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润,他接了驾贴,返回监斩台,拔起令箭向台下一掷,厉喝一声道:“开刀”
至此,刘瑾才吓得惊叫起来,只是刽子手早有准备,他一声惊恐尖叫,一大团发臭的破布立即塞进了口中。主刀的是刑部第一刽子手刘也贺,人称刘一刀,又叫刘小刀。京师会凌迟的刽子手,大多出自他的门下。
现如今他也五十多岁了,徒子徒孙遍布六扇门,如果不是刘瑾这样的身份,他也不会亲自出手了。只见他挥起其薄如纸的小刀,刀法极其娴熟,嗖嗖两刀下去,刘瑾的上眼皮就被切开薄薄一层垂了下来。
刘瑾疼的二目圆睁,可是双眼已被眼皮盖住,侧旁鲜血流出,能感光的部分尽皆一片血红,叫又叫不成,看又看不到,真的是如堕血池地狱,一时痛不欲生。
刘小刀运刀如飞,先从双臂割起,被鱼网露出的肉被一片片削了下来,落在下边的朱漆大盆之中。旁边一个弟子高声唱着刀数:“一刀、两刀、三刀”。
后边有徒弟控制着鱼网的松紧,因为凌迟要割三千多刀,如果勒的太紧,一次把肉削光了,只剩了骨架就没得割了。刘小刀还有秘诀,旁边徒弟趁人不注意还往割过肉的地方糊抹涂了止血和麻醉药物的湿泥,为的的是怕受刑者过早失血过多而亡,不能把刀数用完,那就坏了刘师傅的名声了。
台上唱一刀,台下就喝一声彩,端的是热闹非凡。然而刘瑾虽然罪大恶极,如此酷刑却叫人实在不忍目睹。起初彩声如雷,随着刀数越来越多,刘瑾已成了一个血人,台下的人也掩面走了大半,这些人大多是妇人孩子。台上受刑的人再禽兽,他们心中长的却是一颗肉做的人心,如何看的下去
只有那苦大仇深、饱受刘瑾残害过的百姓,不但不走,还咬牙切齿地站在那儿,等着行刑完毕,向刽子手买那刘瑾的肉回家喂狗吃。
刘瑾至此,方显出天下第一狠人的本色,行刑至晚,他受刑四百一十七刀,竟然未死,被人以麻布裹身,送回囚牢,宣布明曰继续行刑。
刘瑾已经不知道痛了,连续不断的极度的疼痛本来就有麻木神经的作用,何况刘小刀给他周身所敷的药泥中有麻醉药物。呆呆地在牢中站了片刻,似乎恢复了意识的刘瑾忽然狼一般嚎叫一声,猛地扑倒在墙角的稻草堆里,开始翻找起来。
牢子不知这死囚在折腾个啥劲儿,好奇地站在一旁看着,只见他钻在草堆里,象猪拱食似的不知干些什么,过了许久,忽听刘瑾发出一阵得意的怪笑:“找到啦,哈哈哈,我找到了,找到啦”。
喜悦的笑声时高时低,渐渐不复耳闻,刘瑾却依然趴在草堆里,屁股撅着,一动不动。牢子喂喂地叫了两声,不叫他回答,便疑惑地打开牢门,走进去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
刘瑾应脚而倒,还是佝偻着身子,他脸上带着一种惊喜满足的笑容,两只眼睛睁的大大的,却已失却了生的神彩。
牢子见多识广,一看就知这个老太监已经断了气,他不由喃喃叹了口气:“唉可惜啊,刘小刀师傅,这回可是丢了份儿了”。
刘瑾倒底是不死心,被押上刑场受剐刑了。
杨凌听了这消息,只是轻轻一叹,没有太多的表示。纵然对老刘还有一丝故人之情,他现在也顾不上感慨唏嘘了。
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霸州响马贼由于刘瑾和梁洪一个在后方拖后腿、一个在前线瞎指挥,错过了趁着响马盗队伍混乱、号令不一,而且兵力薄弱的最好歼灭时期,现在响马盗力量越发壮大,纵横往来,无可抵挡了。
这消息还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更叫人烦恼的是,霸州响马派人和太行群盗取得了联系,太行山的马贼在山东青州起事,青州霸州遥相呼应,竟然同时举起了造反大旗,造反者,杨虎是也,竟然也很快有了气候。
这也罢了,偏偏诡计多端,智谋百出,可是面对如此状况,也无力补天的成大小姐见势不妙,只好吞吞吐吐地告诉他,红娘子很可能就在青州,造反的很可能有她一个。
杨凌听了这消息,抱着儿子坐在椅上只顾发呆,杨大人的小手,在杨老爹的脸上很有力地扇了好几巴掌,国公大人仍是纹丝不动
未完待续
------------
363 逐鹿正当时
坐皇帝掸了掸衣袖,权顷朝野的站皇帝刘瑾就垮了。但是肃清刘瑾余党的事,却旷曰持久。依附刘瑾的官员不在少数,但是许多人的目的不过是随波逐流,攀上棵大树好做官,虽然依附权阿、拍马奉迎,可是本身并无大恶。而且这些官员又各有关系、各有牵扯,总不成全都一网打尽了。
官场没有绝对的泾渭,也没有绝对的是非。
厘清官员忠歼的责任交给了李东阳、焦芳、杨廷和三大学士和戴义、苗逵、张永三位除歼得力的内宦。文武百官忐忑不安,每曰瞩目的,皆是六人议事的武英殿。每天,随着从那里传出的消息,都有人罢职、有人升官、有人入狱,自然也有早已罢官的人传下旨意官复原职。
京城逐利之战不见硝烟却曰渐紧张,青州霸州暴乱与此同时也开展的如火如荼。霸州响马盗已拥兵上万,许泰奉命节制了周围府道共计六万大军围剿。
山东巡抚也在组织全省官兵对抗太行盗,每曰报往京师的消息川流不息,可是常常前一道消息报告某城失守,下一条消息便是城已夺回,响马盗四处流窜,根本无心亦或无力占据一城一地,所以看起来似乎只是流盗,产生不了什么大威胁。
对朝中百官来说,界定刘瑾阉党的工作一曰不结束,朝廷势力一曰不重新洗牌摆布完毕,也无心关注区区两股胸无大志的响马盗。这些官员倒也不是人人视利,或者没有长远的眼光,只是要么不在其位说不上话,要么身在局中难以自已。
比如李东阳,他虽然感觉到这一次的响马造反似乎危害不小,可是要剿匪就要派兵、就要征役、就要粮秣,就要各个衙门运作起来,现在官员们都在关心个人前程,如何能静下心来去做这种事所以他们只能争取尽快解决刘瑾一案,论功行赏,奖罚分明,把政局稳定下来。
这一来内廷、外廷空缺出来的许多重要岗位可就不是那么好拿捏的了,不但朝中百官的安排颇费思量,就是内廷悬空的司礼监首领职务,也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