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据考证常用的是五百多枚,现在乾隆挂的早,就给他减少一些,鉴赏字画是有套路的。”祸害名画祸害得很有讲究,不是瞎胡来的。
“首先,这些书画贮藏在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御书房四处,所以每个地方的藏品都会盖上“地名鉴藏宝”的章,例如“御书房鉴藏宝”。
其次,凡是乾隆看过的作品都会盖上“乾隆御览之宝”。
再次,石渠宝笈是为乾隆朝前期编撰的大型文献,成书于乾隆四年,著录了清廷收藏的历代书画名品,所以凡是被收藏的作品都会盖上“石渠宝笈”。
最后,上等的书画作品会被盖上“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和“宜子孙”;而且,“三希堂精鉴玺”和“宜子孙”两枚印章必须成对出现,还要固定出现在作品的右下方“三希堂”在上,“宜子孙”在下。”
“那这五牛图呢”
陈鸣真像让部队把乾隆的棺椁夺下来,拉出来鞭尸了再鞭尸,就他这种文化水准看了都觉得心情不爽到极点,这个乾隆,太让人恶心
这可是后世中国的十大国宝名画之一啊。出自唐代画家韩滉之手,也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中国画,之前的都是绢本。整幅画都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五头神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通过五头牛各自不同的姿态以及丰富的色彩变化,使每头牛都颇具立体感。而画中的牛的目光都炯炯有神,可以体现出牛的温顺却又倔强的性格。可是乾隆乱七八糟盖了不少的印章,夹在两牛中间的缝隙里,把一张不大的作品填得满登登的,让韩滉笔下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消散了七七八八,严重破坏了整幅画最初的观感。
赵孟頫在图后的题跋中认为韩滉此图意在效梁朝陶弘景画牛寓意的故事。而乾隆在图上提诗中写道:“一牛络首四牛间,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可以看出乾隆认为五牛图并不是说陶弘景之事,而是意在表现汉代贤臣丙吉关心民间疾苦,路见牛喘而致问的典故。
乾隆的这个有点源于他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立场且不去提,只说题跋和印章,人家赵孟顺字写的那么好,都只不过在图后题跋。乾隆呢正面题跋不说,啪啪啪,盖了至少八方印,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印。
“这叫什么这就叫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有套路”一番吐槽加喷水,陈鸣觉得自己心情是大畅快。甚至于他心理面也琢磨起了这个主意,自己是不是也要多弄几块印章呢
我也不多盖,就盖一俩,俩仨
话说把后世价值过亿的国宝那在手中那啥,真的很带感。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七章 晋商
陈鸣虽然爱煞了蓬岛瑶台,但他并没有在里头多住几日,因为那里四处环水,往来消息通报甚是不便,在里头就多住了一天,陈鸣就回九洲清晏了。
复汉军夺取了北京,但北京的易手并不意味着战争就此了结,数万部队杀出长城,正在承德奋战,几十万百姓也将陆陆续续的回迁原籍,再有清查京津的一些府邸店面等等。后者能变卖的就变卖
虽然陈汉不准备迁都北京,必然会让北京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北京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渤海湾的便利,以及跟北方草原的接壤,这片土地在未来时候必然会重新站立起来。
而且北京作为陪都,政治地位再低又能低到那里
再说了,除了承德方面的战事,陈鸣还派出了山东陆军二师,外加冯廉手下的人马迅速整合起来的北京守备一师,向宣化府和察哈尔一带展开攻势。后者复汉军现在还确实难以掌握,但至少要让那里的蒙古人知复汉军的厉害,千万别自己来找死
而且拿下了宣化就控制了张家口,对于山西的晋商和内蒙六盟都是一个沉重到极点的打击和制约。这并不是说山西与内蒙的联系通道就只有一个张家口,而是张家口的商业规模和贸易值是大草原上最高的。
同时,夺取了宣化,也就对晋北的大同构成了直接威胁。
就在京津决战的时候,河南的复汉军主力已经夺取了洛阳城,清军败退潼关。复汉军随后从陕州、垣曲渡过黄河,已经扫荡大半晋南,打到了临汾和潞安了。
等到北京这里的局势料理妥当,晋南晋北群集进攻,扫荡山西那是易如反掌。
陈鸣内心里对晋商的痛恨远比扬州盐商更甚,后者被满清当肥猪养,时不时的被收割一茬,在复汉军起兵的过程中,为满清出钱出物,不知道帮了满清多少忙。但猪这东西你对它还有什么指望呢再说了扬州盐商的这点罪过跟当初投机外族的晋商比起来,就太不值得一提了。
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明末清初的晋商八大家,一个个都是腰缠百万的豪商巨富,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按照的普世观点来看就是名副其实的汉奸,早在满清入关前,他们便常往返于关内关外。
在明朝日益动荡的关头,就是他们在正常贸易之外,暗中为满清输送粮食布匹棉花等军需物资,提供关内的各种军政情报,搞起政治买卖。清军入关后,没有忘为己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家,顺治在紫禁城便殿设宴,亲自召见了他们,并赐给服饰,封为“皇商”籍隶内务府。
为首的范永斗被命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其余七家,亦各有封赏。
陈鸣现在最最可惜的就是,当年的卖国汉奸八大家现在早已经辉煌不再了。除了一个范家还乾隆朝中前期依旧拥有着不俗的政治实力和财富外,其余七家早已经给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至少主家是早就消失了,只剩下少量的分支。现在商场上若是一提起来山西晋商大家,那是榆次常氏、太谷曹家、介休侯氏、祁县渠家、平阳亢家这些后起之秀。
这五家才是集粮食、布匹、食盐、丝绸、药材、茶叶、当铺、钱庄等多类别于一身,垮行业的真巨头。而且一个个发家的痕迹虽然免不了要与官府扯上瓜葛,但跟之前的范永斗、王登库等人,那是绝逼的不同。他们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辛勤奋斗和高瞻远瞩的开拓进取而成功的,跟政治投机是完全两码事。
平阳亢家现在就在复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