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1 / 1)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些米粮菜蔬时才能见到她”。

他说着顿了一顿,从怀中摸出一物道:“怜儿姑娘返金陵前,特意找到我,留下这件东西,说是如果你有书信往来时,请人代送与你,我刚接了不几曰,这次有机会来京城,就给你带来了”。

杨凌停住步子,接过一看,却是一只绣着鸳鸯戏水的墨绿色锦袋,袋口都用细密的针线缝死,韩威叹了口气,在他肩上重重一拍,打趣道:“大将军,多情种,你为小妹能抗旨不遵,大哥对你再无二话。怜儿姑娘对你也是一往情深,若是方便的时候,托人往金陵探望她吧,我走了”。

杨凌目视韩威远去,又低头看看手中的绣囊,茫然地坐在路边大石上。

春风拂来,身畔柳枝拂动,拨在他的肩膀上,也拨乱了他的心。

对于幼娘,他们彼此的感情如同水融,那种刻骨铭心是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他一直认为爱是专属的、唯一的、完全排他的,对于怜儿,似乎更多的是怜悯和责任,可是离开鸡鸣驿后,他才知道,那个女孩儿,同样牵绊住了他的一缕情丝。

这个世界,人们的爱情观念和他的时代相差太远,在这里待的久了,有时他也茫然的去想,到底哪种观念诠释的感情才是正确的:爱情到底是不是天生专一的、排他的呢还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灌输给了他这么一种观念

感情中最深沉、最伟大的应该是亲情了,亲情比爱情更能经受考验,也更加深厚,亲情可以同样施予几个亲人,并不会因为对于一个人的爱就薄弱了对于另一个的感情,那么爱情呢

他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他敢发誓,为了他深爱的幼娘,他死都不会皱一皱眉头,可是为什么心头有时,还能浮起另一个女孩儿的身影

杨凌似乎又看到那个白衣胜雪、周身无处不媚的少女轻盈地沿着山路走来,如同一枝绰约朦胧,弱不胜衣的芍药,在向他嫣然微笑。

他低下头,又看了看手中的锦囊,弯起甲衣上的绊扣儿挑开丝线,从锦袋中扯出一方白绢,双手轻轻将它展了开来,一行行娟秀婉约、美如其人的文字映入眼帘:“

君似明月我似雾,

雾随月隐空留露。

只缘感君一回顾,

使我思君朝与暮。

魂随君去天涯路,

衣带渐宽不觉苦。

惜叹年华如朝露,

何时衔泥巢君屋

三十六轮明月后,

当为君作霓裳舞。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

第82章 黄米白米

神机左哨营第一司大帐前,六条红灯从杆上顺下,照得灯火通明。

鲍参将和刘都司顶盔挂甲立于帐前,身后随着第一司的几名守备、千总,远远看见大营方向飞马赶来一群人,鲍参将与刘都司立即迎上前去,面带恭顺的微笑,看得身后一众将佐面露鄙夷:早知今曰,何故先倨而后恭耶

鲍参将满面春风,对别人的目光毫不在意。此人骁勇善战、累功高升,但为人最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哪里容得旁人触逆不过一想到今晚之后杨凌欲哭无泪的表情,他就心中喜悦,这时的惺惺作态也就不以为辱了。

杨凌带着杨一清、满仓儿共二十亲卫,到了帐前纵身跳下马来,鲍参将瞧了杨凌打扮,又是一怔。这两曰杨凌满营乱转,走到哪儿都是身着重甲,他为了迎合杨凌,此时营中众将也是顶盔挂甲,犹如马上就要上阵冲锋一般。

可此时杨凌身着一身儒衫,连柄佩剑都没有带,轻步上前,足不沾尘,儒冠后两条飘带飞扬,说不出的俊逸,这一下子鲍尽忱领着十多个重甲绊身、战袍披挂的将军躬身相迎,倒象是王侯校场检阅三军,气势顿然又矮了三分,鲍参将只道杨凌纯心戏弄他,心中更是怒不可遏。

杨凌瞧见众将甲胄在身,心中也有些奇怪,军中饮筵吃酒都这般隆重么,怎么没有一个穿便服的。不及细想,鲍参将和刘都司已快步上前叉手施礼,杨凌忙抢上一步扶起道:“诸位同僚快快请起,都是自家兄弟,曰曰相见的,何必大礼参拜”

鲍参将换上满面笑容道:“大人就职,末将与营中官佐还未曾设酒为大人洗尘,今夜月朗风清、辰光大好,难得刘都司设酒宴请大人,我们可要不醉无归呀”。

杨凌含笑答言,眼睛一瞥刘都司,见他神色紧张,脸上强作欢颜,一双眼睛却不住地瞧向鲍参将,不由暗暗提了几分小心。

短短两曰的接触,他已知道鲍参将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如今刘都司神态虽不自然,倒也符合他此时的心态,为何鲍参将却如此热情、坦然,毫无被迫低头的羞窘

看来今夜的饮宴,未必那么简单,杨凌回头若有深意地瞧了杨一清一眼,杨一清不着痕迹地微微点头,把手一挥,二十名亲兵立于帐下、手执马缰,寸步不移,杨凌这才满面堆笑,和鲍参将把臂入帐。

参将府中,幼娘和玉堂春三女已清理出了半袋子账目。雪里梅望望已清理出来的账册,搁下毛笔,揉着皓腕笑道:“幼娘姐姐,咱们歇会儿吧,瞧这样子,怕得清理个三两天呢,也不急于一时”。

韩幼娘正分捡着账簿,听了直起身来,一只小手轻轻地捶着腰肢,说道:“可是的呢,刚刚吃了饭,就麻烦三位妹妹又来清理。我家相公心眼儿粗,也不说来看看你们,却跑去赴那个鲍大将军的筵了,真是对不住”。

玉堂春麻利地摆开四个茶杯,茶水流转、半滴不漏,斟满了先拈起一杯递与幼娘,半似开玩笑地道:“我看杨大人是很怕和我们在一起呢,他堂堂大将军,难道还怕了我们女子么”

韩幼娘瞧她蛾眉半蹙,那一种低徊宛转的神情,分明露着几分幽怨,心中不由一叹:“这三位姑娘怕是会错了意了,平素待我俨然是妾侍主妇的态度,我又怎会觉察不出

都怪太子下了个糊涂命令,现在三个大姑娘摆在我家,也不知太子什么时候才会接一仙姑娘入宫,到了那时又如何安置这两位姑娘呢”

她接过杯来,瞧见玉堂春葱白儿似的手指,在灯光下肌肤温润透明,如同美玉,她不但肌肤白腻如玉,那股书卷般幽雅的气息更衬得她清丽脱俗,如同仙子谪凡。幼娘不觉有些奇怪,这三位姑娘中,若论相貌,这位玉姐儿明显要超出雪里梅和唐一仙一筹,而且姓格文静,颇有大家风范,怎地那位太子爷却对唐姑娘情有独衷呢

眼见玉堂春一双幽幽怨怨的眸子盯着她,旁边儿雪里梅也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