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3 章(1 / 1)

抗战虎贲 秋风起叶落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1个月前

血性和骨气的国人无时无刻不想着一雪前耻。

对日宣战,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对象。

所以处于欢呼沸腾中的国民们,纷纷涌现除了狂热的捐款捐物的自捐行动,以表示自己对政府这一决策的支持。

为对日作战竭尽个人力量。

上海,某码头。

几名抗包讨生活的中年汉子正聚在一起,在他们中间站着一名戴着眼镜,穿着西服革履显得文质彬彬的中年人。

中年人梳着一个油光锃亮的大背投,是这写苦工的包工头。

他手里正拿着一份中华日报所印发的最新时报,得意洋洋的给身边这群大老粗们念着。

“……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着,一律废止,特此布告,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九月十八日。”

念完后,包工头十分装逼的道:“你们都听听,这才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勇气的政府应该做的,这才像是个爷们。”

“那啥。王经理,这么说来,小日本在咱们中国的租界,商人以后再也不能逞凶了是不是?”一个苦工道。

包工头颇为自豪的道:“理论上来说是的,你们没看到吗,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但凡中日之前所有一切协定,条约均就此作废。

那日籍商人在华特权和他们所谓的租界也就自然不复存在了。”

“那咱以后就不用再受那小日本的鸟气了是不是?”另一个苦工道。

“当然,你现在去把那些归小日本揍个半死不活。也是可以的。”包工头道。

“他娘的,哥几个,咱们现在就去把那黑心的日本老板给砍了,这些年这王八犊子没少吸我们的血。几年前赵大茂还被他们给活活打死了,这丑不能不报。”一个劳工义愤填膺的道。

上海等江南地区不同于原来张兴汉东北边防军所统治的北方。

由于那时以蒋委员长为首的国民政府不具备与日本人抗衡的能力,再加上上海的特殊情况。

所以,在江南。尤其是京沪杭地区,日本人还是很嚣张的,各种租界。商会都还存在。

不像东北,张兴汉早就下令驱逐日本在华侨民,一切犯过罪,伤害过本国公民的小日本直接遭到了逮捕,该枪毙的枪毙,该判刑的判刑了。

因此,外国人是高等人,享受超出本国国民的奇葩现象还是存在的,自然压迫也就在。

这名劳工的话顿时引起其他工友们的共鸣,他们这些年多多少少都受过,或者见识过日本人等外国人欺辱国人。

如今自家政府态度强硬起来,也是时候扬眉吐气了。

于是,一群抗包的汉子们抄起家伙就走,连活都不干了。

包工头王经理见状连忙摆手呼喊道

:“哎我说,你们现在就去啊,那我这码头上的活咋办啊。”

“王经理,今天算我们请假了,你愿意算旷工也行,俺们今天说啥也得把那小日本给砍了,回头你扣工资,开除随你便。”

劳工们群情激奋,脸红脖子粗的叫嚣着。

那王经理也是个被压迫久了的主,一股热血涌上脑海,当即道:“干他娘的,老子今天也不干了,跟你们一起去,狠狠的揍龟田那老小子一顿,出口恶气。

大不了回头,我带哥几个去别的码头讨生活去!”

“行,王经理,就凭你今天这表现,兄弟们到哪都跟着你混,这偌大一个上海滩,我就还不信了,找不到吃饭的门路。”

………………

杭州,一大学校园内。

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正在学校教师们的陪同下,登上平常用的演讲台,义愤填膺,情绪激动的对台下全校上千名失声发表讲话。

“同学们,自明亡以来,我中华屡遭外敌欺辱,但历届政府当权者,却无任何一届敢于向侵略我之敌寇宣战,以捍卫民族尊严。

今日,张总司令雄韬伟略,意欲重振昔日我中华民族的汉唐雄风,鄙人深表钦佩。

特此召集全校师生,若有人愿意投笔从戎,跟随张总司令以报效国家,效忠于民族,我代表校方准许他无限期休学。

待他日凯旋归来,再继学业!”

说完,不等台下早已经情绪激动的热血爱国学生们有什么法反应。

老校长就又继续道:“同学们,老朽老矣,对于投笔从戎报效国家,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你们不同,你们还很年轻,你们是整个民族未来的希望,中华民族之崛起,需要你们去为之努力奋斗。

然而战场上枪弹无眼,很多人也许会一去不回,但我想说的是,任何一名爱国志士,应该愿意能为伟大的民族复兴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我们要参军,我们要参军!我们报效国家!”

上千名男女学生热血沸腾的跟着齐声高呼。(未完待续……)

------------

第五百零二章:美国日本

东京,日本皇宫。

中华民国对日宣战,本国民众欢呼雀跃,数百万将士群情激奋,枕戈待旦。

作为被宣战国的日本则陷入一片愁云之中,因为对马海峡之战与九州岛战役的失败,已经严重创伤了日本国民历来的狂妄骄傲之心。

使他们对本国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盲目信任,产生了质疑。

加上日本当局的刻意宣传,以及激起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仇恨之心,他们认为九州岛已经变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奇 书 网小说{}.{zhuzhu}{dao}.{};  生怕,这次宣战后,中国军队会打到他们的本州岛来。

这种人心惶惶,愁云满布的氛围也笼罩在了裕仁天皇的皇宫之中。

“石原爱卿,美国人和英国人真的答应给我们提供援助吗?”裕仁天皇不确定的问低着头十分恭敬的站在自己前面的石原莞尔。

他作为帝国特使i,已经接连出使了北美与欧洲等诸国,为大日本帝国争取到了许多宝贵的急需的各种战略资源,甚至紧急军费贷款。

裕仁天皇对此十分满意,已经把年轻的石原莞尔视为肱骨之臣,化解帝国危机的不二人选了。

石原莞尔毕恭毕敬的道:“陛下,根据微臣与美利坚共和国和大英帝国等国签订的条约,一旦我们遭到攻击,他们是有义务出动军队对我们本土进行协防的。”

裕仁天皇有些不放心的道:“可是,英国与我们之前的关系并不融洽啊。”

石原莞尔继续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共同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昔日的仇敌也可以变成亲密无间的盟友。反之也是一样的。”

裕仁天皇赞赏的点了点头,“呦西,此话言之有理。

石原君,如果支那人真的在现阶段对我本州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