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人能经受住俄国士兵的白刃冲锋。
所以,多赫图罗夫不仅非常珍惜预备队,而且不顾参谋长彼得索夫的反对,坚持按自己的意图作了部署用数量众多的军队去不停地冲击敌人。东线俄军总司令巴格拉季昂亲自率领的一个万人师正在向着图林斯克迅速靠近。这是多赫图罗夫的底气所在。
多赫图罗夫牢牢地掌握着预备队,他既可以在两翼实施反击,也可以支援左翼,必要时还可以后退。按照多赫图罗夫的部署,俄军将在图林斯克进行一场惨烈的正面进攻战。
“将士们渴望已久的战斗即将开始,胜利全靠你们,我们需要胜利。胜利能给我们祖国带来宝贵的自由和尊严,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宁的生活,并且使我们能很快地返回家园。
所以,战斗吧
像在斯摩棱斯克、博罗季诺和别列津那样战斗吧我们的子孙后代将骄傲地回忆起你们今天创造的伟大功绩。当人们谈论你们的时候会说:正是他们在伏尔加河畔参加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一段强有力的演讲总能让士兵们的斗志高昂起来,让他们的灵魂燃烧起来。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多赫图罗夫不是拿破仑那样伟大的演讲家,以铁将军在俄军中出名的他是一块冰冷坚硬的生铁,永远不会为士兵的伤亡而落下一滴泪水。但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鼓舞起俄军士兵的勇气了。
太阳西下,白天就要过去了。
战斗前令人不安的等待使人难以入睡。干柴慢慢的燃尽了,滚滚的热浪也不能温暖士兵们的内心。
白天,国防军的气球兵都看到了,在广阔的图林斯克西北,凡目力所及,到处都布满了俄国军队的帐篷。而昨天夜里,俄军的顽强精神他们已领教了,他们心里明白,经过今晚的战斗,他们中有些人可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了
这一夜,多赫图罗夫也是惴惴不安,他渴望同中国人交战,但又害怕交战。他在心里算计着,还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打败当面的中国人。
可是图林斯克的中国人只是他们很小的一部分,这儿只是俄罗斯收复东方失地的一个小门槛。就算他能如愿的拿下图林斯克,那距离战胜中国也还遥遥无期。这一战唯一的价值就是鼓舞俄军的士气,同时对中国人表现俄罗斯保家卫国的坚定态度。
俄罗斯的军队数量有限,之前的战斗已经让他的部队从三万人变成了两万六千人,图林斯克还必须抽调三分之一的军队部守在防御上,用于进攻的部队只有一万七八千人,而守卫在图林斯克的中国人又有多少呢
大部队距离图林斯克还有三天的距离,巴格拉季昂的那个师也不是马上就能抵到图林斯克,在交战中损兵折将对他来说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可这一仗他又必须打多赫图罗夫这样认为着。
“我们必胜,尽管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亚历山大一世如果真的有魄力……
这一夜,多赫图罗夫在塔拉镇根本没有入睡,他一直在关注着激战的前线,还一直在紧张关心着后方的消息。
图林斯克已经就这样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俄国人,都把自己的所有实力摆在了这盘棋局上,但是他们仅仅是开胃小菜,彼此的主力还都隐匿在这处战场的后方。
多赫图罗夫现在很怕突然收到消息,他和后方的亚历山大陛下失去了联系,他们中间多出了一支中国人的阻击部队,那样的话多赫图罗夫就需要转攻为守了。
虽然离开了图林斯克这条大路,俄军的确能够绕行,而继续向着阿斯特拉罕进军。但是那些乡间小路和没有人照料的田野原野上,此时更加泥泞难行。
再泥泞不堪的大路也比乡间小道要强,这是每一个俄国人都知道的事情。俄罗斯可没有中国那么富有,不仅在本土修通了多条东西纵横南北交错绵延万里的宽阔国道,将城市与城市之间彻底沟通,连乡间都修起了坚实的夯土路面。
听说,就是雨量最多的中国本土南方,在夏季雨水最多的时候,乡间小道上也能轻快的跑起重型马车。而不像俄罗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都没有一条公路能抵挡的住春天化冻时期的侵蚀。
可这些并不是多赫图罗夫能掉以轻心的理由。
中国人大规模的驱赶了这里的俄罗斯人,现在多赫图罗夫对于中国主力部队的动向是半点也不了解。谁敢保证他们就不会从更加泥泞难行的伏尔加河右岸或图林斯克西南方的乡间,穿插到自己的后头呢
多赫图罗夫焦急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如果顺利,黎明五点的时候他就能收到巴格拉季昂上将的消息了,这也是俄军前后沟通顺畅的证据。
多赫图罗夫一遍遍的在指挥部兜着圈子,面无表情,浑身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气息。
所有的命令都已发出去了,三分之一的士兵作为警备,可是当战斗打响后他心里已经镇定不下。他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有时则在铺着地图的桌前坐下来。他的大脑在快速的转动着,在尽可能的推测着中国人可能采取的行动。
司令部、村庄、俄军一座座巨大的兵营,到处都是一片寂静。傍晚的时候,多赫图罗夫曾派副官们去视察部队,检查军队进入阵地情况。篝火旁,士兵们在悄声交谈,或者是在吃着东西。许多同乡聚在一起,商量如何让幸存者向亲人转达自己的遗言。一些沾亲带故的士兵聚在一起,悄悄地话别。许多士兵在擦拭武器,或是若有所思地凝视着春天深沉的夜空。
然后战斗打响了。
多赫图罗夫非常希望这一夜里俄军能有所突破,这让他们才好去叩开阿斯特拉罕的大门
上百门俄军大炮开始袭击图林斯克阵地,国防军炮兵当即进行还击。
炮声惊动了潘昶,他从容地走出房间,跨上他那匹个头不高的枣红马,向中央主阵地的指挥所走去。他站在一座瞭望塔上,向对面方向望去,沿着图林斯克上方的大道,打着火把的俄军星星点点,就像一条条大小不一的火蛇在蜿蜒游动。
漆黑的夜幕下,枪炮火光闪动。激烈的枪炮声不断战场上传来。两军交锋正炙。
两个小时后,俄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