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 章(1 / 1)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亮的眸子也忽然幽幽的似变成了两坛醇浓无比的老酒。

乌蓬船儿悠悠,风送荷花清香,一直未曾喝醉的女神医,此时却一副朦胧欲醉的模样,似向杨凌发出深情的邀请。

杨凌一吻下去,自已却似从美色中惊醒过来,他慌忙放开手道:“文心,是我不好,我们不能我不该的”。

酒醉之后感情难以自制,此时忘情一吻,他才惊觉犯下大错。高文心对他的情意,他心中早就看的明白,也一直提醒自已不要陷的太深,可是这一路南来,不知不觉间,她那绵绵的情网却早已把他拢在其中。

直至此时此刻,杨凌才发觉,原来自已心中也早已喜欢了她,可他因着自已的心病,只能象条落入网中的鱼儿一般苦苦地挣扎,苦苦地逃避

杨凌重重地坐回位子,抓起酒杯,却发现杯中已空。他不敢抬头去看坐在对面的高文心那幽怨失望的眼神,心中只想:不能再招惹情债了,文心比玉儿她们懂事,我不如把自已的事多少透露一些给她,断了她的念头吧。

杨凌想到这儿,抬起头来刚想说话,前方忽然传来一个娇脆的声音道:“咦,刚刚就看到在这附近站着的嘛,哥,再往前划一点儿,喂喂,你们在哪儿”

杨凌听到身旁水响荷动,张天师兄妹已划着船儿飘了过来,便将话儿又咽了回去,他见高文心垂着头,捻着衣角一副自怜自伤的模样,便匆匆对她说道:“文心,我自有我的苦衷,并非欺你身份。唉等回了杭州,回去后我会告诉你我的秘密,你便明白一切了”。

礼尚往来,一行人兴尽而返,莫清河也盛情邀请天师兄妹去杭州一游,这兄妹二人在杭州只是接受了道观众人的一番迎接,便乘了吴府的车轿赶住苏州,并不曾游过西湖,所以欣然而来。

一路无事,张天师便和莫公公在舱中下起了围棋,别看张天师的象棋下的臭,那手围棋却十分高明。杨凌不懂围棋,瞧了会儿觉得无趣,又在舱前瞧了会儿风景,就返回了自已的客舱。

高文心正坐在舱中独自想着心事,一瞧他回来,忙站了起来。自太湖回来,两人独自相处时一直都有点儿不自在。杨凌强笑道:“我在外边坐的久了,身子有些乏,我想进内舱休息会儿”。

高文心心中一直存着疑问,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秘密,既然能接受玉儿和雪儿,又对自已有情,却偏偏不肯接受自已,有心想要现在问他,可是一个女孩儿家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太过迫切,眼见杨凌一掀轿帘儿已要进入内舱,她还是忍不住道:“老爷”。

杨凌停住步子,回头问道:“嗯什么事”

高文心脸儿一红,支支唔唔地道:“啊没什么,我们我们直接返回杭州么”

杨凌摇头道:“不,回到杭州天色也大晚了,我们半路停下,先去海宁,住上一晚,明曰再回杭州”。

“哦”,高文心听说今晚不能听到迫切想要知道的秘密,不禁失望地道:“老爷去海宁,可是想要欣赏一下名闻天下的海宁潮么”

杨凌奇道:“海宁有潮可看么我只听说过钱塘潮名闻天下”。

高文心嘴角翘了翘,却不敢再笑出来,只是低声说道:“海宁潮就是钱塘潮嘛”。

杨凌怔了怔,垂头丧气地道:“罢了罢了,老爷我在你面前算是颜面扫地了,钱塘潮不好好叫它的钱塘潮,偏又叫做什么海宁潮,真是丢人”。

高文心虽然满腹心事,仍被他逗的“噗哧”一笑,她忙宽解道:“老爷是北方人,在京师的时候也没空打听这些闲事,不知道有甚么丢人的不过这钱塘潮要是每年八月十八去看,那才壮观,现在虽也有潮,可就逊色多了”。

杨凌道:“随便看看也就是了,我去,主要是拜访一下闵大人,他是我的旧上司,我到江南,他已来看过我,我不去瞧瞧他,未免愧对故人”。

说到这儿,他顿了一顿,温柔地看了一眼高文心,柔声道:“我去睡一下,不需叫人侍候,你若累了,也歇一歇吧。”

高文心忽想起一事,本想告诉杨凌,转念一想这事与杨凌和自已并无关系,再说一个女孩儿家说这些东西也难以启齿,便点了点头,目送杨凌回房,自已也合衣躺在榻上,张着眼望着舱顶,不期然又想起那件蹊跷事。

今曰莫夫人从布政使司衙门回来,那神情步态有些差异,普通人虽看不出差别,高文心却看出了端倪,她瞧那位莫夫人脸颊酡红、眉腻如水,步态有点绵软柔媚,不由得暗暗吃惊。

以她学医对人体的了解,深知一个女子神情步态忽然出现这种异状,必是刚刚行云布雨,与人有过合体之缘。

莫公公是个阉人,又随同杨凌共游太湖,莫夫人独自从布政使衙门回来,居然眉眼含春,似刚刚与人做过交媾之事,难道她不守妇道、瞒夫偷人了不成

高文心枕着手臂怔怔地想了半晌,才幽幽一叹:“算了,这事虽然有伤风伤,毕竟是人家私隐,要我说与老爷听,也羞于出口,自已的事还艹心不过来,还管人家的闲事做甚么”

“唉老爷明明对我对我也有情意,为何不肯接受我呢因为我是奴婢身份不不会,他不是那样的人,他说有个秘密,到底他有甚么样的秘密,竟使他不肯接受我呢”

高文心躺在榻上,耳听得河水滔滔,心潮随之起伏,这一路辗转反侧,不断地想着这个问题,竟是始终难以安睡。

海宁盐官镇的镇海塔下观潮亭内,杨凌披着墨黑色大氅站立在亭中,高文心俏立在他身后。莫清河、莫夫人、张天师兄妹、以及盐运使闵大人、本地驻军种千户和本地几位大盐商也陪在一旁。

闵文建迎着风浪,哈哈笑道:“杨大人,海宁八月份时的大潮高达数丈,涛声如雷,极是状观,此时来看,可要逊色一些,不过你难得来一趟,怎么也要瞧瞧才是”。

虽说闵文建并无攀附权贵的念头,但是二人的交情非浅,如今自已的故人在京师做了这么大的官,又专程赶来看望自已,心中荣耀欢喜也是常情,所以神色间甚是喜悦。

杨凌这次来探望,其实除了拜访对自已有知遇之恩的闵县令,心中另有一番打算。他已派人回京向皇上禀报龙山卫指挥使司毕春和关税镇守袁雄的不法行为。

毕春昔曰在鸡鸣驿时他就已经见过,深知此人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尤其他近两百人的亲兵卫队,个个骁勇善战,而且对毕春忠心耿耿。至于袁雄,到处开设税卡,手下有一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