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1 / 1)

抗战虎贲 秋风起叶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数百名3营官兵也纷纷开枪,一时间北大营南门枪声大作,在密集如雨的子弹中,剩下的六七十名鬼子几乎来不及反击,便纷纷被撂倒在地。

张兴汉率三营在北大营南门与日军激战正酣,而大营内的其他部队则成惊弓之鸟,在接到了参谋长赵镇藩的撤退命令后,619团和621团陆续开始率先撤离。

由于有张兴汉3营在南门的抵抗,导致日军未能如历史上冲入北大营之内,所以赵镇藩撤退的命令得以顺利传达到620团团长王铁汉的手中,接到撤退命令后。

正不知如何是好的王铁汉,在得知张兴汉率3营与日军交上火后,派一传令兵通知张兴汉率三营继续阻击,以掩护主力部队撤离后,便带着团部和直属部队离去了。

撤离的同时,王铁汉联想到张兴汉白天带着副营长刘建国来团部一事,心中狂惊不已。

……………………………………

北大营战火燃起,枪炮齐鸣的同时,奉天城东小东门张氏宅院内。

张玉喜携夫人刘丽萍下了车,带着替张兴汉送信的小李子走进了自家厅堂,进入厅堂后,张玉喜一边让夫人去吩咐下人给小李子准备饭菜,一边招呼小李子坐。

坐下后,张玉喜这才拆开张兴汉的家书,边拆还边笑着问道:“小李子,你老家是那的啊?”

{回禀张老爷,卑职家是铁岭的。}小李子连忙恭敬的回答。

而这时,已经拆开家书的张玉喜被信上的内容给惊住了,家书内容如下:

爹,娘,当你们看到这封家书的时候,儿可能已经于敌寇交上了火,日本人贼心不死,企图侵占我东三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点从当年他们炸死大帅张作霖就能看出。

记得在兴汉小的时候,爹和娘就常教育我,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报效国家,干一番大事业。

如今,日寇窥伺我国领土,阴谋发动战争,妄图武力吞占我富饶东三省,儿身为国家军人,理应率麾下将士们奋起还击,保卫奉天,保卫东北。

然枪弹无眼,战中生死难料,如儿不幸战死,望二老切勿伤悲,因为,儿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战,虽死犹荣!

唯憾者,是二老养育兴汉多年,兴汉却未能回报万一,更无法为二老膝前尽孝,养老送终。

所幸,吾尚有一弟,兴华年少聪慧,性格善良,对二老敬爱有加,兴汉若不幸战死后,定能替儿尽孝,如此,儿心无牵挂,可全力以赴奔赴国难,为国效忠了!

令,儿所派通讯兵小李子,跟随儿多年,忠心耿耿,念其乃三代单传之独苗,不忍断其家之后,特令其送信后留在吾家,不必返还。

如儿战败殉国,爹应与娘尽快离开奉天,随撤退部队一同撤往关内,至于小李子,爹可在撤离奉天时将之带上,此去关内凶险难测,多一卫兵,安全亦多一份保障。

自古忠孝难两全,望父母大人原谅,不孝子兴汉泣告父母大人,民国二十年九月十七日晚。

张玉喜将这份令人潸然泪下的家书读完后,整个人如僵住了一般坐在椅子上,手开始颤抖起来,手中的家书更是掉落在地。

;

------------

第八章:首战告捷 上

这时,张母刘丽萍走了进来,见丈夫一脸苍白,家书更是散落脚下,赶紧走了过去,急切的问道:“老爷,你怎么了?”

“老爷看了我们营座的家书就变成这样了。”一旁的小李子也是满脸着急。

刘丽萍匆忙捡起地上的家书,匆匆将信纸上内容看完,两行清泪已经从她那已经有了明显岁月痕迹的脸颊上滑落而下。

刘丽萍强忍悲伤,哽咽着对张玉喜道:“老爷,我们该怎么办啊?难道就这样坐视兴汉战死吗?”

说着,刘丽萍终于忍不住痛哭失声,“我的儿啊,你怎么就这么傻啊。”

岂料,一直沉默不语,脸色苍白的张玉喜忽然站了起来,目光遥望厅外的繁星夜空,冷然而坚定的道:“不,兴汉他不是傻,他是忠!”

踏步走出客厅,来到院内,望着漫天繁星,张玉喜自豪的沉声道:“兴汉说得对,作为军人,作为中华男儿,卫国御辱是他们理应尽的责任和本分,我张家能有这样的子孙后代,列祖列宗九泉之下亦会感到欣慰自豪。”

刘丽萍没有说话,而是轻轻的啜泣不止,作为一个母亲,她虽然希望自己的儿子平安无事,但自幼受良好家教熏陶的她,还算是深明大义,所以此刻她只能强忍伤悲,祈祷张兴汉能够平安脱险,凯旋而归。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巨大的爆炸声,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惊醒了本已经沉睡的奉天市民,也预示着日军第2师团第2旅团第29步兵联队对奉天城的进攻开始了。

只不过,这一切,绝大部分奉天百姓都蒙在鼓里,只敢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爆炸声持续了约十几分钟后,城外准备多时的日军步兵开始朝奉天城发起了正式攻击,一时间,奉天城外喊杀声,枪炮声交集一片,响彻夜空。

奉天城内少量驻军和大量军警们慌忙登上城头进行抵抗,一场血战就此展开。

…………………………………………

与此同时,王以哲府中。

当王以哲携女王若英返回住处时,得知了日军进攻北大营的消息,进而又听到奉天城外传来密集的枪炮声和喊杀声。

问清楚情况后王以哲当即决定带着王若英撤离奉天,于是开始吩咐王若英以及府中下人赶快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爹,日本人要打进来了,您为什么不去指挥部队抵抗?而要选择撤退呢?”王以哲的书房中,王若英十分不解的向正在收拾东西的王以哲质问道。

“我不是说了吗,这是上峰的命令,作为军人,我只得遵令而行。”王以哲解释道。

“那也得看是什么样的命令,爹你想过没有,我们一撤退,整个奉天,整个东北都有可能会落入日本人之手,那样我们东北子弟兵不就成了丧家之犬了吗?”王若英不满的撅嘴道。

“瞎说,你怎么知道东北会落入日本人之手,我们只是暂时撤退,避免冲突而已,政府和少帅自然会出面和日本人交涉的。”王以哲喝斥道。

“哼,交涉?日本人都打到奉天城了,交涉有用吗?少帅这是怯战,说难听点就是孬种,坐拥几十万大军,不思开疆扩土也就罢了,如今日本人挑起战争,他竟然要部队撤退,连大帅辛苦打下来的基业都欲弃之不顾,这不是孬种这是什么?”王若英不屑一顾的冷哼道。

“闭嘴,你一个女孩家懂得什么?”王以哲对张学良心耿耿,当即训斥王若英。

王若英把头一转,气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