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还记得”
“可如今,你们伙同一气欺上瞒下,玩忽职守,甚至作出恶仆欺主的行径,这样的仆从,府里是留不得你们了,各自收拾收拾,午时之前都给我滚出去。”
众人原本还盘算着此料触怒侯爷,少不得是要狠狠受一番教训,他要打骂便打骂,硬着头皮也就认了。谁知易缜话一出口,便是要将这一干人全部逐了府去。一时都有些愣神,只疑心自己听错。
“都还愣着做什么。去把管家叫来,把各人的工钱结了。”易缜面沉若水,微微冷笑道,他一手扶在栏杆上,若是细看便能看出正微微颤抖,已然是怒极。
这些人这才知道这并不是说笑的。顿是一阵慌乱。易缜虽然脾气不是甚好,却也并非蛮不讲理,打骂的时候也有,但比起别家骄纵的主子,倒也还好。况且在工钱上一向优容,每逢年节时随喜的红包礼物也从不克扣。一旦被逐出府去,顶着欺主的恶名被侯府撵出去的下人,还有那一家敢要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这些人多数在府里都有了年头,更有几个还是从前老侯爷在世时就在府中的老人,多年为侯府做事也都尽心尽力,突然之间便要被扫地出门,在情感上来说实在是十分的难以接受。
一时间有忧心前途的,怅然若失的,皆乱作一团,纷纷跪了一地,向易缜求饶起来。
易缜紧绷着脸也不做声,目光似是冰雪塑就,居高临下地冷冷望着众人,那意思很明显,真正有心求饶,那就把真正的实情,把对小疏的所作所为说出来。当然这之后,真正始作俑者,他仍是不会放过。
“得饶人外且饶人,侯爷还请息怒。为这么一点小事便将这许多人逐出府去,这也太不近人情。都是有家有口的,侯爷还请宽容则个。”管家得到消息,急急忙忙赶来,看到眼前情景,上前说情道。
易缜这时候那里还听得进这些,冷着脸看也不看他:“有家有口”他把这话反复念了两遍,强压的怒火不禁又翻腾起来:“他们也知道有家有口,我的小疏难道就能任人欺负不成他如今能又知道个什么”说到后面,声音也然梗了,他怒到极致,上涌的血气反而被他生生压下去,一张脸青白得跟冰雕似的。
老管家见他不肯罢休,叹了口气,走到众人前面,也一道给易缜跪下。
他是最有资历的老人,府中处于长年无主的情形,都是他在代为打理。在一干仆役中德高望众,很得人心,也是个说得上话的人。他当年同老侯爷有同袍之泽,还曾有着过命的交情,后来虽是在府内当差,却是连侯爷王妃都要敬他几分,要算是易缜的半个长辈。
因此易缜虽在盛怒之下,此时也吃了一惊,当下不敢托大受他跪拜,让过到一旁,连忙伸手要拉他起来。一边皱眉道:“这是本侯的家务事,老伯就不必过问了。”
“下人不听话,那也是老仆管教无方,侯爷也不必同他们生气,这全是老仆的,侯爷有话,只管问我。”老管家却是少见的固执,身子跪在地上不动,却抬着头,直直向易缜看来。“侯爷若有什么火气,也只管拿老仆是问。”
四目相接,易缜猛然间从他眼里看出些什么,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一时出乎意料之极,不由得后退了一步。
老管家叩下头去,重重说道:“天家无私事。”
易缜青白不定地变幻一阵,再开口,声音却已经冷下来:“我早说过,他和我母亲的事并无关系,陛下都不再追究此事。你又有什么不相信的”
“侯爷为了儿女私情,可以连血亲的大仇也可以置之不顾,老仆自然不敢不信。”管家也是动了真火,嘶哑着声音道,其中嘲讽的意味言之不尽。
在易缜的印象里,老管家而为人一向规规矩矩,恪守本份,是个严谨木讷得有点唯唯诺诺的老人家,对主子的私事从不多加干涉。然而此时他须发怒张,向着易缜嘶声道:“侯爷可以不顾王妃的大仇,难道也可以置老侯爷于不顾,置整个侯府于不顾么”
易缜这段时间以来,很是要承受青帝那方面的压力,万万料不到竟是连府中的管家也同自己作对,难怪一干人虽然破绽百出,却死咬着不肯松口,虽然着恼,偏又不能像对普通下人一般将他呵斥,不禁头疼:“这又关我爹什么事”
“老侯爷没有兄弟手足,膝下只有你这根独苗你若膝下无子,易家便要绝了后。”管家比他更为愤然:“侯爷荒唐一时也就罢了,毕竟侯爷身份显贵,三妻四妾本就平常,有一两个男宠没什么,谁知侯爷糊涂至此,竟说出此生只求他一人相伴,不肯再娶妻纳妾这样的混帐话”
“他不是男宠。”易缜脸色铁青,半晌又恨恨道:“你从前对他不这样的”
“那时他有侯爷的骨肉,老奴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着侯爷心意便好可后来这些都是什么事他还能凭借什么留在这个府中侯爷一心一心专宠于他,难道要令易家断子绝孙,日后侯爷有什么脸面去见易家的列祖列宗”
这孩子之事原本就是易缜的一块心病,轻轻戳一下便痛不可当。且不说易缜也没把握亲生骨肉能否寻得回来。秦疏又是个男的,有这个孩子原本就是种处机缘巧合,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他也不可能向管家保证日后两人还能再生几个孩子之类的。若是要他虚以委蛇地应承日后会另行纳几名妻妾,这话却又有违他的本心,一时有些词穷,脸色阴沉下来。
“我喜欢他”易缜拳头已经紧紧攥住,嘶声道:“我真的喜欢他难道凭这还不足够么”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h u 9 9 . c o m
睁见两人争执起来,其余众人莫不是心惊胆颤,纷纷屏住了呼吸不敢再行分辩。一个个仍旧跪在管家身后,倒不全是为了求饶
“老仆伺奉了老侯爷多年,也是看着侯爷长大的。说句大不敬的话,老仆在心里实在是将侯爷视作半个儿子,今日就算是老仆托大,也要奉劝侯爷一句。自从秦疏进府,便接连出了许多变故,就连王妃也因此遇害。纵然侯爷口口声声说与他无关,难道他竟一点责任也没有此子并非良人还望侯爷迷途知返。”管家犹自不肯甘休。“就算侯爷今日取了老仆的性命去,老仆也是这话。”
说罢叩下头去,俯在地上便不肯起来。其余人相互对望一眼,也都纷纷跟着叩首。
所有人都跪拜在地上,只有易缜一人站着。这跪得一院的人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