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35 章(1 / 1)

抗日之特战兵王 寂寞剑客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些可怕。

中田心中不由打了一个哆嗦,心说这二龙山镇果然透着蹊跷,要不是北野少佐观察力强,自己根本就没有察觉。

“北野少佐,会不会老百姓知道我们要来,都跑到山中去了?”中田问。

北野熊就说:“这样,中田上尉,你派出一支搜索分队队到前面观察一下,如果确信没有危险,就将这面旭日旗插在村口。”

中田一点头,当即派出一支十三人的搜索分队向二龙山行进,不一会儿,这支搜索分队进入了二龙山镇中,又过了一会儿,一面旭日旗从镇中升起,在空中高高飘扬。

北野熊和中田看到了那面飘扬的旭日旗,齐齐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还是过于小心,前面并没有什么危险。

“开路!”北野熊大吼一声,身后近千鬼子兵休息了这一会儿,心中的这口气一泄,一个个反而浑身无力,晃晃荡荡向着二龙山镇而去。

北野熊骑在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上,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与二龙山镇越来越近,就在这时,一股不祥的预感笼罩在他的心头,太静了,静得让人感到可怕,二龙山镇连一丝声息也没有,好几个进镇的鬼子兵也没有了踪影,只有村口那面旭日旗无精打采的向下耷拉着。

离二龙山越近,心中那种不祥的预感就越强烈,在距二龙山镇只有五百米的距离时,北野熊再一次停了下来,口中大叫道:“木下上士,你在里面吗?”

“我在这里!”

一个声音高叫着,随着,一个身着鬼子制式军服的军人从镇口钻了出来,不断大叫着,虽然听不太清他叫什么,不过隐约间可以看到那军人不断挥动着军帽,似乎在招呼人们过去。

直到这时,北野熊才完全放下心,一挥手,身后的士兵纷纷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中田上尉带着一个中队走在最前面,不断向二龙山镇靠近,就在这时,中田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惊讶的发现,那个镇口用日语大叫的士兵竟然不是木下上士。

“你们见过他吗?他叫什么名字?”中田问。

“没见过。”身旁的官兵纷纷摇头,此时,中田距二龙山镇村口的距离只有不到二百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2469章 鬼子不按套路出牌

消灭了北野熊大队,徐锐面前的道路一下子变得平坦起来,从二龙山至佳木斯,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击徐锐的前进。

当下,徐锐下令那些正在打扫战场的士兵立即返回,全体上马,日夜兼程向富锦而去。

此时的富锦只有一个小队的鬼子与一个连的伪军在驻守,面对着徐锐的进攻,一个小队的鬼子在经过了一番荣誉之战后全体自杀,而那个连的伪军早就跑得不知去哪里。

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徐锐就占领了富锦这个三江省名城,徐锐所部在富锦只住了一夜,随后就离开了富锦,向西面的佳木斯杀去。

富锦距佳木斯大约一百多公里,骑马的话用不了一天的时间,一路上徐锐所部以摧枯拉朽之势猛扑佳木斯。

出了富锦城,几个小时后,就到了桦川境,而过了桦川境,就是佳木斯,由于桦川战略位置并不太重要,所以,鬼子在桦川只驻有一个小队,徐锐根本就没有心思理会这个鬼子小队,率兵猛扑佳木斯,半天后,佳木斯已尽在眼前。

佳木斯,满语中是驿站的意思,佳木斯原名东兴镇,是桦川县治所在,后来独立成市,日本人占领东北之后成立了三江省,佳木斯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人口众多,就成为三江省的省会。

日本鬼子原本在佳木斯驻有一个师团,但是随着山下奉文大举进攻滨海边疆区,驻佳木斯的师团也被抽调走,整个佳木斯只剩下一个联队,驻扎在市郊的长发镇兵营中,指挥官渡边介口。

此时的渡边介口刚得到富锦失守的消息,他不由大吃一惊,富锦一失,佳木斯通往伯力的交通被切断,那囤积在佳木斯的大量物资就无法送到滨海边疆区战场上。

更重要的是,富锦离佳木斯不远,中间并没有什么驻军,富锦一失,敌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扑佳木斯。

身为佳木斯驻军的最高长官,渡边介口不敢大意,立即全军出动,向富锦方向前进,准备夺回富锦,没想到前锋一个中队在半路上正好遇到从富锦赶来的徐锐所部,双方立即展开大战。

徐锐所部的进攻异常犀利,上千匹战马向着前方的鬼子迅猛狂突,与此同时,一部分苏军将迫击炮支了起来,对着鬼子就是一通猛轰。

鬼子人数虽多,但到底是地方守备部队,战斗力有限,根本无法挡住警卫团与狼牙的联合进攻,先锋一个中队很快被全歼,随后,警卫团继续前进,向着后方的鬼子主力杀去。

此时鬼子的主力在迫击炮的打击下乱成一团,迫击炮过后,还没等鬼子集结成阵,警卫团的战马又冲了过来,马上的骑士发出“乌拉!”的叫声,眼见就要杀入鬼子队中。

平原地区,这样的遭遇战中,鬼子的火力又不足以对警卫团骑兵构成威胁,骑兵对步兵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如果真的打下去,鬼子必然会全军覆没。

鬼子队伍后面的渡边介口一看这种情况,心知自己败局已定。

“大佐,苏联人又冲上来了,我们顶不住了,怎么办?”有军官大叫。

渡边介口一咬牙,口中说了一句:“分散突围。”

“分散突围?”所有人都是一愣。

“大佐,那我们突围的方向是……”

“自由决定,只要能逃出去就好,离开这里后,立即向依兰与哈尔滨方向转进。”渡边介口用了一个很有体面的“转进”一词。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分散突围与转进的潜台词就是:“各自逃命。”

在日本军队历史上,自明治维新以来,哪怕是到了最后关头,很多人都会选择玉碎,而从来没有人选择过分散突围,在日本人看来,分散突围是极为可耻、怯懦的行为,渡边是第一个选择使用分散突围的军官,所有人都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渡边介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诸位,活着最重要。”渡边介口用一种苦涩的语调说。看着渡边介口,一个鬼子军官突然间恍然大悟,他依稀记起,江边介口大佐似乎也是大阪人……

“哈依!”

随着渡边介口的一声令下,无数日本军人放弃了所有的辎重,包括机枪和迫击炮,很大一部分人甚至将步枪也扔掉,然后一哄而散,蹿入了道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