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2 章(1 / 1)

抗战虎贲 秋风起叶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向张兴汉和蒋百里报告道:“总座,参座,前沿部队报告,他们发现当面第29军官已经全部撤走了。”

“撤走了?”蒋百里有些吃惊。

张兴汉却笑了笑道:“看见没有,这就是他们这帮人才,宁愿逃跑,也不愿意甘心久居人下,接受我的指挥。

如果我是独裁的话,他们就是虚伪,伪君子自私自利。”

“那司令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蒋百里问道:“是否派兵追击?”

张兴汉摇了摇头道:“追击?没必要了。既然他们不愿意留下,那日后就不要后悔,不是我们没给他们机会。”

走到地图前大笔一挥,张兴汉当即命令道:“命令第212师立即抢占兴和县城,全军准备向乌兰察布进军。”

“是。”蒋百里用力点了点头,转身领命而去。

……………………

张兴汉所率的这八个师分别为第210,211,212,213,214,215,216,217师,主力之构成。基本上都是半年多前在平津之战中俘虏收编的原东北军旧部。

不过经过半年多来的整编改造以及渗透,这几个师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基层军官都是张兴汉从其他各部队乃至龙兴军校挑出来的原各部队精英担任。

可以说十万东北军旧部已经被张兴汉牢牢的掌握在了手中。

而这批部队因为本身就是东北军的精锐老兵,先前在东北军服役期间,受武器装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战力。

而现在,加入东北边防军后,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皆不可同日而语,战力也自然突突直上。比起张兴汉原来的的十个整编嫡系师也不遑多让,因为这批官兵基本上个个都是服役超过三年的老兵。

在东北军时就训练已久,其中很多都是张雪亮一手带出来的精锐老兵。又经过出关时的平津之战,和后来的讨伐石友三之战,无论训练水平还是战斗经验,都是相当不错的。

这次西征,张兴汉调集了近二十万陆空军,皆为有作战经验的精锐老兵部队,旨在一举荡平西北马家军,彻底占领西北数省。

在兵力上此时四马构成的马家军所能集结的全部正规军兵力也不到十万人,装备低劣,与东北边防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存在。

甚至连晋绥军与张雪亮的东北军也不如。

所以这次西征,东北边防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聚集,而马家军多是回民组成,很可能利用各族争端来组织东北边防军入主西北,所以想要征服西北,就必须得处理好当地各民族之间可能爆发的抵触,安抚他们。

东北边防军主力大举出关,兵不血刃拿下察哈尔,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瞒过马家军的眼线。

察哈尔被东北边防军攻占,以马鸿宾、马鸿逵兄弟二人为首的宁马首当其冲。

宁马的势力范围是以宁夏为根基,辐射甘肃与内蒙古部分存在的马家军一员,军事实力要比马步芳、马步青为首的青马略弱一些。

部队番号只有一个新编一个新编第七师,其组成主体是马鸿逵在中原大战后,带回去的三个旅和一个特务团,经过几年的扩编,正规军的兵力已达两万五千多人。

另有马鸿宾的一个第35师,约一万多人,加上几个骑兵团和一批民团,宁马的总兵力在六万到七万人左右,其中正规军不足四万。

得知东北边防军兵分两路大举出关,马鸿逵大惊失色,连忙召集大哥马鸿宾等心腹将领商讨应对之策。

宁马的首府位于宁夏省会银川市,马鸿逵的省主席办公大楼中。

马鸿逵、马鸿宾以及宁马的一众高级将领共计十多人正在一间会议室中进行紧急磋商。

一体型肥胖,年约四旬的中年男子身穿军装坐在首位,此人正是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坐在他左下首的是马鸿宾。

与会的众人都是二马的心腹,不过此刻却表现的异常紧张,再没有往日开会间的热闹欢笑,整个会议室都寂静无声。

“诸位兄弟,东北王张兴汉亲率二十多万陆空军兵分两路西进,短短数日兵不血刃拿下了察哈尔。

据前方传回来的消息,其前锋部队已经有向乌兰察布挺进的迹象,举动很是耐人寻味啊,诸位对此怎么看啊?”马鸿逵打破现场的寂静,目视众人问道。

听闻马鸿逵这一番话,众人脸色又是一变,来之前,他们中间有人或多或少得知了一些情况,但没有想到事态会这么严重。

东北边防军的辉煌战绩他们是知道的,二十多万大军不足一月横扫高丽半岛,十几万大军打的日本关东军灰飞烟灭。

这些辉煌战绩的背后就是强大战力的表现,如今张兴汉调集了二十多万陆空军声势浩大西进,怎能让他们不感到颤栗和胆寒?

坐在马鸿逵左下首的马鸿宾瞥了一眼众人,慢吞吞的道:“少云,东北边防军势大,绝非我们宁夏军所能单独抗衡的,我建议立即联络马步芳和马步青他们,集合我们两省之马家军全力对抗张兴汉的东北边防军,方有取胜之可能。”

马鸿逵闻言点了点头道:“大哥所言甚是,我这就派人与马步芳兄弟二人取得联络,但愿他们能够以大局为重,与我们联手抗敌,共保西北!”

“他们一定会的,我们与青海军的关系是唇亡齿寒,张兴汉实力强横,为了避免被其个个击破,唯有我们四人联合起来,方可能保住西北!”马鸿宾道。

马鸿逵赞同的点了点头,便吩咐部下去草拟电文,联络青马军队。

同时又对马鸿宾道:“大哥,如果东北边防军决意西进,晋绥军在乌兰察布与归绥(今呼和浩特)可能不会阻挡其西进,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提前做好准备才是。”

“嗯,我建议立即我们共同调三个骑兵团外加四个民团驻防九原,以防东北边防军渡河入宁!另外紧急招募乡勇编练民团,以防万一!”马鸿宾点头道。

“好,如此甚好,除此之外,我还建议将我们的两师主力沿黄河东进,在五原布防,作为第二道防线,坚决阻击东北边防军,以待青海援军!”马鸿逵爽快点头道。

……………………

乌兰察布与归绥如今都属于绥远省,此时绥远省大部分都在军阀阎锡山的晋绥军的控制下。

驻守绥远的晋绥军主力是傅作义的第35军与一些地方性武装,兵力仅有两个师,不足四万人。

而且驻守绥远省各地,能集中在归绥和乌兰察布的兵力不足两万。

张兴汉在第29军南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