐疑的问一句。

“自然是真的,小子打算先把书院里的事拜托给诸位,自己干点别的。”

“哼!你当老夫老糊涂了?书院是你一生的希望所在,你会舍得放弃?说吧!你打算干点什么事,会比书院还重要?”李纲喝了一口酒问,其他四位也放下筷子,看他。

“书院当然不会放弃,只是这件事不做,小子寝食难安。”

“哦?说来听听,还有让你这滑头为难的事?”

“小子准备当一阵子农夫。”

“当农夫?”五个人都奇怪的站起来,不解的瞅着云烨。

“您几位老人家以为小子当农夫,会是一位怎样的农夫?”云烨一脸的郑重。

离石先生倒吸一口气说:“是不是好农夫,老夫不知,你一定是最聪明的农夫。”

“问题就在这里,我大唐自我标榜重视农耕,却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在朝堂上,这种错误不光我大唐会犯,历朝历代都在犯这个错。我就是想试试我自己当农夫,会不会把整个庄子带动的富裕起来。”

李纲哈哈大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手指着云烨气都喘不上来,赶紧给老头顺顺气。万一笑成牛皋的下场就惨了。

好半晌,李纲才平静下来,拭去眼泪,嘶声问:“你真的打算做农夫?”

“那是自然,小子不把一庄子人弄的富裕起来,让家家有肉吃,就不算完。”

老李郑重地伸出手掌,云烨也伸出手掌,一个苍老,一个红润的手掌互击三下,誓约成。

“从明日起,你就不用管书院的事了,老夫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会给你看好书院,这是老夫的承诺。”

“不管遇到什么事,云烨都会让全庄子老幼富裕起来,若还有一人衣食无着,我就再当一天农夫,这是我的誓言。”

六个人都在默不作声的吃饭,李纲夹了几筷子,就放下手中竹筷问:“你何时起的这个心思?”

昨天在庄子里转悠,发现庄户们的日子实在是清苦,小子虽说身世凄惨,在家师的护佑下,却没受过半点委屈,就说日子,也过得比现在还要好,王侯家的生活小子尤在叫苦,那些庄户,不知是如何忍耐了几千年,小子就想试试,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也品尝一下做人的乐趣。”

“你是老夫见过最奇特的人,或许天才的想法不是我等可以企及的,老夫却知道,你一旦成功,将功在社稷,功在千秋。”

------------

第二十一节李恪的危机

云家炸了锅了,老奶奶一听到云烨要去当农夫,一口气没上来,就厥过去了,醒来之后就嚎啕大哭,说自己对不起祖宗,堂堂的侯爷不当,云家唯一的男丁要去种田了。

边哭边偷偷看云烨,这是她老人家对付孙子百试百灵的无上法门,小事小哭,大事大哭,不大不小的事看情况再哭。如今连昏厥都用上了,她就不信孙子会坚持己见。

云烨现在头大如斗,他最怕的就是老奶奶哭,一是怕她哭坏身子,二是老奶奶自从云烨回家后自立自强这种关中女人的韧劲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就打算守着孙子让他给自己养老送终,性子又回到云家富庶时期的模样。

整日里带着一群爪牙满世界显摆,今天与程夫人商议昭国坊里作坊的问题,明天和牛夫人结伴去慈恩寺上香,她老人家现在就认准了这家寺庙,老主持用云家的钱修缮了寺庙,听说光佛祖身上的金漆就用了八两金粉。

给老奶奶一下一下的捶腿,看她抽搐的不太厉害了就缓声说:“您老人家过虑了,孙儿不是要放弃侯爵,而是要给天下受苦人一个念想,一个可以摆脱贫困,能过上好日子的念想,让他们知道,好日子还可以这样挣来,光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土里刨食,一万年也别想吃上肉。

这几天孙儿在庄子里转了转,看到他们蹲在墙角喝稀饭就心里发酸,这些都是勤劳善良的好人啊,为什么就只能喝稀饭?他们不知道肉好吃吗?是因为没门路吃肉,孙儿就要教会他们怎么才能吃上肉。”

“咱家倒霉的时候,小丫连稀饭都没得喝,有谁可怜过咱们?”老奶奶有些不忿,

“事情不是这样看的,奶奶,就因为您老人家善良了一辈子,所以老天就没让孙儿吃一点苦头,处处有贵人帮忙,您想想,要是当初孙儿没被老师看到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

话一出口,老奶奶就捂住他的嘴,不让说下去,浑身害怕得发抖,她不敢想象襁褓中的孙儿在寒风里哭泣的模样。

“不敢胡说,可不敢胡说,只要你好好的,就是喝稀饭奶奶也心甘情愿。”

“孙儿当一段时间的农夫,给其他农夫指一条过好日子的道,您想想,这得积多大的德啊,云家要千年传承,没有这样的好德行是没法子传千年的,金银珠玉在时间面前只是一堆没用的垃圾,还容易招来灾祸,只有积德才可以保证子孙三代平安。”

“烨儿,奶奶没有你那么长远的眼光,只要你觉得好,就去干吧,奶奶只是心疼你,怕你吃苦,你从小就没有吃过苦,哪受得了农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