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1 / 1)

抗战虎贲 秋风起叶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铁路的战斗行动。

而中国军队(指张兴汉守备旅)却屡屡视皇军警告于无物,杀害大和民族之侨民,严重损害了日本在东北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鉴于此,日本大本营决定。集中十二个师团以护桥护路为名出兵满洲,严惩大和民族的敌人——沈阳地区的东北匪军。

日本此通告一出,世界哗然。

明眼人自然都知道日本人是不甘心在满洲损兵折将吃了大亏,想要报复。

但表面上却将此次大举增兵东北的借口说的冠冕堂皇,这就是政治与外交需要。

国民政府得此消息后,立即提出严正抗议,并请求国联能够出面制止日本人这次名为护路,实为侵略的行动。

结果自然是无疾而终,日本人仍在加紧筹备武器装备粮食弹药。本土的十三个常设师团也在加紧扩编整顿。

……………………

与此同时,沈阳。

张兴汉与黄显声和赵镇藩等人开始指挥守备旅与独立第七旅动员沈阳全城、新民全城百姓共计五十余万人分批陆续撤退。

为了保证五十多万百姓撤到通辽以后有房子住,有饭吃,张兴汉动用从张少帅家里与沈阳银行抄来巨额财富。派出部队四处采购粮食等生活用品。

又将沈阳兵工厂仓库里囤积的大量军用帐篷悉数装车运往通辽。

当然兵工厂囤积的帐篷远远无法满足五十多万百姓暂时居住的需求。

不过这难不倒张兴汉,多功能手表里战争游戏里面后勤选项里面,不光可以生产军用帐篷,还可以生产其他后勤生活用品。

为了加快撤离运输速度。张兴汉又从手表军车项里生产了百余辆道奇军用卡车,用来运输兵工厂机器设备与撤离百姓。

从十月十八日起,全城撤离行动一直持续了半个月。十一月的沈阳已经开始飘雪了,所幸此时全城绝大部分百姓都已经全部撤到了通辽,并且领到了军用帐篷等各种生活物资临时安顿了下来。

十一月四日,张兴汉一身冬装头戴毛绒军帽在黄显声等人的陪同下在一次登上沈阳城头。

城外举目望去,尽是白茫茫的一片,天空仍在不时飘落着雪花。

“今日一别,不日何时才能再回沈阳。”黄显声望着熟悉的沈阳城内外,有些神伤道。

“不出一年,我们肯定能回来。”张兴汉信誓旦旦的望着城外的雪景道。

“一年吗?”黄显声有些憧憬的笑了笑。

这时,赵镇藩披着军大衣急匆匆的从城内走上了城头。

见到张兴汉和黄显声连忙招手:“兴汉,警钟兄,我正找你们呢。”

“怎么样,最后一批百姓撤离了吧?”张兴汉转身问道。

“除了那几千名死活不愿意跟我们撤走的地主老财,最后一批百姓三千余人已经全部撤离了。”赵镇藩点了点头答道。

“那就行。”张兴汉放心的点了点头:“人各有志,他们愿意留下给小鬼子当顺民,我们也不勉强,只是他日勿要后悔就是。”

“不过,张兴汉,有个问题我们得赶快解决。”赵镇藩问道。

“什么问题?”张兴汉问道。

“据铁汉和世贤从通辽传来的消息,入冬后,科尔沁草原气温骤降,百姓们缺乏御寒火炭,这事可马虎不得,现在还好,一旦进入腊月,那气温都得零下二三十度,没有火炭取暖可不行啊。”赵镇藩郑重其事的道。

“这个我有办法。”黄显声道:“动员青壮劳力上山砍伐木材,自制木炭,用木炭取暖。”

“嗯,这个办法不错。”赵镇藩闻言点头,却又道:“不过光靠自制木炭取暖恐怕难以全部满足五十万百姓的日常取暖需求吧?”

张兴汉沉吟了片刻,忽然问道:“国屏兄,本溪是不是有煤矿?”

“是有,本溪不光有丰富的优质焦炭矿藏。还有数量极多的磷铁,特种钢,不过都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以前我们沈阳炼钢厂需要的材料都是从山西等地购买而来的。想起这事就他娘的窝囊,在我们的国土上,我们的矿藏我们竟然没有开采权。”赵镇藩一脸懊恼的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所需的煤炭就从本溪获取了。”张兴汉眸子中透露着瘆人的寒意道。

“你的意思是,出兵本溪?抢夺煤炭?”黄显声惊问道。

“嗯,到了这个时候,先解决百姓们过冬要紧。警钟兄,麻烦你立即传令下去,调集所有坦克、装甲车以及军用卡车来沈,出兵本溪,抢夺所有煤炭矿场!”张兴汉凛然吩咐道。

“行,我这就去。”黄显声点头应道。

“兴汉,是不是再考虑下,据我得到的消息,日本本土的12个师团可能已经完成了调配集结。甚至现在已经在旅顺登陆了,我们贸然袭击本溪,会不会太冒险了?”赵镇藩有些担忧的提醒道。

“国屏兄放心吧,这次我们这是拿回些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为了便于行动,部队全部使用骑兵和装甲兵,至于日本本土援军,没那么快。就算他们来了,我们也能从容撤离。”张兴汉胸有成竹的拍了拍赵镇藩的肩膀道。

赵镇藩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转身与黄显声一同下了城。

……………………

关东军司令部大院外。

一辆轿车在两辆边三轮摩托和两辆军用卡车的前拥后卫下停在了司令部大院外的街道上。

两辆边三轮摩托车上分别坐着三名鬼子,各架着一挺歪把子轻机枪。

最后面的两辆军用卡车上满载着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日军,这些关东军身穿冬季军装,头戴包脸毛绒军帽,背着一支支上了刺刀的三八步枪,神情冷峻,一看就是精锐之士。

没过多久,

现任司令官南次郎带着石原莞尔与板垣征四郎精神矍铄的走了出来,轿车驾驶员连忙下车,毕恭毕敬的走到车身右侧拉开后车门肃手敬礼道:“将军阁下请。”

南次郎低头弯腰钻进了轿车后座,石原莞尔跟着钻了进去,板垣征四郎却上了前排的副驾驶。

车门关上后,摩托车、轿车和军用卡车纷纷陆续启动,缓慢的沿着街道朝旅顺军港方向驶去。

坐在轿车内,南次郎显然有些兴奋,对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道:“大本营的援军终于来了,这次我们终于能攻下沈阳,一雪前耻了。”

“将军,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板垣征四郎面有难色的打了顿道。

“有话直说。”南次郎心情不错,道。

“据特高课情报人员传来的消息,沈阳城的支那平民几乎已经全部撤光了,新民城也撤走了大半,我想张兴汉的守备旅要不了多久也该撤离沈阳。

如今,沈阳可以说已经是空城一座了。”板垣征四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