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5 章(1 / 1)

主宰江山 汉风雄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枪,各回各家。

施南府,是土家人聚集地,雍正年间改土归流。

如今宜昌与施南二府,就是那熟透了的果子,只等着陈鸣去摘取了。

枝江的高峤已经不止一次向陈鸣上过折子,特别是六月里的那一回,高峤说他不需要战兵,只要来三五千后勤部队,能拿着刀枪唬唬老百姓,能平镇地方,他就能平推了鄂西。

这次进攻鄂西,陈鸣身边所带部队只有万把人,一个近卫旅和几百人的骑兵部队是复汉军的老兵,剩下的就是赵永吉带领的第十五旅和后勤部队了。这支第十五旅本来是以襄阳城内投降的清兵民勇为主力组建的部队,总兵力五千出头,前阵子被调整了建制,听埋在其中的暗线汇报,第十五旅内部对这次调整是有看法的,他们担心被吃了。陈鸣理解他们的担心,但吃还是坚定的要吃的,整个复汉军里可以有大小山头,但十五旅这样敏感的队伍,只能融入复汉军后再去谋求自己的小山头,而不是保持着小山头的模式汇入复汉军中。

赵永吉还是有脑子的,坚决执行命令,压着手下军官完成了复汉军的大整编。

陈鸣在鲁山汇聚部队,军令也一样下到了襄阳。

乱石盘村,013军属村。

两年前一片破烂的村落景象已经消失不见了,那些黄土坯草房好像从没在这片土地上出现过一样,大山脚下,取而代之的都是一栋栋高大坚固的砖房。

这就是两年时间的变化。

对于这些军属村来说,两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这几十户军人家属从贫穷奔上小康,毕竟这两年里鲁山都没有遭灾,也没有遭难。几十亩属于自家的土地,以这个时代人民的辛勤,要还能饿上肚子才是稀奇。

何况砖头也便宜,对于军属有特殊优惠,所以两年的时间里,村子里都陆陆续续盖上新房。建设局有一支队伍专门就是干这个的。当初破烂不堪的小村,家无余财的民众,如今已经是一片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了。

江伟就是这个军属村的人,当他被人引着来到013军属村的时候,正是黄昏。

大火球似的夕阳终于滚落到山背后,晚霞收尽了她的最后一抹余辉。天上的晚霞色彩正由绯红到粉红,袅袅炊烟从军属村一缕缕升起,还有几声犬吠鸡鸣。江伟只一眼就爱上这儿了。

他是鲁山人不假,但乱石盘村他从没有听说过,他的亲属是在江伟跟着部队南下后第三批迁入013军属村的,所以这次江伟回乡探亲,是他第一次到013军属村。

十天的时间一转眼就过,江伟的卫兵在今天下午已经赶到了,明天就会陪着江伟一块回军。

江伟有一个弟弟,两个姐妹,三个弟妹都成婚了,他出战在外,属于他的那份地就由他爹和他兄弟种着,反正江家没有分家。

在江伟成为营官以后,分给他家的军功田已经累计到了六十亩,在整个军属村中算是头一号的。而这次军功兑换,江伟又给家里带回了三百五十亩地,虽然麻城在哪个方向,离鲁山有多么的远,江老爹全然不知道。小两年的征战也让江伟在回家的时候带了一只重重的枣木箱,至于里面藏得有什么,那就只有江家人自个知道了。

儿子当兵当的很有价值,几百亩地是江老爹在两年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美事。但是江老爹和江伟娘看着大儿子身上、腿上一道道伤疤,泪珠子也不停地啪啪掉。

“爹,你不要当兵了。咱家几百亩地,够咱们吃的了。你别去当兵了好不好”江伟八岁的的儿子抱着父亲的退,边说变掉泪珠子。

两年时间没见到父亲的孩子的声音听得江伟也很不是滋味,将儿子搂紧自己怀里,江伟眼眶也泛红:“铁牛,爹也不想离开家。但爹不能这么做。”

“咱家的地是爹打仗打来的,爹要不打仗,成千上百的跟爹一样的人要都不打仗,满清鞑子就会重新杀回来,把咱们的地全都抢走,把咱们的粮食重新抢走。把爹、你爷爷奶奶,你叔、你娘、你婶子,你弟弟妹妹,都杀了。你说爹还能不打仗吗”

“爹打仗就是为了咱们的家,为了咱们的地,为了让你以后不受欺负。为了让你爷爷奶奶,让你、你弟弟妹妹,你叔你婶你娘,都吃好穿暖,都安安乐乐的过一辈子”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页

三百三十四章已经发了,就在下面,定时搞错了

复汉军大军从河南南下,一支部队去了汉中,一支部队去了武昌,陈鸣的大旗却在坚定不移的向着宜昌走来。

士气低迷的宜昌守军,不管是清兵还是民勇,都有弃械而逃者,甚至是军官练总带头逃走。

官也好,兵也好,所有人都不看好宜昌的前途。宜昌也就真的要不好了。

即使范时绶和朱珪还都坚持在宜昌城内

近年来,复汉军两次祸祸湖北,但头一次对宜昌并没造成什么直接的损害,反倒很多人从富饶的荆州、武汉跑来了宜昌,到是给宜昌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机会。可如此好事,可一不可二,这次宜昌就注定难逃一劫了。

宜昌城内的情绪现下一点也不紧张,反正他们都清楚官兵守不住城池,而且复汉军暗营在宜昌城内屡次张贴安民告示,散发小传单,传播复汉军的不扰民不抢掠等等,让百姓放心生活。如此宜昌城里的老百姓虽依旧有很多逃往乡下,但比例不高。

这几个月复汉军扫荡了大半个湖北,大军就停在枝江,但并不决断枝江与宜昌的往来,不仅宜昌境内有很多枝江过来的人,宜昌人也有不少过了枝江到复汉军控制区内转过一圈的人。乃至一些报纸都在宜昌私下里流传开了。

今日宜昌城中一处府邸,张灯结彩,入眼之处一片火红喜庆之色。那是宜昌知府周文觉周大人幼子满月的大喜日子。

周府尊年纪刚刚三十有八,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二甲第四十名,如果天下太平,这位府尊大人的前途将是无量,他至少还有二十年的好时候。小儿子的满月宴那将成为整个宜昌府内权宦富贵人家云集的场面,是可喜可贺的美事。周文觉又有儿子又得钱财。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周文觉小儿子的满月宴不能说来人不多,但气氛,大大的不同了。

不像是热热闹闹的满月宴,而像是吊丧的白事。

中年得子,周文觉虽然有长子、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