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1 / 1)

抗战虎贲 秋风起叶落 2000 汉字|24 英文 字 4个月前

惊。

“对,以后多余的武器装备都可以卖给其他地方部队,一来也增强了其他地方部队的战斗,整体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二来,我们也可以获得巨额的收益,可以解决我们的财政危机。”张兴汉想了想道:“因此,兵工厂需尽快重新搭建厂房,早日恢复生产。”

“嗯,这倒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赵镇藩闻言点头。

“对了,这几天新兵招募进行的怎么样了?”张兴汉问道。

“还算顺利,这半个多月来,我已经招募了一千五百多人了,其中多数都是能骑善射的蒙古同胞,许多人自己都还带着战马呢,我们我们可以再组建一个骑兵团了。”说起募兵,赵镇藩有些兴奋的道。

“不,骑兵团一个就足够了,何况各团都还已经配属了团直属骑兵连,以后我们的突击部队将主要以坦克装甲部队组成,骑兵将会彻底沦为辅住兵种,最终离开现代化战争的舞台。”张兴汉道。

“有道理。”

“这样吧,新招募的蒙古族新兵,行军时可允许他们骑马,但作战时需和乘坐汽车的步兵一样,下马战斗,毕竟他们都还刚入部队,兀自让他们不骑马当步兵,他们心理上难免会有些难以接受,要等他们渐渐融入我们部队这个集体后,再进行正规化的统一部署和整编。”

“嗯,我明白了。”

……………………

旅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旅顺遭到空袭,陆海空军损失惨重,大批军用物资损失殆尽,震惊了日本全国。

也震惊了一直不主张扩大对华战争的海军省暨海军部官员。

如果说先前关东军的接连失败是因为轻敌和前线指挥官的愚蠢的话,那这次远距离超强度的空袭行动。

已经足够证明,张兴汉所部的威胁,绝不再容忽视,尤其是他们的在东北的空军再度被全歼后。

更是引发了大本营的急切关注,通过调查和讨论,日本大本营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

那就是张兴汉的以东北军航空队为基础组建空军,已经十分强大。

而这一切距离战争爆发,仅仅还不到三个月,这让日本高层上下惊骇不已。

短短三个月之内,张兴汉的部队就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强大地步,如果不及时剿灭,假以时日,岂不帝国心腹大患?

于是,海军和陆军省难得的意见难得的保持了一致。

加大对华战争的准备和投入,增派大批海基航空兵、陆基航空兵,以及大规模增派防空部队。

除此之外,日本本土的飞机制造厂也马力全开,日夜加班生产新的战机。

同时,川本特战队之前缴获新式机枪和步枪样品也被关东军送回了日本本土。

日本的军工专家对此十分感兴趣,并对此展开了研究。

日本大规模加派兵力准备登陆的消息自然瞒不过南京特工总部的耳目。

在蒋委员长的授意下,特工们将这一情报通报给了张兴汉。

张兴汉得到通知后,果断的作出了继续空袭旅顺,以强有力空袭迟滞日本人的集结和登陆的决定。

当天中午,独立师航空大队轰炸机群与25架零式再次倾巢而出,朝旅顺飞去。

ps:不好意思,有些卡文,码字超慢,请谅解,每个码字的写手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_^。

另外感谢:houyongliang,刀剑☆英雄,大秦英雄,箜溟曉曦,酒后不乱性兄弟们的打赏支持。(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三章:倒卖军火

由于日本人的防空部队和大批海基、陆基援军还正在开赴中国的大海上。

所以独立师的第二次空袭依旧十分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高志航和刘粹刚便率战机群飞抵了旅顺军港上空。

不过日本人在上次吃了大亏后,显然有了防备,军港内除了个别无袭击价值的小型舰船外,根本看不到一艘日舰。

码头上也仅仅只有一些必要的守卫,当刺耳防空警报响起时,他们纷纷慌张不已的奔向防空掩体躲避。

&n奇 书 网小说.kxs51.com.bsp;  见整个旅顺军港基本上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目标,高志航与刘粹刚兵不甘心就此返航,又率战机群出海飞行搜索了足足一百多公里。

不过还是没能搜寻到有攻击价值的日军海军舰艇。

毕竟在这个没有雷达搜索,没有预警机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如果日军海军舰艇提前躲避的话。

想要在茫茫大海找到他们无异于大海捞针。

由于没有找到任何有攻击加值的目标,刘粹刚和高志航等飞行员们不甘心无功而返,在经旅顺返航时,再度朝旅顺军港码头发起了毁灭性的轰炸。

将本就伤痕累累的码头基础设施尽皆摧毁,彻底瘫痪了旅顺军港码头。

至于驻扎进大连城内外居民区附近的日军陆军驻地,因为顾及到大连百姓同胞,高志航和刘粹刚并未下令攻击。

轰炸机群几乎将所携带航弹尽数倾泻到军港码头后,这才意犹未尽的在战斗机的护航下开始了返航。

他们刚刚返航,码头附近就不知道从哪里涌出了无数日本士兵,开始紧张的抢修被摧毁的基础设施。

……………………

通辽,独立师驻地。

张兴汉找过了父亲张玉喜,请他帮忙联络阎锡山的晋绥军,西北的四马的马家军以及察哈尔等地的孙殿英、吉鸿昌等西北军旧部。

开始准备向这些大小军阀出售独立师根本用不着的武器装备以及缴获的大量日式武器。

张兴汉十分清楚,中原大战失败后。阎锡山被迫下野,南京蒋公责成张小六统一节制晋绥两省军政大权,编遣晋绥军。

严重消弱了晋绥军的实力,尤其是阎锡山一手创办起来的太原兵工厂。

太原兵工厂在中原大战前,曾一度发展到能月产: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1.5万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

阎锡山依靠这些武器装备,使晋军发展到30万人的兵力,并有余力高价出售武器给李宗仁、马鸿逵、马步芳等外省军阀。

但阎锡山下野后,张小六直接把太原兵工厂停产,工人大多遣散。

三个月前,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全国民族空前高涨要求一致抗日的形势下,蒋公已经与阎老西握手言和。

阎锡山被复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重掌山西军政大权,正全力恢复他的太原兵工厂的生产和规模。

但一时半会想要恢复到中原大战前的规模产量,显然不可能。

此时阎锡山手下还剩下不到十万人的军队,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增加话语权,阎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