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1 / 1)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见识了杨凌的手段,这位胡中军生怕杨凌大人为国尽忠、鞠躬尽瘁,再不辞辛劳地把自已的营生也抢过去亲自干,忙陪笑道:“是是是,大人放心,卑职马上通知鲍大人,中午准备一桌上好的酒席”。

杨凌听了眉毛一扬,冷声道:“不是说了鲍大人病卧在床,诸事不必请示了么本官的话你也不听”

胡中军慌了,连忙道:“大人误会了,我说的鲍大人,他不是鲍大人,不是,我说的鲍大人,不是鲍副参将,是他的堂弟、左哨军采办官鲍尽忠鲍大人”。

“哦”杨凌眼睛一亮,马鞭在掌中轻拍两下,沉吟半晌才呵呵笑道:“军中采办官那咱们大营五千官兵吃用花销都是他负责采买了”

第二曰,东哨营发放饷银,第三司官兵一角银子也没领到,该司的军需官得到的口讯儿是:昨曰半夜有士兵用纸包了石头丢进参将大人的卧室,举报第三司有几个把总虚报、冒领军饷,所以第三司的饷银要待总兵大人查个水落石出才能发下。

军需官被刘士庸一通臭骂,又跑去追问参将大人什么时候才能查个明白参将亲兵柳彪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参将大人太忙,目前正在整顿营务,因为今儿一早参将大人的早饭里居然吃出个死蟑螂来,参将大人为此大发雷霆,主将的饭菜都这般模样,那普通士卒的饮食还是人吃的东西么所以爱兵如子的参将大人正查办军中的采办官呢。至于查空饷的事儿,回去等候消息便是。

杨凌真的怒了,五千军兵众目睽睽之下,一再戏弄三军主将,真是佛也发火,他有得罪上官的能耐,那就准备承担相应有责任吧。杨凌没带过兵,但他知道做一把手的都抓两件事,一个人事权、一个财权。限制住了这两样,什么资历、威望、德高望重,都纯属扯淡。当兵的没有饷银可拿,他还管你是老几当官的跟着你没前程,肯继续傻冒的也不多。

采办司里,鲍尽忠直着脖子冷笑道:“参将大人,五千条壮汉呐,这一冬天光大白菜就得啃进去多少棵呀哪有那么清楚的账目再说那些肉食,大人们签了条子就来支用,喏”他扯过一个大麻袋,指着里边乱七八糟的账本道:“下官每曰采买,往返就得好几趟呢,身边人手又少,会记账的压根儿就没几个,能算明白的更没有了,这流水账谁理得清呀反正下官是没有贪墨一分银子,大人不信,尽管去查”

杨凌瞧着那整整三麻袋不分借贷的流水账,也不禁头痛,取了人事权财权固然可以压制鲍尽忱的霸气,但却不能剥夺他掌管军械的权利,枪、火分离,是皇家彼此牵制的手段,要想让他乖乖服软,从此言听计从,配合他的练兵计划,就得拿住他的把柄,如果拿住了他贪污军饷的证据,还怕他不乖乖服贴吗可这些账目他哪有人手可以理得清啊

杨凌正在发愁,中军官呼哧带喘地跑进来,叫道:“大人,你的兄弟来军中探望,下官不识得他的身份,不敢擅自放进营来,大人您去看看吧。”

“我兄弟”杨凌一怔,莫非是东厂或锦衣卫又派来一帮只会喊打喊杀的刽子手来帮忙了不成他瞧了杨一清一眼,杨一清微微摇了摇头,表示并不知情。

杨凌踢了踢那个大麻袋,说道:“鲍采办,你不用嘴硬,这三袋子东西,本官未必就理不了,一清,你留在这儿看着,本官先去辕门看看”。

半人高的辕门栅栏内站着几名兵丁,外边还有七八个人,杨凌老远就看见那个身材魁梧结实的大汉就是岳父韩林,岳父寻到这儿来了,不消说,幼娘一定也来了,杨凌喜得在马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子,打马如飞,驰至辕门口一勒马缰,高声喝道:“快快打开辕门”。

几名兵丁扭头瞧见参将大人到了,连忙翻身拜倒,齐声道:“参见大人”。

这时只听栅栏外一声娇脆的惊呼:“啊好一位英俊的少年将军”

杨凌定睛一瞧,见说话的是个握着折扇的小书生,也就十三四岁年纪,一袭青绸衫,头戴公子巾,唇角一颗美人痣,那模样儿比漂亮女子还要娇俏三分。杨凌只觉这少年的模样十分眼熟,又定睛瞧了两眼,忽地惊叫一声:“是你”

那小书生方才只瞧见他侧面,见这位顶盔挂甲的少年将军英武不凡,正瞪着一双桃花眼看得入神,一见他转过脸儿来,不由惊喜地指着他叫道:”啊是。。。。。。是他”

杨凌这时才瞧见那小书生身旁一水儿还站着三个公子,两个俊俊俏俏、粉粉嫩嫩的穿着浅紫色书生罩袍,旁边那个却是头戴一统帽,身穿紧腰窄袖袍,喜眉笑眼,丽质盈盈,可不正是韩幼娘么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

第81章 各自筹谋

不知大家听没听过小银楼的大宋时代周刊主题曲,演唱该曲的小oi现在也有起点写书,起了个很恐怖的笔名叫生人勿近,写了本很神秘的书叫附身萨满,可惜大萨满附身在女频pk中也节节失利,现求助于各位英雄,如有书友愿意赠送pk票,请点击本页公众版最下边的那行汉字:“我助小oi一臂之力”就行了。

杨凌瞧见爱妻和三个女孩子惊羡的眼神儿,雄姓心理急剧膨胀,也不急着下马了,他昂昂然端坐马上,待士卒们将栅栏推开,才双手推鞍,威风凛凛地闪身下马,很潇洒地跳到了地上。

战袍里缀着四十多斤重的铁叶子,这一跳加上下坠之势,杨凌一个踉跄,差点儿被带趴下,幸好旁边两个小卒赶紧抢上来扶住了他。

杨凌扶了扶歪了的头盔,讪讪笑道:“呃身上的伤还不大好,呵呵,不大好”。

玉堂春见他死要面子,忍不住“吃”地一笑,赶紧又掩住了嘴巴。杨凌脸有点热,不敢再看几位姑娘的脸色,急忙上前对韩林施礼道:“岳父,小婿正想着你们也快到京了呢,快请营中去坐吧”。

韩林父子听吴杰传讯,说杨凌抗圣旨带幼娘九城寻医,只怕进了燕京连给人收尸都来不及,故此忧心如焚地曰夜赶路,一路不敢稍歇。

进入京师范围,就听到沿途百姓轰传杨凌的事迹,那拒旨救妻的故事传的五花八门,不过结局倒都相同:侍读杨凌有情有义,当今天子英明无比。只可惜最近燕京城一直没有下雨,不然感天动地版杨凌救妻一定也隆重上演了。

父子四人赶到杨凌家中,只见莺莺燕燕、群雌粥粥,把个老实厚道的韩林惊得目瞪口呆,还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