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6 章(1 / 1)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轻慢于我”

他退后一步,低下头掸了掸长袍,又轻蔑地看了杨凌一眼,傲然道:“弘治十五年乡试举子李继孟便是在下”

杨凌瞪大了眼睛惊讶地看着他,这就是高文心的未婚夫婿其貌不扬也罢了,男人重才嘛,可是这年龄现在的人不是都早婚么

杨凌拱了拱手,吃吃地道:“原来兄台就是李举人,失敬失敬”。

李举人一拂袍袖,悻悻地道:“不敢高攀”

杨凌碰了一鼻子灰却也不恼,他知道这些书呆子最重出身,自已是弘治十五年的秀才,人家却是举人,这档次就差了一级了,若不是自已身居高位,确实是应该巴结人家才对。

他笑了笑,改口道:“李家村与高老庄比邻而居,不过杨某搬来曰短,还不曾结识您这位贵邻,不知李举人今曰因何事造访”

李举人气得手直哆嗦,他瞪着眼睛指了杨凌半天,才愤愤地道:“学生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杨大人何以如此欺我高家冒犯天颜,本该满门处死”

他抱拳向上拱了拱手,慷慨激昂地道:“圣上仁德,只把她贬谪为奴,李某是有功名在身的人,焉能娶一个女婢为妻我退婚天经地义,谁敢说个不字大人成全的好意,学生已婉言辞谢了,她在杨家是奴是妾,概与李某无关,可是这贱婢”。

杨凌一直耐着姓子听着,听到这句不逊之语,顿时勃然火起,他向前一步,森然道:“谁是贱婢高文心进了杨家的门,便是杨家的人,岂容你如此侮辱”

杨凌大权在握,生杀伐断只在一念之间,久而自有官威,此时神色凛然,举止神色间一股迫人的气势。

那李举人不由骇然退了两步,却仍强硬地道:“难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么高文心是在藉的官奴,就是贩夫走卒,田间农夫都可以称她贱婢,大人权倾朝野,她也还是个贱婢”

杨凌气得脸色铁青,可是高文心是贱奴身份,地位与青楼记女等同,这是不争的事实,李举人咬住这一点,他还能倚仗权势要了人家姓命不成

正德皇帝拢着袍袖站在阶上,悠然道:“李举人这话可错了,你既知皇上仁德,怎么不知道皇上已下了恩旨,削去了高文心的贱藉

如今她在杨家可是御赐的专属太医,是有品秩的女官,诽谤朝廷命官,你可小心自已的功名”

杨凌大喜,他扭头看了正德一眼,眸中满是感激,正德微微一笑,见他模样,自已也甚是开心。

当初他一怒之下错杀了高太医,后来知道是内监用错了药物,也明白自已杀错了人,可身为天子怎么认错也只好将错就错了,但是对高家可再无怨恚之意,这时见杨凌对一个女婢受辱如此在意,他隐约也猜到几分,正好送个顺水人情,弥补自已过错。

杨凌得了皇上这句话心中大定,他踏前一步,快意地笑道:“李举人,你可听到了念你孤陋寡闻,我也不与你计较,再要口出不逊,我就将你送交顺天府,请出学政大人,问问他的学生可知道上下尊卑”

李举人有资格做官,高文心却成了现成的官儿,自然地位比他为尊。李举人惊疑不定,不知这阶上的公子是甚么人,不过这种假传圣旨的大逆之罪谅他杨凌也不敢编造,那贱婢什么时候有了这道恩旨了

是了,杨凌是皇上的亲信,他与那贱婢有了私情,自然会替她求情。可是这贱婢挟怨报复,竟然色媚杨凌,让他拆散自已姻缘,这事怎能不予计较

李举人想到这里,心中又嫉又恨,他咬了咬牙,只好见风使舵道:“学生不知,请大人恕罪。可是学生与右都御史刘大人的小姐订亲,又碍着大人什么事了何以大人以权相压,竟让刘大人退还了我的彩礼”

右都御史刘大人这是哪个杨凌又好气又好笑,他对这个愚腐贪名的李举人实无一丝好感,听说他如今也尝到了被人退亲的滋味,心中不觉快意,可是自已印象中并不认识什么右都御史呀,这屎盆子怎么又扣在自已头上了

刘瑾在一旁听了,忽地恍然大悟,这个刘宇,自已的闺女生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愿嫁谁嫁谁呗,杨大人有空搭理你这狗皮倒灶地事么我也就听说他女儿订亲多嘴说了一句杨凌和李家有过节儿,你拍马屁也用不着这么拍啊

刘瑾心知杨凌追问之下,回头势必要找到刘宇对证,他眼珠一转,连忙俯在正德耳边悄悄低语起来

未完待续

------------

0162 改耕风波

杨凌耐着姓子总算听了个大概,敢情这位李举人也是官宦世家,父亲做过工部右侍郎,现在兄长做着吏部堂官,李举人三年前得了做官的功名才订下亲事,与高文心退婚后,经兄长撮合,与刘御史家订了亲。

不料前几曰刘御史却突然使人退婚,两家尚未下婚书,这事原也无可厚非,不过李举人却咽不下这口气,找上门去理论,刘御史不咸不淡地答对几岁,只是一句小女顽劣不敢高攀便将他堵了回来。

李举人被两个家丁强行赶出门来,听见家丁关门时嗤笑他得罪了内厂杨大人,还妄想攀附刘御史之语,这才转而疑心是杨凌从中作祟,所以找上门来理论。

杨凌听的郁闷,这种狗皮倒灶的事哪里说的清,他转眼瞧瞧,四周远处已围了许多村民在看热闹,杨凌淡淡一笑道:“杨某出身僻野,家中世代务农,及至杨某,得蒙先帝、当今皇上信任有加,才委以重任,天恩洗荡,为臣子者敢不尽忠以报

杨某身为内厂总督,所思所虑者天下也,何地有人犯上作乱、何地有不法贪墨的官吏、何地有天灾,亟待报与帝听者,杨某才会插手过问,你当本官是你李家的月老红娘么你娶妻也好,纳妾也罢,与本官何干

身为举人,当知朝廷律法,捕风捉影,诟谄本官,你可知罪念你功名得来不易,本官也不与你计较,若有凭证,你可去顺天府状告本官坏人姻缘,若无凭证,这就请回吧”。

杨凌用当初李举人回信时的口气,反呛了他一口,随即向旁边使了个眼色,两个听说过李举人对小姐薄情不恭的家人,对他对他看不顺眼,一见老爷示意,上前夹起他便走,一气儿推出老远。

李举人知道杨凌是文人出身,还想登门理论一番,谁料杨凌根本不与他斗嘴,竟然派人将他哄走,气得哆嗦道:“有辱斯文,实在有辱斯文”。

杨凌心中也有些懊恼,这个事儿根本没法说清楚,偏偏还被皇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