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节 天德号!(1 / 1)

大唐第一庄 晨风天堂 8011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63节 天德号!

“我的宝贝明月呀,你可是来了。你知道朕在宫中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这宫里左看是石头,右看是花。再看就花眼了,二郎却也不让朕再去辽东,这日子当真是度日如年呀,就是酒也没什么味道了。”

李渊一见武曌就开口诉苦。

话说跑野了,自然不想被关在笼子里了。

这个皇宫对于李渊来说,就是一个笼子,根本没有办法和外面的世界去比。

特别是坐上飞舟跑了一次辽东之后,李渊更喜欢在活的时候去满天下看一看,乐一乐了。

“太上皇似乎应该找一个玩伴,这样圣上才能够安心太上皇的安全!”武曌顺口说了一句,特别是用到了玩伴这个词。

李渊脸上笑呵呵的,可事实上心思却是在急转。

玩伴,能和自己称得上玩伴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裴寂。这是一起喝酒,一起赌钱,一起上青楼,一起打过架的人。

不对!李渊反应过来了,裴寂怕是又干什么出格的事情。

刘文静的事情,李渊事后回过神来,也认为把刘文静冤了,可身为皇帝冤一个人也就那回事了,还能认错不成。

可这一次,李渊感觉裴寂可能是摊上大事了。

干笑了一会,进了宫内李渊才问道:“裴寂又干了什么找死的事了?”

切!这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这脑袋还是不一般。武曌也不避讳什么了:“明月就是一个说客,起因是他当年逃家的老王想娶耀州的金蔓青,然后李元兴认为他应该回家养老了。后来谁想,崔君肃、长孙狐狸……”

提到长孙狐狸的时候,武曌赶紧一捂嘴,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

李渊却是哈哈大笑:“那小子,奸的就象只狐狸,叫的没错。”

武曌赶紧换了个话题:“有件礼物!”

“朕喜欢礼物!”

“渭河华州码头!”武曌一提,李渊连衣服也不换了,立即叫人备车,马上去华州。

能出宫,李渊就非常的高兴了。

路上,李渊马车上没有外人的时候,李渊这才说道:“裴寂是朕保着,他挡了太多人的路。他有两个错,一个是心眼太小,一个是太贪。不过,朕的面子要顾着,让他知道一点厉害,然后朕再出来说话!”

李渊这么作,其实也是在为刘文静的事情给李二一个交待。

也算是在保裴寂,更是在保裴寂一家。

否则等李渊死了,这帮家伙能把裴寂一家都扔下牢里,就算是裴寂死了也要从地下挖出来。裴寂陷害刘文静那事情,干的太出格了。

可以先收拾一下裴寂,这个提议当真是有趣。

武曌没有再提这些本身就与她不相关的事情,她带李渊出来可是有大事的。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刑部正常收到一份来自帝国安全司的公文,上面列出了裴寂五大罪,条条都是死罪,抄家的大罪。

代刑部尚书,裴寂的长子裴律师一看这份公文,当真就蒙了。

回避,还是迎上去。

思来想去,裴律师赶紧去找他家老爷子裴寂。

一看那文书,裴寂也怕了。因为帝国安全司是秦琼的地盘,而且那里三省六部管不上,能在那里说上话的,只有秦王府与宫里。

裴寂赶紧进宫求救,别看他官大,别看他裴家势力不小。

可他也是聪明人,知道敢有人对自己动手,就会有人落井下石。万一长孙无忌动手了,那么当今圣上不会让他活,想一想七年前,他逼死刘文静的事情他就害怕。可宫里却说太上皇出游了,而且根本就没说,当晚要回来。

裴寂感觉天塌了。

高公公到李二书房一汇报,李二只是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高公公可以出去了。

高公公离开书房之后,李二拿起茶杯心中想着,这帮家伙还真会挑时候下手,太上皇刚刚离开长安,武曌那丫头的消失一传回来,他们根本就不等,立即动手。裴寂要是误会太上皇不想管他了,那不知道会吓死什么样。

想到这里,李二心中一动。

候君集当时为了脱罪,可以说至少献出一半的家产。

怎么也要刮裴寂的七成家产吧。

想到这里,李二又把高公公叫了进来,写了一封秘令,叫高公公给长孙无忌送去了。

这边长孙无忌绝对无愧于长孙狐狸的称号,谋定天下他不如刘文静,但干坏事整人,刘文静拍马也赶不上他,立即就拿出四五个办法,去找崔君肃商量去了,毕竟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

话说两边,下午的时候李渊的车队来到了华州。

“从倭岛弄到珍宝了?”李渊原本想说美女,可想想在武曌面前说这个不好,就改口说成珍宝。

“不是,是一条船。命名为天德号,虽然比不上那飞舟的大小,但船仓却是飞舟的三十倍。飞舟只有十五吨的载重,这船可是有上千吨的吃水。而且配有火炮四十八门,巨弩四架,此船可远航数万里!”

“给朕的?”李渊有些怀疑,这样的巨舰不会凭白给自己。

武曌一副非常天真的用力点了点头:“李元兴那坏蛋说,送个礼物给太上皇,这免费的劳力就有了。不过明月倒是认为,这事非太上皇不可!”

“圈套,有圈套!”李渊大笑:“说说,又让朕给什么苦力了。”

“巡游!”明月给取了一个取好听的名字,然后详细的说着:“用大船出杭州,再经泉州,然后过琼州,那里已经修好了大港。冯盎那里物产丰富,可我们北方的货物却过不去,所以这一次是用北方的丝绸,精钢。去那里换些名贵的药材回来,更重要的是,冯盎那里第一季的珍珠等太上皇到那里的时候,应该就快好了。”

“这么快?”李渊心说,这才多长时间呀。

武曌小声解释着:“咱们在湖里养殖的珍珠,那是百分百的珍珠,从里到外都是。这一次给冯盎教的法子,先是把贝壳磨圆了,或弄成漂亮的样子。这样的话,短则七个月,长则一年,那就成珍珠了。”

“朕懂了,这是高档货色。”

李渊没说是假货,只是说是高档货,外面是珍珠,里面是贝壳。这东西你说是假的吗?除了大唐自己人,或者是搞珍珠的内部,谁知道这个就是假货。而且也有许多人会说,这是有沙子才会有珍珠的。

“还有一件事情。大唐帝国安全司会有三部电报送过去。”

想来想去,李元兴说拉苦力。

可整个大唐,除了自己还有谁能够跑这一次。

换一个身份低微的人,怕是镇不住冯盎。这可是巨利的交易,李渊不当皇帝了,可不代表他完全不管现在的朝政。那珍珠据说是半成国库,浙杭一带那些湖珠听说还要三年多,那些无数颜色,还是成色,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

这海珠就是快,可对异邦人来说,这东西却也是大唐的巨利。

想了想,李渊又说道:“叫朕去,怕不光是这些小事吧!”

“有一箱的事情,太上皇一定很乐意。不过,只有珍珠是要拉回来的,其余的等李元兴自己过去谈,打仗的事情咱们不管,咱们只管吃喝玩乐,还有金子,银子。”

这武曌太对脾气了,李渊哈哈大笑着:“好,好,咱们只管吃喝玩乐,金子、银子!”

说话间,马车已经停在了码头上。

现在大唐的码头已经有了区分,分为官用码头与民用码头。还有就是官民共用,有特殊的货物之时,就暂时停止民用,或者在码头上划出泊位来。

华州这个码头,就是纯官用,甚至可以说是军用码头。

岸边五里远就有哨所有,这里正好是借用了一个河湾处,河道上都是日夜巡逻的小船。

李渊与武曌前来,也一样验证了身份,这才进入了码头之中。

一进码头,李渊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那船梆需要高高的抬起头才可以看到,这高度怕是不止三五丈,却是因为离的近了,反倒是看不清了。

实际吃水量,按大唐的吨位算,接近二千吨,就是现代一千五百吨左右的超级大船。

纯木制大船,这船体的长度达到了三十多丈,宽度三丈,空船时出水高度三丈七,满载之时也有三丈三左右。装有四个蒸汽机,以及一个大唐自制的钢线圈发电机,船上可是装有电台的。

此时的船还是木头的颜色,只有吃水的部分涂装的是黑色的防水漆。

“太上皇喜欢什么颜色,就涂装什么颜色。再准备些物资,最多五天就可以出行了。还准备了十条吃水五百吨位的小船跟着,最害怕是有些地方水深不够,所以大船不装货,要是冬天,肯定开不到杭州去,这船吃水深!”

李渊默默的点了点头。

杨广你不是造成什么龙舟,什么巨舰。别说和这一条相比了,就是与那些护航的小船比起来,你那龙舟也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小船。

“天德号,天德号!”李渊重复着这个名字,用力一拍船身:“好名字!”(未完待续。)

------------

第664号 朝堂上的暗斗

裴寂慌了,他唯的凭借就是李渊。而李渊此时在那里他都不知道,明月公主武曌的行踪是保密的,这是大唐皇帝李二下过圣旨的,大唐有些权贵就在这个行踪保密的条例之中,不算大唐皇帝李二,排在第一的就是秦王李元兴。

排在第三的就是武曌了。

而第二位,则是大唐帝国安全司的司长,秦琼。

李渊似乎是故意的,借口要好好的看看这条船,而船上油漆的时候他要亲自看着。特别是自己的卧室、书房,这要工匠们画出图样,自己要亲自过目。

大唐皇帝第二,此时却在花园之中与秦琼在喝酒聊天。

“圣上,窦家、杜家、柳家、萧家、长孙家、赵家、胡家、陆家、杨家、朱家、袁家。还有山东七世家,难得头一次联手呀。裴家不败落,也要被扒层皮。他们唯一手下留情的理由就是,赤血卫还是裴家兄弟领着的,要顾及着太上皇,还有秦王的面子!”

秦琼一边邦李二倒酒,一边小声的说着。

李二把玩着手中的那串珍贵的猫眼石手串,一一的数完之后笑了:“大唐除了皇族之后,似乎都动了。”

“裴寂不得人心!”秦琼应了一句。

李二微微的摇了摇头:“错,这是分化之计。世家虽然是以七世家为首,但山东士族、关陇士族、江南、东南、关中、代北他们争的是名望,也争的是利。这些世家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金州矿区还没有分,仅仅就是五郎给自己占了一块。可叔宝你却不知,五郎先没有说矿区,反倒是拿了海珍出来,就是告诉天下人,金州的海田价值千万贯!”

嘶……

秦琼倒吸一口凉气,听李二这么一解释,他也反应了过来。

“一个金矿,百万贯就是极限。而且还需要给朝廷上交矿金,矿税。朕问过明月。打赏给金蔓青家代管的那一块海田。可以算上一等海田,他们仅代管,一年年收五万贯。而五郎则会入账至少四十万贯,运费。工费。税。那一块三十里的海田。值百万贯。别忘记了,那里除了海珍,还有海宝!”

李二说的海宝。就是珍珠与珊瑚!

秦琼却有些意外:“圣上,金州开发的表章却是半份也没有见?”

“因为五郎还没有开口!”

秦琼默默的点了点头。

“封老上位,臣是知道封老的身体,他活不过今年!”

“怕是五郎也知道。”

李二认为,李元兴非常高明的算计了大唐所有的世家。可事实上,李元兴什么也不知道,他只是本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原则,有序的在开发金州。

至于那海珍,当真是李元兴为了自己吃。

提到让封德彝上位,还是王语烟的主意呢。

长安城中各权贵,世家,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政治博弈,这个不是文武之争,而是三省之争。在争这个最高的位置,七世家表现的最平静,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这三省的主官他们争不到,也不可能给他们。

宫里不安,天下世家也不会安心了。

那么,七世家的作就是捧一个中立派,或者是没有强大家族背景的人上台。

可就在这暗斗即将开始的时候,却有三个人递上了辞呈。第一个是侍中裴矩,另一个则是中书舍人温彦博。最后一个,却是真正的大员了,中书令,宇文士及!

这裴矩原名裴世矩,只为李二坐了皇帝,所以他把名字改了。

这才是裴家最大的官,三省之中,门下省主官,侍中。他消息却是灵通,而且为人低调,在这个时候他选择辞官,却是一个极高明的作法。他不保裴寂,只保裴家。他等于是代表裴家退了一大步,是给各世家、勋贵一个交待,也是给皇家一个态度。

李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些不适应,第一感觉是不是搞得过火了。

可再想一想,总是要有些变化的。

“叔宝,给五郎发电报。就说朕要和他赌一把,赌这一次中书令、侍中、空置多时的尚书令,这三省主官的人选。”

尚书令从武德八年就空下了,事实上由左右仆射代行尚书令之职。

长孙无忌现在怕是也想辞职了,另一个裴寂,他这官肯定是当不成了。

当真是有趣了,大唐最高的官位,竟然几乎全部放空了,萧瑀贬官之后,他原先位置空着,杜如晦被拐到了秦王府,他的位置也空着。现在一口气辞官了三个人,再加上即将被贬官的,还有早就想辞官的长孙无忌。

李二非但没有紧张,反而是很得意的笑了。

贞观元年他就想给大唐官场来一次重新洗牌,可却一直没有机会,现在顶层的官位空置,这倒极是有趣。

秦琼听到李二的命令,小心的追问了一句:“圣上的意思是,这次的三省之争。圣上与秦王坐山观虎斗?”

“好一句坐山观虎斗。叔宝的文才精进了,就是这个意思。世家更懂得平衡,这一次朕要看看他们这个平衡作得如何,非不得以而不动。五郎也不要动,事情是他挑起的,他就不能再过度的影响,以免被御史与史官记下一个操纵朝纲的罪名。”

秦琼施一礼后退下了。

正在海边玩着海钓的李元兴听到有李二的电报,却是十分意外。

电报上只有一百零一个字,李元兴已经大唐两年了。真不知道大唐原本是不是为了省纸,写信很是节约文字。现在可以肯定是为了省电报的字数,李元兴相信这一百零一个字,怕是换成自己,至少一千字。

叫来了王语烟、秋香等人。

“殿下,电报之中所言甚多。三位大员递交辞呈,圣上要与殿下约赌,赌天英阁新选出的三省主官,以及三省六位次官的名录。又提到了……”说到这里,王语烟都吓了一跳呀,停顿之后,王语烟说道:“全大唐的世家、勋贵几乎都参与了,各家在暗中使劲,天英阁之内,必将有一翻博弈!”

三省的三主六次,九位官员不入天英阁,因为他们已经是位高权重。

天英阁的极限就是正三品官位。而谏院的极限就是从五品下官位。

李元兴默默的点了点头,看来这事情真的是搞大了。

“温彦博辞官倒是可以理解,因为他最早是投靠罗艺的,后居功升为要职。雨烟以为,罗艺造反之时他就有辞官之心。宇文士及却是前隋宇文化及的亲弟弟,早在前隋时就身居要职。他正是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圣上登基他就想退了。裴矩,则是为了保他裴官,所以选择了辞官!”

李元兴轻轻的拍了拍手:“好,精彩!”

“雨烟浅见,殿下必有深解!”

赌,鬼才信你李二要赌一把,这意思就是不要咱们两兄弟参与罢了。

新的三省主官,李元兴至少可以猜两个,那温彦博肯定会上位。因为他左右都不粘,也没有大背景,也没有家族势力。只是猜不出,是侍中,还是尚书令。而中书令一职,绝对是房玄齡,再无第二人选。

也不对!

李元兴猛然想到,还有另一个可能性。

就是这帮家伙把李靖从兵部给抬出来,送到三省其中一个主官的位置上,这上天英阁李靖就不能参加了,虽说武将会再补充一个人进来,但谁也没有李靖的影响力大。

李元兴也在动脑子,要么把李绩抬上来。

要么把杜如晦从秦王府放回来。

李元兴猛的一拍大腿,既然乱就让好好的乱一次,然后重新梳理大唐官场。

“代本王写表章,本王的意思是,朝中事务繁多,仅靠六部已经难以完成。九寺五监分出来,六部、九寺、五监、百司职能细化请天英阁议论,增设商务、教育、交通、铁道、航空、外交、外贸、医务、民族共九部司,是部是司请天英阁议论。”

李元兴说着,秋香快速的记录,王语烟只有默默的佩服。

她想的再深,思考的再仔细,也不及秦王万一。

“再上一表章,本王保裴矩凉州都督,总管凉州以西七州军政。调李孝恭、李绩、刘弘基、张公谨回长安。升段志宏为丰州都督,总管丰、胜、朔、夏、灵五州军政。配属副官、长兄、都尉着天英阁议举!”

李元兴不参与三省主官的事情。

但不代表他不会趁这个机会让大唐官场来一次完完全全的洗牌。

王语烟亲自写了表章,一口气写了三份。

她把段志宏与保举裴矩的分成两份。

交李元兴过目之后,立即发电报传给了长安城,事实上也是直接交给了李二。

大唐现在的电报还没有民用,是由大唐帝国安全司控制,完全就是军用,或者是政用、官用。

李元兴考虑过民用,但眼下一是电台不够,二是这东西还在保密阶段。再重要一些的原因则是电台现在不能量产,民用的成本太高了。

最后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唐眼下还没有可以使用的军用密码,或者保证不被人窃听破解。

正在吃晚餐的李二收到表章,大笑。对长孙皇后说道:

“五郎,唐之诸葛也!”(未完待续……)

ps:祝所有的朋友,周末快乐。

------------

第665号 亲王级野人

【本月最后三天,求月票】

长安城中世家勋贵们在既天英阁立阁争位之后,大唐最大的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全面官场洗牌拉开了战幕。.

李元兴的三份表章全部在天英阁公开。

这是李二的态度,你们争,朕看着。但朕要的是一个公平,你们谁也别下黑手,谁也别想欺负人,更不要想着把持朝政。

可就在天英阁扩大姓会议开始不到一个时辰,已经退出天英阁的秦琼到了。

这所谓的扩大会议就是指不仅仅是天英阁阁员,还有六部侍郎、三省五品以上官吏,九寺、五监。可以说大唐长安城中百分之九十的五品以上官员都聚焦在这里了,这个会议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大唐行政会议。

秦琼进入主厅,全场静默。

秦琼身为帝国帝全司司长,领兵部尚书衔,上将军。

事实上的影响力绝对不比任何一个尚书差,更加之身份特别,所以秦琼的出现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冲击。

秦琼径直走到了会议主持王及善面前,将两个贴有淡黄色封面的表章放在王及善面前。

“圣上有两句话,第一句,国内城京观是当下大唐第一要务,祭祀之事不可轻视!”

王及善站了起来,全场所有人无一例外都都站了起来,就是腿脚不好的也让扶着站了起来。

王及善这才说道:“天英阁今曰会议,第一议就是国内城京观之事,此为我大唐第一个要务,关乎国体。五曰之后,是大吉之曰,当祭!”

秦琼点了点头,将另一份几前推了推:

“秦王殿下的表章,圣上以为非常有道理,望天英阁议一议。秦王殿下建议,三省主官关乎大唐之安稳,可自荐,可推荐。但无论是自荐,还是推荐,当事之人必写出未来两年,或者是未来三年的施政目标,要领,以及实施方法。圣上批示,三省主官不是朕的传声筒,是国之栋梁,大唐之支柱!”

王及善玩政治多少年了。

李元兴这一手已经不能用高明来形容了。

说的粗俗一点就是,大唐皇帝与秦王殿下管你谁当这三省主官,但你们要给大唐把家看好,而且还要有所发展。说的精细一些,这不是在考校个人能力,而是在考核一个团队的力量,甚至这位主官背后支持者,各世家的未来三年的对大唐的发展思路。

末了,秦琼脸上出现一丝微笑。

这一线笑容让王及善心头一颤。

“秦王殿下还有一个建议,圣上没有批准。但却希望让天英阁知晓。”

“秦将军请言!”

“秦王殿下建议,施政纲要公示天下,凡大唐子民皆可赞同或者是批评,亦可表现出相应的支持。圣上批示,可以长安公示,但大唐交通、信息还多有不便,大唐子民之支持,缓议!”

王及善一言不发的向着皇宫的方向施了一礼。

突然之间,这帮在官场上的老臣子们悟了,大唐秦王不参与朝政,也不玩政治,但不代表不会玩。不出手则罢,出手却是惊天动地。

不能说不一个服气。

李元兴真有这么大才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有柜爷在后面出主意,还有后世玩了二千年的政治,仅仅是一个竞选的皮毛,全民公投的雏形罢了。

那子民、居民、公民李元兴还没有拿出来的玩呢,只是眼下时机不到罢了。

天英阁的气氛变的凝重了,造成这一切的人,大唐秦王李元兴却是一个人躲在书房,戴上耳机,看着那没有半点营养的搞笑动画片。

这一整天时间,半条政令也没有发出过。

一直到快晚餐的时候,秋香进来请示:“殿下,晚餐用什么?”

“晚餐呀,来碗麻辣粉,要宽粉,要海带丝,鲍鱼丁。不要海参,有花生的话给油炸一盘,再来两块烙饼就好了!”李元兴随口说着。

秦王富可敌国,却是极清俭,这个美德已经传遍天下了。

事实是什么,是一个迷。李元兴这一碗麻辣粉要是放在后世,一碗至少值一万。

“对了,七郎最近怎么样?”

“殿下,还没有回报。”

秋香看李元兴再没有问什么,施了半礼退下了。

七郎,大唐皇帝的七弟,李元昌这会还在山里发疯呢,身上那一套用棉布加厚织成的,类似于后世牛仔布的衣服已经有了许多的口子,头冠也不知道丢在那里了,这会用破衣服扯成的布条将头上绑着。

满头的草叶,灰尘,脸也是黑的。

“汉王,吃些东西吧!”亲卫捧着一袋干粮,还有水袋在李元昌身旁小声的说着。

“不许叫汉王,以后叫李队正。这里没有汉王,叫大伙赶紧休息,趁天黑之前再探一处山谷,我五哥找那巨兽骨架,仅用了两天时间就确定的位置,我们用了八天了,连一块发亮的石头都没有找到,你让我回去怎么和五哥交待!”

话说也是,李元兴提供了详细的坐标,大致的地形图,还预计下挖的深度都说清楚了。

这并不是满山遍野的瞎找呀。

亲卫不敢多话,只是站在一旁,默默的低着头。

李元昌怎么能不急,曾经李元兴告诉过他,为什么让他作新罗王,为什么让他学习这寻宝之术,因为半岛有着无数的矿,金、银、铜、铁、煤。还有各种宝石,半岛了矿区数量是耀州的十八倍,甚至二十倍。

草草的吃了几口干粮,李元昌用力的拍了拍自己那已经酸痛的腿:“找!”

累吗?

李元昌累,他身旁带的这二百多人也不轻松,因为他们还需要背上一些资料,干粮,装备等,可谁也不会叫苦。因为这个矿区是要献给大唐太上贤皇的,这是礼,也是他们的荣耀。

夜深了,李元昌劳累了又一天的李元昌坐在帐篷之中,还在烛光下读着李元兴给他的书,关于各种岩石的特点,区别。什么样的地形会有什么样的岩石,而什么样的岩石会有什么样的矿区等最原始的理论知识。

另一边,坐在建安城舒适的房间之中,刚刚吃完晚餐的李元兴正舒服的靠在软椅上,听着秋香给自己读着来自各处的报告书。

“殿下,以上都是金州至建安,四天前的政务报告。各地招工的情况良好,最先动起来的是农业,然后是一些加工业。人力还有非大的富裕,矿区开工之后,人力必然可以保证,只是以前的高句丽军,投降之后,挑精锐整编,这些人却是闲着的。”

“没有训练吗?”

李元兴反问了一句。

“回殿下的话,装备至少在一个月后才能运来,精挑出来的四万多人,也没有足够的训练场地,也没有足够的训练器械。让这些人闲一个月怕是会有些麻烦,建安城与安市城中几位将军提出了一个建议,让他们去前线,从丹东城再进攻二百里。”

“胡闹,没有经过训练的军士是作炮灰吗?这些人刚投降,送去前线军心会受到影响的。叫牛进达交了安市城的军务,带着至少两万人的挖掘工具来见本王,再让那四万人在建安城聚集,明天本王有安排。”

秋香听完命令,已经就去发电报了。

李元兴这才向着王语烟与崔燕燕招了招手:“你们说,你们喜欢金子、银子,还是水晶呀!或者,绿晶石,海蓝石?”

两位王妃已经不是初嫁时了,她们的心智已经不是在喜欢财货的感觉了。

听到李元兴提到这些,两女都是迷茫,崔燕燕问道:“殿下,这样问。我们却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了,金子秦王府已经极多,但有金子自然是喜欢的。不过,这几样之中,紫水晶却是极为罕见。”

紫色,两女已经有资格用了,因为她们是秦王侧妃。

可紫水晶在大唐市集的价格,黄豆大小,镶在头花的就需要至少十贯钱。

“好,就金子,紫水晶了。”李元兴笑着一拍**,明天叫让四万人也别闲着,这建安城近前就有金矿十七处,水晶矿不知道有多少,总之挑好的挖上他几个,要是人多还闲着,再找个银矿什么的挖了。

崔燕燕与王语烟听傻了。

李元兴轻轻一揽两女的腰:“知道本王为什么要先打辽东吗?而不是打通七世家最希望的西域通道。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高句丽太可恨,第二个原因就是,辽东的金矿比中原加起来还多数倍,这里宝藏无数。现在,你们去发电报,上报圣上,就说这里高句丽降兵太闲了,本王让他们挖几个金矿。”

太闲了。

这也是理由吗?

两女感觉头脑已经跟上不李元兴的节奏了。

牛进达什么也不知道,他只是知道秦王有命令。正在安市城城主府门前独一人坐着,对着乙支文德喝酒的牛进达总着乙支文德举了举酒杯。

“今个就到这里吧,殿下有事急召。本将再劝你一句,降了吧。用你一个人的命,换你一家老少,还有这些忠心军士的命。你知道,本将要杀你,你挡不住!”(未完待续。)

------------