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炸营
“轰隆隆……轰隆隆……”夜空中骤然传来的轰鸣声撕裂了整个天空,十数枚炮弹将城中歇营的吴军营帐炸开,铁钉、碎屑迅速顺着强大的气浪四溅,睡梦中的吴军骤然惊醒,紧接着便传来受伤的伙伴竭斯底里的惨叫声。、qВ5.\\\\
安静,短暂的夜空下,除了痛苦的呻吟之外,骤然安静下来,所有从梦中惊醒的吴军士兵在黑暗中左右顾盼,惊慌失措的眸子流露出心底最深处的恐惧。
“明狗子来啦。”有人迅速的从席上跳了起来,疯狂的跑到营门口去取自己的刀。
“杀!”惊醒的士兵发现营帐外冒出了火光,火炮轰击之后,高温引燃了易燃的帐篷,惊恐的士兵们突然暴躁起来,他们迅速的冲向营门口,抢夺兵器架上的武器。
炸营了!当兵的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尤其是大战前夕,谁都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人人都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这时候也许是由于某个士兵晚上做恶梦时的尖叫,继而就是所有的人一齐尖叫,大家互相殴斗混战,甚至互相啃咬,追杀军官、仇人、不认识的人和战友。第二天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而这一排炮响正是催化剂,被惊醒的士兵一觉醒来,听到了战友的呻吟,听到了火炮的轰鸣,闻到四处都是烧焦的气息,看到到处流窜着火苗,终于精神崩溃下来。
“杀啊,杀明狗子!”无数晃动的人影,在烈火的照耀下厮杀在一起。“杀明狗子哇。”有人面部扭曲的从喉头发出呐喊,却毫不犹豫的砍向周畔一个穿着同样号衣的伙伴,人头滚落,血花四溅。
都疯了,血腥蔓延之后,一些还尚存理智的人也疯狂了,无数尖啸声蔓延开来。夜幕下,只有血和呻吟。
城外放炮的定北军炮营被突如其来的尖啸声吓了一跳,他们是来奉命骚扰的,如今又了驰道,又有了轮转地火炮,炮营可谓是来去如风,只要不被大队的骑兵追击,谁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可是城内的尖啸声太过恐怖。犹如千军万马一般,虽然城门一如既往的紧闭。但是带队的千户官还是心有余悸,原本他们估计约莫炮击三、四轮,待对方反应过来,派出骑兵时再从容撤退的。但是这样一来,反倒有些揣揣不安起来,炮营可是定北军的命根子,李大帅也是估摸着半夜偷袭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才决议夜晚给清军来一下,骚扰下清军使其锐气地,出营之前还嘱咐过一定要小心从事,因此,千户官不敢再冒险了。大手一挥:“别装火药了。准备逃吧。”
城内血腥才刚刚开始,疯狂的士兵开始走出军营。踏在同伴地尸身,顾盼着一个个曾经的战友。现在的敌人,一些被砍刀的士兵还在血泊中挣扎着没有死透。很快便有人一脚踩过这人地头颅,嗤的一声,黑夜中寒光一现,利剑穿透了这人的大脑,红白色的汁液渐在了胜利者的靴子上,紧接着靴子的主人动了,他提着利剑隐入了另一处黑暗,寻找着下一个目标。
吴三桂也被炮声惊醒。紧接着东城传来了喊杀声。他心里打了个突突。莫非是李定国杀进了城?
吴军有六万之众。分别在东南西北四城驻扎。东城地喊杀声愈来愈烈。紧接着几个满身是血地军官跌撞着冲入了平西王下榻地府衙。
“王爷。不好了。城外有贼军炮击。东城地弟兄炸营啦。王将军被乱军割下了脑袋。我们几个老弟兄死里逃生跑了出来。”哭喊地是一名四十余岁地千总。他地半只胳膊被砍了一道深深地血痕。伤口上不断地涌着血。整只小臂半吊在身侧。
吴三桂脸色一惊。炸营是一种不祥地预兆。预示着部队面临着灭是步好棋,却也是奇险无比。”
军官听的云里雾里,却也猜出了几分大帅的忧虑,劝慰道:“天佑大明,皇上乃真龙天子,既然已定下了歼敌之法,我等依计行事便是,大帅不必过于担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唔,正是这个道理,皇上天资聪颖,非吾辈所及,还是依密旨行事吧。吩咐下去,让所有将佐全部到大营来。”
“遵命。”
最新全本:、、、、、、、、、、
------------
第一百六十:决战前夕
大婚的日期日益迫近,海都城的街道上逐渐张灯结彩起来,一向相互争论的朝堂、邸报也渐渐安静下来,官员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邸报口诛笔伐的锋芒也收敛了不少,开始用大幅度的篇幅来撰写颂词。\\\\。qВ5、\\\\
就在这一日,定北省的战报由飞鸽传送入驿馆,驿馆不敢怠慢,立即发至内阁,内阁里一下子炸开了锅,这个时候突然遇见战事,实在是令人难以预料,商议之后,趁着早朝的功夫,首辅大学士沐天波将此事奏知了朱骏。
“来的正好!”朱骏掌击御案,脸色胀的通红:“如今我大明兵精粮足,正是诛杀逆贼吴三桂之时,朕王师未动,此贼竟找上了门来,正是自取灭亡。”
吴三桂虽是个逆贼,却也是名悍将,想当年追逐他们这群亡命遗臣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逃入缅甸,自有他的一番本事。如今吴三桂率军来攻,定然是准备充足,群臣们若不惊慌那才怪了。
朱骏的一番信心十足的话让原本有些惊慌的大臣们笃定了下来,是啊,天塌不下来,不是还有皇上吗?自建元以来,吾皇以区区数千人众,克服阿瓦,夺取缅国,又率军东征,灭暹罗,南下攻占爪哇。哪一次不是以寡击众,以弱胜强?皇上都不怕,咱们担心个什么劲。
接下来,大臣们便开始讨论起是先出征还是先大婚的问题了,大婚之期是礼部选定的良辰吉日,早已颁布天下,各省的主要官员已送来了礼物,各国的时节也纷纷抵达了海都,若是延期则失信天下。可缅北的战事亦是重中之重,关乎着大明国的江山社稷,是决不容拖延的。
这一次不用争论,群臣已众口铄金的请皇上以国事为重,先安邦定国再考虑大婚之事。
朝议刚刚结束。朱骏写了一道密旨命人飞鸽传往定北,各官府衙门便开始四处征兆马车,海都城早已传扬了吴三桂入侵的事,起先大家还有些不安,但是听说皇上要御驾亲征,再联想起皇上以往征平万方地赫赫战功,城内驻扎的明军训练时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也就安心了一些。
邸报的兴起。也间接的唤醒了海都人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意识,在不安之后。海都人非但没有畏惧,反而义愤填膺的要求惩治国贼吴三桂,北伐云南救万民于水火。
云南乃是多民族混杂而居的南疆大省,其中不但有汉人。还有流落其间生活在缅人,更有暹罗国地族人,云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各大邸报语。)新始皇帝陛下乃是汉、苗、瑶、桂、汶、克伦、掸各族共同的皇帝,理应顺应天命,兴师北伐。
这是海都人地普遍观点,得知朝廷征召马车,先是各商会的正副会长第一时间表示应征。献上了百辆马车之后。其他的商团人员紧随其后,接着便是乡绅小商贩。最后连寻常在海都城拉客的马夫也不甘落后,一日之内。两千辆马车如长龙一般摆在了凯旋门外地驰道上。
由于南洋缺乏良马。海都城地马匹大多数由阿拉伯等国地商人海运而来。因此。拉车地尽是高大神骏地阿拉伯马。在一片片马嘶响鼻声中。一万五千名驻留海都地大明陆军战士上了马车。朱骏稳居正中。在无数双灼热地目光中一声令下。万马奔腾而去。
吴三桂地中军继续龟缩于喀伦城。手下心腹大将元让地一万大军开始从后队改为前队。在喀伦城附近开始扫荡。另吴三桂丧气地是。李定国地大军仍然没有寻到。派出去地斥候大多数没有回来。
入缅已进入第四天。吴军已经进入了进退维谷地境地。既不敢轻军冒进。又不能就此撤兵。眼看着士气越来越弱。士卒之间谣言不断。吴三桂只能期盼于前线元让先锋军地消息。
能否消灭李定国完全取决于时间。吴三桂估计海都地援军至少还有十天才能抵达。也就是这十天地时间内。他必须找到李定国地主力一鼓而下。否则战局越是拖延下去。不但让明军有了喘息增援地时间。而且己方地士气也将一泻千里。只有撤兵一途。
如今地军营中已经开始散布了各式各样地谣言。特别是上次地炸营事件地版本更是让士兵们揣揣不安。许多人在暗地里传言是恶鬼作乱。也就是俗称地鬼附身才导致了炸营地士兵神经失常。陷入杀戮。而定北乃是不详之地。妖魔鬼怪众多。有地还说是当地地土人用巫蛊之术控制了士兵。有地说是神明不愿意吴军入缅作战。于是降下了灾祸。版本不一。但是每一个流传地版本却都是动摇军心地有利武器。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浑身是血地探子骑着快马沿着驰道飞快入城。一炷香之后。已进了衙堂向吴三桂汇报军情。
“王爷,元提督在喀伦城东南四十里处遭遇定北贼军主力,敌人足有两万人,突然列阵于山谷中对我先锋军发起攻击,元将军亲自督战,无奈贼军人多势众,又占了地利,如今已被贼军分割围困,元将军让小的回来请求王爷发兵救援,若再延迟,恐怕先锋军要全军覆没了。”
“好,李定国,你终究按奈不住了。”吴三桂不怒反笑,激动的老脸胀红,道:“左右速速点齐军马,准备出城救援。”
有了李定国的消息就好办,元让所率的前军不过是吴三桂的诱饵而已,原本就是用来钓李定国上钩的,如今李定国突然袭击元让,只要元让能够多抵挡一日,吴三桂便能领着中军与李定国决一死战,海都城的援军多为步兵,靠着两条腿北上增援最快也要七八天的时间,只要李定国愿意硬碰硬,吴三桂绝对相信三天之内能够让定北军荡然无存。
吴军迅速的集结起来,开始向东南方向进发,吴三桂下了重赏,也鼓舞了部分吴军的士气,五万大军抬着无数猎猎作响的帜旗,在五千骑兵的开道之下,迅速的扑向他们的目的地。
最新全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