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对巴库汗进行报复。
但是当初中西谈判的时候,曼萨尼约港就被中国人给死保下来,如今的西海,意义可一点不比曼萨尼约弱,中国又怎么会轻易撒手呢
而且这次的谈判,中国方面做得实在是够坦荡。我们跟奥斯曼帝国是军事同盟关系,是有着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我们不能也不会背叛朋友,跟敌人在私下里偷偷达成协议。
中俄要展开谈判,那必须知会奥斯曼人。俄国人要相同中国人签署停战协议,那么你们也要同奥斯曼帝国同时签署停战协议。
叶戈尔盖达尔在刚刚听到这一番言谈的时候,眼睛都睁大成了牛眼,看着董诰的目光犹如看到了一个傻逼一样。
这中国人完全是拿着好处向外推啊。
要知道,叶戈尔盖达尔虽然对中国态度软化了,却在心里也打着东边吃了亏,南面补回来的念头。
可中国人却如此的讲义气,够朋友,把叶戈尔盖达尔的三观都给砸破了。
在私人领域里,说话算话是一个非常棒的品德;可是在外交领域中,死扣说话算话,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傻逼,是外交人员非常低劣、不成熟的表现。
可是中国人偏偏就这么干了。
俺们是天、朝上国,咋能干那说话不算话的事儿呢
那还要不要面子啦
对于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要面子都是一个让人很难启口的德行。
嗯,对于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来说,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德行。
且不提三个月前的伊斯坦布尔接到中国的通知后,那奥斯曼帝国宫廷上上下下的君臣是什么个感受,只说赛利姆本人,那就对中国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赛利姆抵到南京之后,首先向陈鸣进献了奥斯曼帝国的礼物一颗奇异的能够自己变色的宝石。
它来自奥斯曼的安纳托利亚山。
迄今为止,也只在安纳托利亚山里发现过这种白天是绿宝石,晚上是红宝石的宝石。
就连苏丹的皇宫中也属于稀世珍宝。
这一次年迈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对于中国真的生出了不尽感激。
在伊斯坦布尔君臣的认知当中,就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中国人这个真诚地步的。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拿出了他的认知中最稀有、最宝贵的宝石,来作为他对中国皇帝表示敬意的礼物。
包括奥斯曼人在内,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颗能变色的宝石是什么。可是,陈鸣在上辈子时偏偏注意到过这种独属于土耳其的变色宝石水铝石。
这是一种非常稀少的宝石,只发现于土耳其的的安纳托利亚山,产区产量都极小。
而水铝石的名字还是奥斯曼的末代苏丹命名的,现在时间还差一百多年呢。
------------
第八百八十五章 三边会谈
陈鸣的精力就算分散的再厉害,他的注意力也会挤出一部分放在中奥俄三边谈判上来的。
反正他又没给自己孙子起名的习惯,陈鼎的儿子他都没起,就也不会在陈眧身上开先例。
虽然他之前确实关注到了这个孙子,陈鸣心里很清楚这个男婴降世的意义是什么。
他又有一个儿子踏足了皇位争夺战这口深不见底的泥潭中了。
陈眧这一踏进来,再想要脱身,那就没那么容易了。可这又是他自己的选择
生在皇室,除了拿把椅子,人生还有什么奋斗目标呢
由高彦明领衔的中方外交谈判代表,和叶戈尔盖达尔带领的俄国外交代表团、赛利姆带领的奥斯曼代表团,在南京展开漫长而谨慎的谈判。中方对会谈的基本节奏和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并早已准备了若干应对方案。
俄方的准备也很充分,哪怕是知道消息最晚的奥斯曼帝国一行,也为谈判准备了详尽的资料和方案。
俄罗斯需要大量时间来舔舐自己的伤口。
在东方构造起一条足够抵挡中国人进攻的防线之前,他们是不会再度挑起第三次中俄战争的。但俄罗斯又不会对奥斯曼最太大的让步。
俄罗斯现在怕的只是陈汉,而不是奥斯曼,叶戈尔盖达尔可以对中国做出一定的让步,但是对于奥斯曼,却始终想着狠狠咬对方一口。
而中国也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在新土势力范围上的统治,巩固自己在哈萨克大草原上和西伯利亚上的地位。蒙古人和哈萨克人也都需要时间来夯实自身的基础。
这是这场谈判的基础。
奥斯曼人很清楚这次之所以谈判桌上有自己,那纯粹是人家中国人诚实守信,一口吐沫一颗钉。说不背着奥斯曼与俄国人议和,那就不背着搞小动作,事儿干的光明正大。
所以,奥斯曼人是很有底气的因为他们有一个诚实可靠的强大盟友。
况且之前他们请求中国人出兵里海的西海岸,人家也果然派兵过去了。第一批是还不到五千人,第二批更是只有三千左右,但如今这八千人往里海的西海岸一站,俄罗斯人在高加索的剩余兵力就全都被吸引去了。
是以,这场谈判中奥斯曼人也是绝对不会退让的,他们不仅要保证自己在格鲁吉亚的利益,还要重新杀回克里米亚半岛。
哪怕克里米亚汗国的最后一位汗王巴哈杜尔格莱二世,在九年前就被俄国人送到了爱琴海中的罗德岛,然后被砍了脑袋。奥斯曼人也始终在为重返克里米亚半岛做着努力。
奥斯曼人这次战争最大的目的就是恢复他们在克里米亚的利益,承认格鲁吉亚为奥斯曼的属地。
这是一场漫长而又艰巨的谈判啊。
重点不在于中俄,重点在于俄奥。
陈鸣有意识的建立中国在世界上的诚实可信的口碑,这在将来的世界局势下,可能会发挥着作用。
而且说话算话这四个字也跟中国的人文文化、自身形象和老大地位相符合。
现在是陈汉确定自己未来十年中的对外政策的关键时刻,陈汉的外交策略面临一次关乎线路问题的重大调整。
奥斯曼人和俄国人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这点,还说不定。
但这真的很关键。
十年的时间说短暂很短暂,说漫长也很漫长,保不准今日还关系紧密的两个国家,十年后就要刀枪相见了;也保不准今日还刚刚大战了一场的俩国家,十年后就亲如一家了。
中国需要时间让哈萨克人与蒙古人组建起隔离带。
中国还需要与哈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