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还有一些喜欢收藏枪支的爱好者,不过毛瑟方面还不知道除中国外现在也有一个国家要列装了,而且一下子就是十万支。
中正式步枪在中国已经把包括毛瑟在内的步枪全部排挤出中国的市场,这让靠毛瑟步枪赚钱的毛瑟公司气的冒烟,还好这款步枪不是他们设计额,要不然被自己的产品排挤出中国,他毛色的老板估计要上吊自杀了。
毛瑟的人在研究中正式步枪成功的时候,同时也在分析这款枪为什么会成功,同时他们也联系了在西康的德国军械专家。
很快这些军鞋专家就把西康步枪生产线的情况反馈给毛瑟方面,毛瑟方面一分析大吃一惊。
原来这款枪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枪本身够好,不输于其他的步枪,还在于他们的价格够便宜,而且价格差不多只有毛瑟的一半,中国的那些军阀就算在喜欢毛瑟,面对一款性能各个方面都不输于毛瑟,但是一支枪购买毛瑟步枪的钱几乎可以买两只中正式步枪,傻子都会选择中正式了。
而毛瑟分析了一下中正式为什么可以卖的那么便宜:一是德国的毛瑟运到中国需要运费,二是中国的人工低,三是那名军阀把所有的资源都掌控在自己手中,而毛瑟却需要向其他的工厂订购钢铁,燃料、水电,四是他们的那个标准化流水线作业。
而中正式在中国卖的那么火,一是中国的西康产量大,二是中正式除了西康生产之外,还有周围的军阀也有生产县,另外还有中国的中央政府也在生产,据说所有的图纸都是西康的那位军阀提供的,而周围的那些人的步枪生产线都是他派人帮忙修建的,毛瑟公司的人很不明白那名军阀为什么要那么多。
不过在得知那名军阀已经来到德国,并且要来参观毛瑟兵工厂,毛瑟方面的人喜出望外,正好可以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虽然他们对于抢他们生意的人没有好感。
11月2日,飞机一大早就起飞,很快就到了毛瑟公司额总部小镇奥伯恩多夫,这个小镇周围的空气还不错,不过毛瑟的兵工厂不再镇上,里镇中心还有一段距离。
毛瑟派了好几个人来迎接王九龄,不过老外没有中国那么多礼节,至少现在的德国人很直接,后世的就不知道了。
经过翻译介绍,得知为首的那个叫尤里安?毛瑟,是毛瑟家族的人,王九龄跟他握了个手,寒暄了几句,这个尤里安?毛瑟毛瑟看起来很健谈。
尤里安?毛瑟询问王九龄要不要休息一下,王九龄客套的说不需要,这德国佬果然当真了,还真的不安排王九龄等人休息,还好王九龄并不累,要不然哪有心思参观,看来跟这些欧洲佬打交道确实不能客气,尤其是利益上的事情,你一客气他就当真了。
从外面看毛瑟工厂并不大,但是进了里面就感觉非常大了,而且他们的厂房都是好几层楼的那种,尤里安?毛瑟介绍现在去毛瑟步枪的生产线参观。
看下书我要网(kxs51.com)
------------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中正式与毛瑟98K
当参观的时候,王九龄发现这条生产线跟西康的生产线差别不大,步枪比王九龄之前用的也有差别。
尤里安·毛瑟看出了王九龄的疑问,说道,其实这样的生产线正式受到西康的影响,才在不久前建设,目前还在实验阶段,因为很多德国的枪械专家和技术们,认为传统工艺虽然生产速度慢一些,但是产步枪会更好些,在战场上士兵有一只好的武器是非常重要的,生存的几率也会高很多。
而流水线生产虽然速度快很多,但是那种廉价的东西上了战场未必实用,所以现在内部争论很大,但是主张采用传统工艺的人更多,加上目前毛瑟方面也没有人懂流水线一块,所以就先建了这一条生产线。
至于步枪则是最新型的毛瑟型号毛瑟98k,王九龄拿起一支生产好的枪,仔细看了看,发现有很多地方与中正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来毛瑟是抄袭了中正式步枪的有点了,不过王九龄并没有点破,因为没有意思,但是尤里安·毛瑟看王九龄拿起那款枪仔细的在研究,耳根子和脸立马红了起来,心跳也加快了很多。
“这支步枪很好啊,是用流水线生产的吗?”王九龄研究了一下毛瑟98k之后问尤里安·毛瑟。
尤里安·毛瑟道:“是的,我们也跟传统的工艺生产的98k步枪一起试验过,但是并未发现他们有什么区别,所以还请将军阁下能指点一下?”尤里安·毛瑟说话时很是卑谦。
王九龄道:“指点不敢当,不过我倒是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我国采用流水线生产。”
尤里安·毛瑟:“洗耳恭听!”
王九龄道:“第一个是本国教育水平落后,而传统的工艺需要生产人员有很搞的学历,本国是做不到的,至少没办法采用传统工艺月产量几十万支步枪,那需要的人才不计其数,我一个小小的军阀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第二个本国内忧外患,周围全部都是敌人,如果爆发了大规模战争,估计前线一个月说不定就要消耗几万支步枪甚至更多,要是采用传统工艺,就中国那点人才,一个月估计也就几万支步枪,连消耗都不够,更别说训练其他的军队了,现代战争打的就是钢铁,尤里安先生应该比谁都清楚,没有钢铁就输了战争,而流水线生产,不需要个人很懂枪械,只要他们懂得其中一个部件的生产,我们在定出一个标准,他只要按照呢个标准生产就可以所以流水线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第三流水线的产量比传统的生产产量大了很多,据我所知,一战贵国的战败是因为前线没有足够的弹药,所以不能有效的发动攻势,因此错过了很多良机,而后方的民众因为没有物资,所以暴乱了,试想一下要是贵国当时采用流水线生产,相信你们的后勤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尤里安·毛瑟道:“我似乎明白了!”
王九龄其实希望德国少走一些弯路的,他希望德国能更强大些,要是这个时代的二战比历史上的二战打的更惨烈一些,对中国的好处就越大。
王九龄说道:“其实流水线上的产品质量怎么样,我们西康心里有底,我们的步枪经过战火的考验,证明了是一直非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