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军官的位置了。田中五郎至少升任一个炮兵连的指挥官位置。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战功赫赫的英雄,为了一纸中国的国籍,却卑微的近乎丢失了自己的人格。
穆斯塔法阿塔土克是一个奥斯曼人,他没有去过中国学习军事,可他一直都有听闻过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的艰难,也有耳闻知道日本等东亚各国民人,全部极度向往加入中国国籍,渴望成为一名中国人。之前的穆斯塔法阿塔土克还有些不以为然,因为文化、文明的迥异差距,几乎不存在奥斯曼人主动加入中国国籍的事情。但现在他亲眼看到了田中五郎的这一幕,心中的震撼是极其大的。
是怎样一个国家才能让田中五郎这样的战斗英雄抛弃过往的一切荣誉去追求和投入其中呢
穆斯塔法阿塔土克之前对中国的了解只限于它的强大,就如同他们对欧洲列强的认知一样。但中国要是只单纯的强大,他可不认为能让田中五郎这样的英雄倾倒膜拜至此。
奥斯曼当年也强大过,从几百年前到现在,奥斯曼的军方高层中经常出现归化的欧洲人。可是每一个奥斯曼人都明白,这些欧洲人之所以愿意归化奥斯曼,那只是因为他们在原来的国家多是受到了压迫、压制,甚至是迫害。他们之所以投效奥斯曼,是因为他们在奥斯曼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权利,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他们从内心里认同奥斯曼这个国家。
这跟中国的现象可不一样。
归化中国的外国人可不是军官将军,很多人的身份只是士兵,但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很多人都是英雄。
中国似乎有着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这个强大并不是力量上的强大,而一种魅力上的强大。中国除了国势强大无匹外,它还需拥有着一种吸引田中五郎这等英雄的因素。穆斯塔法阿塔土克明白,那就是文化、文明、社会发展等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穆斯塔法阿塔土克的军职是不高,但他出身伊斯坦布尔的名门,基本见识还是有的。
看着眼前的田中五郎,他觉得中国对于日本的影响力绝对是非常规意义上的征服,这样才能让一个战场上的英雄毫无抵抗的跪倒在它的面前,就像他本人跪拜真神一样。
奥斯曼人在过去的岁月里也征服了无数国家和民族,但看看奥斯曼的征服和中国的这种征服,同样是征服,差距却不是一般的巨大。
奥斯曼人的征服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反抗和内乱,而中国人的征服换来的是无比的崇敬和追随。
穆斯塔法阿塔土克对中国的了解太缺乏深度认知了,他要是知道中国在东方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在日本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他就能明白现今已经对中国软了脚的日本为何会如此的崇敬的跪拜着中国了。
当初的唐朝在白江口一战彻底打垮了日本的神经,现在的陈汉却依靠着国家层次的武器升级换代,和自己那强大的让人绝望的国力,直接蒙圈了日本。真正的战斗根本没有打起来,日本就选择了屈服。
而且随着中日交流的增加,随着北海道的得手,还有日本自身闹出来的幺蛾子,日本是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也越来越从真心里跟随中国。
因为跟着中国有好处。
先不说劳工方面,就是雇佣军的问题,都给德川幕府带来了不小的帮助。实打实的好处面前,日本人从口服心不服,悄无声息的转变成了心服口也服。
日本人的文化决定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命运。
崇拜强者,在强者面前甚至都能表现出一股浓浓的奴性出来,这让日本人面对现如今的中国的时候变得毫无抵抗力,他们就像一千二百年前的日本一样,再次跪倒在了中国的脚下。
原时空的日本,不管是维新之前,还是二战之后,脱亚入欧的观点在其国内一直很有市场,那时候他们的奴性让他们跪倒在西方世界的脚下,而现在就是他们彻底的拜倒在中国的脚下。
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在渴望着变成中国人,田中五郎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很幸运的已经拿到了那个红本本,但更多的日本人还在为那个渺小的机会在战场是拼命厮杀,并且无怨无悔。
------------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划了一条线……
冬季又一次来临了。大雪铺满了整个世界,硬币大的雪花渐渐模糊了人的视野,很快的,大半个北半球都变白了。
从北冰洋到波罗的海,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到遥远的乌拉尔,从西伯利亚越过短暂的东山海峡白令海峡一直延伸到北美的东海岸线,一条条或笔直或弯曲的通道上,都跟旁边的大地混淆作了一团。谁也不能在白白的雪地中分别出哪里是道路,哪里是田野。
光秃秃的树枝上,高高低低的屋顶上,全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白的棉绒被子。
冰雪席卷北美大陆,圣劳伦斯河被彻底兵锋,五大湖除了湖心部分外也完全成为了个大冰块。首先封冻的是苏必利尔东北岸,然后是休伦湖的北岸、大半个乔治安湾、安大略湖的北岸,当圣诞节过后,整个五大湖除了湖心部分就只有伊利湖和密歇根湖南部的部分湖岸没有封冻,其它湖岸基本都已经冻上。
可是寒冷的天气却掩不灭美利坚人民心头的热火。在“亡国”这个极度刺眼的名词的威胁下,三十年前的一幕幕似乎再现在了六百万美利坚人眼前,整个美国由此催生出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抗华救国,救亡图存。
就像原时空二战时候的中国一样,美国人在亡国的危险之下掀起了一股炙热的爱国热潮。
几十万妇女走上了工作岗位,工厂、农场、牧场中都有她们的位置,医护、教师和政府内部更是早有大量的女性身影出现。除此之外英国人也想方设法的从欧洲为美国人弄来了一支志愿军,这当然不是英国人,而是一部分黑森人和意大利人,以及荷兰人。但数量总计也只有万把人,而且素质参差不齐。
他们中有一部分是老兵油子,有一部分是战场上的败兵、散兵,还有一些人纯粹是过来吃饭。
但是美利坚在为难之中爆发出的这股力量,还是在战争中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