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1 / 1)

袁紫烟 卧龙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兵略战策,但我知道将强才能兵勇,老一代名将能臣,不是被皇上杀了,就是被逼退山林,放眼庙堂,大隋朝还有多少治世朝臣?还有多少能战的勇将?几处聚啸的暴民,已倾本国之兵,但真正企图造反的还都按兵未动呢。”

宇文成都道:“国师的意思是说,除了唐公李渊之外,还有其他的王侯国公?”

袁紫烟道:“长安城内,公仆百家,除了你宇文成都之外,还有几位愿尽臣节情甘赴死的义士忠良?”

宇文成都思索了一阵,竟然答不出话。

“众叛亲离子。”袁紫烟道:“没有人能长期的忍受着是非不明生死难料的煎熬日子,一旦大乱开始,疾风中将不会见到劲草,也很难见到置生死于度外的忠良了。”

宇文成都惶惑了。

他头顶上滚落下颗颗的汗珠儿。

这个美丽的王妃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是什么用心呢?

袁紫烟笑道:“将军,明白我这番话的用心吗?不要保留,想到什么?尽管坦然的说出来。”

“不明白。”宇文成都道:“国师究竟想说什么?你就明白的说出来吧?”

语气有点不对了,连心中人那份爱慕的情意也似是突然消退了。

“看起来,你和皇上真有点相许的情意。”袁紫烟道:“皇上冷酷淫乱,但他有才气,至少看对了两个人!”

“噢……”

宇文成都完全无法了解袁紫烟心中想什么?也无法接口答话。

第六回 高僧术法

巧儿和莲儿跟在袁紫烟的身后,步履轻松,倒是走得从容,看不出她们有任何恐惧吃力的感觉。

袁紫烟踏出大殿,手上冒现的火苗也突然熄去。

字文成都和四位副统领虽然都亲眼看到了,但仍然无法确定那是真的火苗?还只是一种光影?

袁紫烟似乎很疲累,香汗淋漓,透湿了一身罗衣.有如在急流、狂涛中挣扎上岸。

已经停下脚步的字文成都突然快步迎了上来,道:“国师你受伤了?”

语气中充满着关切情意。

“和尚厉害!”袁紫烟苦笑道:“几乎被他困住了?”

宇文成都心中却是有些不信,暗道:那蒙蒙一片有如水气的黄色云雾真能困得住人吗?

抬头看去——

大殿中已全被黄色的雾云充满,任何景物都已无法瞧到。

字文成都心中一惊,忖道:这浓烟似的一团雾云.还真能把人困住不成?

目光一转,发觉身侧不远处一片青砖,暗运真气,右脚轻挑,半块青砖带着一阵轻啸射入了大殿的雾云之中。

字文成都算好了方位,用出了相当的内力,这块青砖应该击破供台上一尊佛像,然后洞穿大殿的墙壁而出。

但青砖投入那黄色雾云中,似是击在一片厚革之上,阻力奇强。深入不过半尺,竟然化作一团灰沫,消失不见。

字文成都震惊了!

这是什么力量啊,竟使砖石化灰?

想向袁紫烟请教,但回头一望,又使心神震颤不已!

只见紫烟闭目而立,一向嫩红的脸儿也变得一片苍白,似是在运气调息。只是由大殿中行出殿外,也不过一丈多些的距离,竟把她累成了这个样子。

自认识袁紫烟后,从未见过她如此狼狈的形象。

除了争取生命之外,袁紫烟不会在众多属下面前如此不堪。

字文成都招来四个副统领,低声道;“全力保护国师,我们非人之敌,但要先国师而死。”

抽出长剑,前行三步,挡在袁紫烟的身后,面对大殿门口。

萧雨、田当、凌云、刘飞鹏也亮出了兵刃,守在袁紫烟的四周。他们背对袁紫烟,明显地表示出一副拼死相护的决心。

忠臣、义仆,拼死护主的景象大概也是如此了。

四位副统领心中也都明白,袁紫烟抵拒不住的强敌,他们又何堪一击?

字文成都化作春泥为护花的关爱情意,下了这一首严酷的口谕,四个副统领也只好认命了。

“谢谢诸位!”

袁紫烟清柔的声音在耳际间响起!

字文成都回头看来,袁紫烟已尽复旧观,披散的长发也已经挽起,花容月貌似往昔。

字文成都低声道:“国师,全好了吗?”

袁紫烟飞起了两颊红晕,带着三分羞怩,道:“佛法无边,师父的告诫,诚不欺我,但三藏和尚可恶,不能饶恕!”

“国师,殿中无人了!”萧雨道:“唐三藏和李世民都已逃走了!”

他先看到大殿中的情势,就是这一刹之间,雾云散尽,景致尽复,大殿中空空荡荡,哪里还有人踪。

袁紫烟眨动一下圆大的眼睛,双目中突然放射出两道奇光。

恐怖的眼神给人一种利刃穿心的感觉,字文成都和四位副统领都不敢和她的目光触接,急急的转过头去。

“和尚,不要走啊!咱们还未决胜负呢!”

随着那荡漾在耳际的甜美声音,袁紫烟却突然不见了。

以字文成都等耳目之灵,也不知袁紫烟如何走的?奔向了哪个方位?

“听不到一点衣袂飘风之声!”刘飞鹏道:“轻功之高,已到了飞行绝迹的境界。”

原来,两人也不知道袁紫烟怎么走的?

萧雨道:“唐三藏、李世民已经走失,袁国师似是已摄敌而去,我们呢?是要留这里?还是要追觅踪迹有所行动?”

字文成都道:“看不出李世民、袁国师的去向,如何追觅敌踪?但此地不宜久留。”

“不用担心姑娘行踪!”莲儿道;“我们找不到她,她却能找到我们。总统领,若是觉得不宜在此地停留,换个地方等候姑娘。”

这座大殿留下了大多的疑问、古怪,久留必会惑乱军心。

于是,字文成都下令撤离了荒凉的古寺。

军马撤走,大殿一角处突然出现了身着黄袍袈裟的三藏和尚和供台上四尊佛像。

唐三藏合掌当胸,对着其中一尊佛像躬身一拜,一阵黄烟闪过,真相显现,化作李世民闭目而坐。

唐三藏道:“二公子,袁紫烟已被我行法引入歧途,但恐怕不能迷惑她太久,二公子请借此时机离去吧!”

“和尚佛法无边,何不随世民同往太原,你出家礼佛,立志以慈航普渡众生,自当先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小僧修禅,不懂法术,这袭袈裟为达摩祖师遗物,借用数日即将归还。今日一晤,结缘于二十年后,届时还望二公子能记得今日会晤之情。”

李世民道:“袁紫烟术法高强。袁天罡和李淳风都非其敌,和尚有以教我乎?”

唐三藏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番劫杀之后.天下有数十年太平岁月,二公子大愿可偿,小僧无能相助,但另有高人效命。

字文成都会在寺外埋伏,不过小僧也已邀人相助。这里有黑绢一方,请掩覆头脸,出寺去吧!”

李世民苦笑一下,道:“和尚既无出世之念,区区怎敢勉强。

只要苍生有幸,区区一人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