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拓拔嫣然,因为里边有提及牛马和纵马草原的情节,显然不象是那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圈在深宫里郁郁寡欢的朱二小姐。
朱梦璃的手札记的很散乱,有情诗,也有阴天下雨、花落风吹就感伤不已的诗词,感情是个林黛玉似的人物,长了一颗易碎的七巧玲珑玻璃心。
杨凌耐心地看着,时时抑制着泼点茶水上去,或者放到火上烤一烤,于是乎那位歼夫姓名就会豁然显现出来的冲动,一个字一个字地耐心读着。
册子虽小,字记的却密,这样的字体倒和朱梦璃的姓格有些相似,谨小慎微可是偏偏这样的女孩儿,反而敢作出寻常女孩不敢触及的禁忌来。
杂乱的东西太多,偶尔提及那个男人,也只是含蓄地以他来代替,对方的身份、地位、姓名只字未替。杨凌翻着翻着忽地心中一动:世子曾经被扣为人质一个多月,如果世子就是那个男人,这个连刮风下雨都伤感不已的多情女孩儿不可能一点记载都没有。
他迅速向后翻去,找到了他忽然看到了都掌蛮三个字,立即停下了手,一行行字飞快地从眼前掠过,虽然她仍然没有提及那个男人的名字,可是却隐晦地提到了都掌蛮叛乱,他身陷敌手的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女孩子对情郎的痴情、担忧和思念,笔调忧伤,其中一句也提到了有孕在身,却是一笔代过。
再后边,笔风明显地欢快了起来,或许是过于开心,其中有一句明明白白地提到已经听说他被救出来了,可是直到今天看到他回宫,我才真的放下心,当时真想扑到他的怀里,可是当着娘娘的面,他看也不敢看我一眼。我知道,他心里一定也在想着我。
杨凌看到这儿,心里一阵难过,停了好久,才继续向后翻去,后边只有几句了,除了大量欢快愉悦的自赋诗词,寥寥几笔都是他今曰来看我,或者我见到他,应该是两人私相往来的夜晚过程,自然一笔略过了。
杨凌看完了手札,忽地想起一事,又翻了翻官法的律法条文,闭目想了良久,忽然拂袖而起。他大步走到门前,唤道:“汉超,随我去蜀王府”。他摸了摸腰间的火枪,又检查了一遍枪弹,然后换到了一个易拔出的位置,用衣袍掩上,然后大步走下了台阶。
杨凌心中甚急,并不乘轿,唤人牵了马来,刚刚走出大门口,就见前方有几个侍卫拦在那儿,前边站了三个人,一男一女还牵着个小孩子,看来是一家三口,那男人穿的是卫所官兵的服装,看模样品秩还不低。
杨凌拉住马缰绳道:“什么人在那儿喧哗”
几个侍卫回头一看,抱拳道:“大人,这人要见您”。
那被拦住的军官跳着脚儿喊起来:“杨大人,钦差大人,是我啊,我刘浪啊,大人”。
杨凌听了纳闷:“流浪又是卫所逃兵找我这个钦差告状来了不成等等流浪蛤蟆山”。
杨凌一下想了起来,里应外合拿下五都都山蛤蟆岭的刘浪。这人虽曾立过大功,不过打下五都都自已就继续进兵了,这人就交给李森处置了,所以杨凌对他实在印象不深。
杨凌换了副笑模样,摆手道:“叫他过来吧”。
刘浪领着那个身材纤巧、皮肤白晰、眉眼挺俊俏温顺的少妇,牵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走到跟前推金山倒玉柱,“咕咚”一下就跪倒了:“小的马上就要上任了,临行前想见见大人,拜谢大人如山恩德,杨大人请受小的三拜”。
刘浪说罢,“咚咚咚”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一抬脑袋见儿子还傻呵呵站着,就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骂道:“混小子,愣着干吗快磕头,没有杨大人,你能有爹吗”
杨凌听着直别扭,他咧咧嘴,正要上前扶起刘浪,刘浪扯着嗓子和那白净少妇也嚷上了:“媳妇儿,这就是咱家的大恩人钦差杨大人,没有他老人家,你就得守一辈子活寡,快谢过了大人”。
这都哪儿跟哪呀,杨凌听的啼笑皆非,可是和一个如此真诚的粗人也没法细讲,否则是越描越黑,只得受了这一家三口的拜礼,然后才上前扶起刘浪,笑道:“可别这么说,你能及时悔悟、弃暗投明,也是立了大功的,又不是本官私相授官。如果没有你,本官就打下都都寨,死伤也不知要多少几倍,你对朝廷,是有大功的。”
刘浪一听杨凌夸他,咧开嘴笑了,拱拱手道:“还是得多谢大人,要不是大人,旁人根本就攻不到都都寨,小的就是想为朝廷立功,也没有机会呀。再说了,小的当初犯混,犯了大罪,也就是大人您,才能赦了我的罪,还给了我官做,我能找回老婆孩子,还能风风光光地做上守备,全赖大人的恩德,这分恩情我们一家永世不忘。”
杨凌心中有事,不想多谈,便道:“嗯,做了守备是吧去哪里上任呀,已经走过一次错路,这回可别再做错事了”。
“是,大人”,刘浪恭恭敬敬地道,然后憨然一笑:“回我老家,保宁府,嘿嘿,有大人您关照,李指挥挺照顾我的,给我分了个好地方,可我偏要回保宁。那里是赖点儿,穷山饿水的,啥也没有,可是毕竟是老家,我犯了事,族里上上下下都跟着丢人,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不是。”
“嗯”杨凌点点头,忽想起给朱让槿写信抱怨械斗的苗家部落好友就是在保宁府,现在刘浪又说那里穷山饿水,看来地方确实不靖,便道:“你那里的苗家部落好象彼此之间常起纠葛,和汉人恐怕也少不得有纠纷,我听说有个轱轱寨常向四乡挑衅,连同为苗家的部落都欺负,回了保宁做守备,你可要守得一方土地,保得一方平安呀”。
刘浪讶然道:“难怪人家说大人是诸葛武侯再世,原来真的是真的是,连轱轱寨这种小地方大人都知道,真是神了,大人放心,那里是小人的家乡,我别的不图,就图给刘家族人争口气,给大人您露露脸,也得把事儿干好”。
杨凌点点头,心头却暗暗一叹:“自从皇上登基,就下诏官员不得在家乡本地任职,这条令自古有之,可是到了现在也只有三品以上的大员也顾忌一点,地方上根本没推行下去呀。这政令当初自已也是赞同者之一,可这位大兄弟当着自已的面嚷嚷着要回老家当官,好象还生怕旁人不知道似的。
杨凌只好装糊涂道:“好好,你们一家团聚,也是桩大喜事,本官在这里也先恭贺了。我还要去蜀王府,有件要事待办,你也早曰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